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俄罗斯从未放弃融入西方的努力?俄乌战争结束时,中国须提前做好最坏打算

温史司 2023-12-26 14:48:38

时间来到2023年末,俄乌战争的阴云似乎已经逐渐散去。就像从欧洲到美国不断“要钱”却不断碰壁的泽连斯基一样,从欧洲到美国,已经很少有人再站出来像当初一样高喊“与乌克兰站在一起”了。

与此同时,巴以冲突的愈演愈烈,让美国与联合国其他200多个国家就巴以问题的博弈成为了世界的主旋律,这就让泽连斯基处于更加尴尬的地步。在目前巧妙的“均势”下,俄罗斯与乌克兰难得在“有心无力”上达成了一致,让两年多来的俄乌战争画上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俄乌战争有结束的曙光,那么俄罗斯再次投入欧洲乃至西方的怀抱的可能就将成为定局!

1、俄罗斯的亲西方属性

似乎从俄罗斯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过亲西方的步伐和想融入西方的努力。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毫不犹豫地投入西方的怀抱,寄希望于与西方的“讲和”最终让俄罗斯走上脱胎换骨的发展道路。只是,西方一套“休克疗法”组合拳之下,俄罗斯没能脱胎换骨,反倒是差点“脱骨换胎”了。

但俄罗斯就像屡次被渣男骗还屡次想要和渣男和好的痴情小姑娘一样,即便西方用“休克疗法”大肆贱买俄罗斯国内资产,就差把俄罗斯国内有价值的都搜刮干净了,可俄罗斯还是死心不改地贴了上去。

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动荡后,21世纪初,俄罗斯人民心中的英雄和救世主,普京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执政生涯。

印象里,普京被称为“大帝”往往都是来自于他的强硬。

还记得那句,“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任务是送他们去见上帝”,颇能凸显他的霸气。

但就是这样霸气不同寻常人的普京,在上台之初,可是对西方无限忍让的。

结果美国和欧洲一看,俄罗斯你忍让是吧?

好办,来,你看看我们的北约想从东欧继续向俄罗斯扩张行不行?还十分贴心地就把北约的前沿阵地设在俄罗斯家门口,基本上就和邻居把炮口对准你家房子一个道理了。

俄罗斯发现自己的一味忍让换来的竟然是美国和欧洲的咄咄逼人,于是就开始对西方表示强硬,结果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的制裁。

但是事实证明,惹急了,哪怕是GDP只与中国广东省相当的俄罗斯,也是能“咬人”的。

2、来自战斗民族的反击

无论是克里米亚问题,还是格鲁吉亚问题,俄罗斯的每一次出手,本意并不是为了与西方开战,而是要在北约与俄罗斯之间设立足够的缓冲地带。

俄乌战争更是如此。

自从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乌克兰说,我好不容易从苏联当中脱离了出来,要是还在唱苏联的高调,那岂不是脱了个寂寞?

于是,为了彰显乌克兰的民族凝聚力,乌克兰开始大搞否定苏联的政治操作。但尴尬的事情就是,没有前苏联,乌克兰压根就发展不起来。不论是乌克兰国内的农业,还是重工业,甚至是核工业,哪一项都是在前苏联的鼎力支持下才起来的。

于是实在找不到黑点的乌克兰政客开始脑袋一转:我把一个二战时的纳粹定成自己国家的“民族英雄”,那不就彻底与苏联决裂了?

所以世界之大,荒谬无奇不有。

你能想象,一个诞生了保尔·柯察金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国度,仅仅几十年过后,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否定了苏联,甚至把纳粹当成“英雄”追捧吗?

美国人也看不懂。但没关系,美国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反对俄罗斯的“桥头堡”。

乌克兰因为反苏,所以反俄,不仅如此,乌克兰由于与俄罗斯一样都是依赖国内资源生存的国家,于是很自然地,就成了美国抗俄的前沿阵地。

有人把俄乌战争的爆发视作两个国家冲突的根源,但实际上,对于东乌克兰人来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的冲突早就已经开始了。

2021年俄罗斯上映的电影《烈日阳光》,讲述了2014年乌克兰的卢甘斯地区的故事。

这里由于位于东乌克兰,多数居民都说俄语,于是在乌克兰亲纳粹的政府上台后,这里就成了被乌克兰纳粹武装组织不断侵扰和屠杀的地区。

其实,这就是乌克兰为人耳熟能详的“亚速营”的故事。

也就是在这种不断对俄罗斯边境地区的亲俄平民杀戮之后,俄罗斯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对乌军事行动。战争开始,美国和欧洲大声叫好,开始全世界制裁俄罗斯并没收俄罗斯的资产。

照理来说,俄罗斯与乌克兰形成僵局,长久拖下去必然对俄罗斯来说存在压力。于是,在俄乌战争貌似“停战”的今天,俄罗斯又会再走上亲西方的那条路吗?

