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人民日报》编辑马立诚,后来怎样了?

温史司 2024-01-04 13:38:24

“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碗,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前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这句话,在任何时刻听起来都是对那些“当代汉奸”们最有力的驳斥。

马立诚,他的名头是“前人民日报编辑”,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但在这两个“光环”下,马立诚不说理论知识如何“高深”,至少也不该犯最愚蠢的“原则性”错误吧?

然而,他却始终声张“南京大屠杀不存在”,自己把“当代汉奸”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那么,马立诚到底是为何如此“满嘴荒唐”?干出“吃饭砸碗”的事,最终遭“人人喊打”的他,现如今又是何种境地?

一、当代“汉奸”马立诚:屁股一歪,执迷不悟

1946年,马立诚出生在南京。这座刚刚结束日本侵略者和汉奸走狗蹂躏的城市,但始终挂着无尽的伤痛。

马立诚小时候成绩很好,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马立诚顺利抓住了机会,成为了一名为文科学生。他文笔不错,对问题有着深入的剖析,老师看到马立诚具备的潜力资质后,将他的几篇文章投放在报纸上,结果意外社会反响很不错,这也让马立诚毕业后顺利进入报社担当编辑。

随着在报社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很快,马立诚就被调到了所有编辑梦寐以求的《人民日报》。更大的平台给了马立诚更大的信心,他在进入《人民日报》后,短短几年就出版了不少著作其中一部描述与剖析改革开放的著作一上架就得到了市场的热捧,甚至一些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喜欢阅读他的这本书。

美国更是在当年把他评为影响世界的50个人之一。

一举奠定自己在文坛上地位的马立诚,也借此坐上了《人民日报》主编的位置。此时,日本举办了一场文化交流会,邀请了世界多个国家的文坛领袖,其中就有马立诚。

自从参加这场交流会后,马立诚就开始“性情大变”,开始不断地对外释放错误言论,更是开始扬言“南京大屠杀不存在”。

2002年,中日关系紧张,但此时的马立诚不仅丧失了作为一个媒体编辑的基本守则,还出版了一本书,大肆鼓吹对日本的崇拜。从“否认南京大屠杀”,到恶意诋毁抗日英烈,为日本侵略中国的累累罪行做辩护,书中更是不断偏袒日本。

如此荒唐至极的言论,自然遭受到了全体中国人的一致声讨。《人民日报》也迫于压力,不得不辞退马立诚。但是不知道那场“日本文化交流会”中,马立诚究竟被“灌了”多少“迷魂汤”,被辞退后的他非但不知道收敛,反而是变本加厉。

当主编的时候好歹还“收着点”,结果“无职一身轻”后,马立诚更加放纵。马立诚出版了《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等书籍,书中甚至开始美化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径。在马立诚的书中,日本侵略者成了“英勇无畏的英雄”,而那些抗日的英烈们反倒是所谓的“爱国暴民”。

甚至还在说:“要不是中国反抗,战争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于是,在坚持“非暴力”的马立诚看来,大汉奸汪精卫反倒是那个“应当洗白”的对象,属实是蛇鼠一窝,臭味相投了。

日本在听到马立诚如此“活跃”后,大喜过望,立即为失去工作的马立诚一份“北海道大学教授”的职位。于是,自认为日本在为自己“撑腰”的马立诚,又开始发表更加丧心病狂的言论。

为了抹黑否决“南京大屠杀”这一真是历史事实,作为一个出身南京的人,马立诚一边说“南京当时只有20万人,不可能造成30万人的大屠杀”,又说“当时侵华日军只有四千余人,怎么可能有几十万发子弹”等等耸人听闻的言论不断挑逗着全体中国人的民族底线。

然而,只会逞口舌之快,下笔制造谣言的马立诚,既不是专业的考古专家,更不是专业的史料研究学者。他只靠自己所认为的“正确”,就去否认世界历史的真实性,去诋毁、侮辱曾经受苦受难的南京同胞,去否认曾经为抗日战争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着实是可恶至极。

因此,马立诚被安上“汉奸”的名头,可谓是毫不意外。

于是,在内地反复当“小丑”的马立诚因为实在混不下去了,不得已逃到了香港,想到香港当凤凰卫视的评论员。但是刚在香港落脚的他,就被几名香港的爱国青年当街围殴暴打。

马立诚本来是想在香港避避风头,但是没想到自己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于是,他转头就投向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日本。

日本对这位从精神上皈依日本,肉体上来到日本的,还愿意诋毁中国、故意隐瞒抗日战争历史,美化日本侵略者的人,一开始还是毕恭毕敬。

比如东京大学就为马立诚奉上了大学研究院的职位。

但很快,日本就发现马立诚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因为像他这样人人喊打的民族败类,说出来的话根本不可能吸引到任何一名心智正常的中国人。

日本一开始还对马立诚恭恭敬敬,但很快,随着马立诚上了中国的《黑名单》,日本再也不敢让马立诚去日本媒体上露脸,以防出现意外。同时,他作为客座教授的身份也让日本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就单纯过来骗学校工资的。

日本本来看中马立诚,一是他拼命洗白日本侵略的累累行径,二是坚决跑到日本避难,于是日方就开始动起了小心思。先是利用马立诚的身份开始在社会乃至国际场上造谣,后来当他们发现马立诚已经被中国全面封杀的情况下,日本再利用他为自己的侵略行径洗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随着马立诚“失宠”,他在日本国内也开始窘迫了起来。

本来作为《人民日报》的主编,马立诚的人生应该是前途无量,但是因为自己的言论错误,心智不对,他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前途。

二、从中美博弈到公知“潮退”,马立诚还能再继续待在其他国家吗?

近几年来,中美博弈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对于马立诚来说,只要能像当年找到日本的“合理性”接着诋毁抹黑抗日战争就行了。于是,“聪明”的马立诚成了一个谁给“狗粮”就为谁“摇旗呐喊”的存在,甚至连“小丑”都不如了。

虽然马立诚在日本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但是由于中国对他的彻底封杀,马立诚在日本这边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他开始拿着日本给的“狗粮”乱咬人。不是今天在诋毁“抗日战争的革命烈士”属于“白死”,就是明天在说“汪精卫”是“维护”民族的“功臣”。

被中国人彻底抛弃后,一开始日本的大学把他聘请过来,他还能感觉到自己有点用。但很快,日本就对把这位来自中国的“汉奸”给遗忘抛弃了。

因为日本发现,无论这个人用“口舌之便”怎样否定日本的侵华历史,也无法对抗14亿人。

尽管日本已经对类似的“马立诚们”进行了公开,但大量的,收受日本“贿赂”的公职人员、公知等人,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关键因素。

毕竟他们就喜欢去追求流量的最前沿,要的就是劲爆消息。对于马立诚这种,已经与中国脱离关系的人,最终的结局恐怕就是日本黑社会找上门来,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自从发表了错误言论之后,马立城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被网友们骂个狗血淋头。

古代的人们常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刻在岳飞墓前的话,用来形容马立诚丝毫没有违和感。

近几年,中美博弈如火如荼,美国更是在不断地寻找抹黑造谣中国的对象。马立诚如果下次再出现在公众视野,恐怕就是他投奔了日本的“主子”,估计会从美国身上通过抹黑造谣中国来大肆捞钱。

当然,美国这样“拉拢”中国的公知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至于哪些是“名不副实”的“汉奸公知”,人民群众的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所以,马立诚们,早日回头是岸。

0 阅读:63

温史司

简介:还原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