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日常的科普中,还是门诊中,我发现上热下寒的人不是一般的多,普遍的表现就是上边热,中间堵,下边寒。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的原因还是中焦的脾胃虚弱所致。脾胃居于中焦,是身体的第一生产力,脾胃虚弱不运化,未完全运化的水谷和湿气等阴邪积聚,中焦就被堵住了,中医上就是因虚致实。
中焦是脾胃,专门受纳腐熟运化水谷的地方,所以中焦堵跟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整天坐着不动,运动少,又经常用脑用眼,气血往上跑,下边自然少了。同时还经常贪食垃圾食品,生冷寒凉,导致身体虚寒严重,身体越寒,上火越多。中焦堵了,心火也下不去,肾水也上不来,水火不济,形成上热下寒。
中焦是人体气机上行下达,贯通左右的枢纽,中焦一堵,各种奇奇怪怪的病就来了,最典型的就是上热下寒,主要的表现就是熬夜就上火,焦虑一多就上火,吃些辛辣刺激的食物,甚至寒凉的东西就上火,而且这种上火的问题反反复复发作,轻则咽干口燥,头晕脑胀,重则牙龈肿痛,失眠多梦,同时还容易腹胀、腹泻,腰酸冷痛,手脚冰凉,尿频尿急等。
中焦一堵,寒热不能处于自然的对流状态。因此解决上热下寒,根本在于通中焦,中医上常用的方子就是泻心汤,干姜、半夏、甘草都可根据寒热的不同辨证使用。
比如甘草泻心汤加减:里面有半夏来降逆和胃,疏通中焦,有黄连、黄芩来清上焦的虚火,有干姜温下焦的寒,最后炙甘草、大枣固护正气,健运脾胃,调和诸药;这样一来,上热得清、下寒得温、中焦得通,上热下寒自然就消失了。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
中医写下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药量如何来
哈。中医真好历害关键在于健运脾胃。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