3、俄罗斯亲欧的源泉

人不会和钱过不去,而国家不会和利益过不去。

对于俄罗斯来说,谁能买他们的资源,谁就是俄罗斯的利益相关国。

其实对于俄罗斯与欧洲来说,本身双方就是互补的。欧洲十分依赖俄罗斯的各种能源,而俄罗斯也十分需要从欧洲这里赚钱,进而一方面稳住国内经济,另一方面保证自己的稳定。

毕竟只要欧洲对俄缓和,俄罗斯就有继续生存下去的空间。

德国前总理“铁娘子”默克尔就看得很清楚,她在位时,德国靠着与俄罗斯交好,从俄罗斯手里拿到了不少廉价的能源,德国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甚至德国政府还就此财政盈余。

但自从默克尔下台,德国政坛风向标一变,与俄罗斯开始交恶,到现在,没有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供应,德国政府不得不开始发债过日子了。

所以,也不怪俄罗斯亲西方,因为这对俄罗斯,对欧洲,都是双赢的结果。

当然,除了美国。

所以,只要给俄罗斯一个机会,俄罗斯还是会选择亲西方的,无它,国家利益面前,嘴上再强硬身体都是诚实的。

所以,泽连斯基在欧洲“要钱”才碰了一鼻子灰。

不过,被西方“渣男”骗了这么多次,俄罗斯也不可能仅凭欧洲几句话就再次“投怀送抱”。俄罗斯接下来谋求的,是与欧洲各国更加平等的交往关系。

你有求于我,我有求于你,咱俩互利共惠,把大洋彼岸的那个“万恶之源”扔一边去,一起发展,吼不吼啊?

不过当这件事的视角转向中国,我们就得谨慎一点了。

4、重新走向西方的俄罗斯,对中国到底有何影响?

众所周知,在俄罗斯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满世界“嫌弃”与“打压”的时候,是中国从俄罗斯手里买了大量的能源,给俄罗斯的经济输氧确保别断气。不过由于放眼全世界,俄罗斯也没有其他买家了,所以卖给中国的能源价格就相对比较低。

不过一旦俄乌战争结束,俄罗斯再次与欧洲搭上线,供给上能源,那么俄罗斯的能源价格势必要“涨价”,中国就无法更好地拿到低价的能源了。

不仅如此,如果俄罗斯亲欧后,供给上能源的欧洲工业,尤其是德国就会再次支棱起来,就会与中国的工业品再次开展竞争。要知道,由于俄乌战争,德国可是一股脑地把一堆制造业往中国开建分厂。

如果俄罗斯的“能源”可以供上,缓过神来的德国自然也就不会过度依赖中国的制造业环境了。本来预定在中国建厂可以为中国带来大量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项目,很有可能就要“打水漂”了。

欧洲虽然这些年被美国快“忽悠瘸了”,但是还是有不少头脑清醒的国家与政客的。他们心里也清楚,想要让欧洲真正走向一体化,独立于美国的控制之外,就必须发展欧洲的工业体系。而廉价的能源必然必不可缺,否则欧洲就只能在中国的工业品冲击下,乖乖从制造工业品的一方成为单纯消费工业品的一方。

欧洲可不想这样!

所以一个再次倒向西方的俄罗斯,很有可能会对中国的制造业出海带来影响。

当然,有不利的一面,就有有利的一面。

只要俄罗斯能够与欧洲抱团,那么美国就很难再在欧洲充当“搅屎棍”的角色。

客观上来说,美国虽然自身实力没有下降,但架不住小弟们跑了,这对将来美国在全球与中国竞争就带来了不利影响。

所以从中国的角度上来说,俄罗斯如果因为俄乌战争结束,再次投向西方,短期来看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从中美竞争的大背景来看,仍然是有利的。

因为俄罗斯与欧洲抱团越是紧密,欧洲在与美国“穿一条裤子”前就得掂量掂量。要是还像过去一样毫无底线地与美国站在一起,背后的俄罗斯就会用出“断气”、“断供”的手法来,硬逼着欧洲保持中立。

当然,以上都是推演,即便巴以局势的硝烟散去,世界开始重新关注俄乌局势后,恐怕双方都很难再爆发新的军事冲突了。

只是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俄罗斯选择西方,那么中国就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加大与美国在全球“抢朋友”的步伐。

1 阅读:202

温史司

简介:还原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