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华夏历史数千年,强大王朝犹如点点璀璨繁星,如果非要排个名次,或许不少人会选“元朝”。
理由也不复杂,元朝疆域极广、蒙古铁骑战力最盛,但毛主席却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不屑吗?
如果只论疆域、战力,成吉思汗无愧“一代天骄”,但若讲治国安邦、养民建设,蒙古铁骑还差得远哩!
本质上来讲,蒙古兵以骑射著称,机动灵活、强悍凶猛,这也是蒙古人长久以来,在草原上历练出的生存法则,他们崇尚的就是“弱肉强食”的天律。
以其他国邦的战士眼光看,“蒙古骑兵”几乎等同于杀神下凡,犹如暴风骤雨般袭来,这些人不以占领城郭为目的,“杀戮”才是他们的快乐源泉。
可以这么理解,“元”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王朝,除了蒙古骑兵外,其他人一生都浸泡在野蛮血腥的屠戮中,那种直视暴力的恐惧感是语言形容不来的。
不可否认,蒙古骑兵战力强悍,成吉思汗杀伐果断,史载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率军攻陷金国都城,破城后放任士兵烧杀抢掠,一月之内,超过100万的男女老幼被屠戮殆尽。
试想,在本就人口稀少的古代,“100万人”是什么概念?
几乎可以肯定,一月杀戮后,偌大的金国都城(今北京)内几乎再无活人;人都没了,怕是连一只活着的猪狗都不会剩下,这种“屠城”行为已经不能用野蛮来形容了。
还不止,公元1220年的西征中,蒙古铁骑打开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国王侥幸逃走,成吉思汗对此怒不可遏。
理论上讲,战争本就是残酷的,敌对方的骨干逃脱,“己方生气”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有一个“后患无穷”的原因。
为免除后患,成吉思汗竟然下令:将身高超过战车车轮的“花剌子模人”一律格杀,后世称这种操作叫“车轮斩”。
史载,有超过20万人丧命于“车轮斩”下,只有少数年轻女子和儿童沦为军妓或奴隶,这才算保住了一条性命。
不难想象,20万人几乎是“撒马尔干”城中的所有成年人。
先例一开,“车轮斩”从此流行起来,仅有史可查的就有120万人丧命于此。
有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帐下有20万蒙古铁骑,平均算下来,一个蒙古士兵要杀6个人,这还只是模糊的“平均概念”,真实情况只能用“杀人如麻”来形容了!
蒙古铁骑的“屠城”手腕极其残忍,这给其他邦国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公元1227年,蒙古兵攻打西夏。
实事求是地讲,西夏人明知不敌蒙古兵却还是拼死力战,这也是恐惧造成的结果。
西夏人明白,自己无论投降还是战败,都难逃蒙古人的血腥蹂躏,既然结果是一样的,还不如奋起一搏,与其老老实实的屈辱而死,不如扬起头颅去拼杀,万一赢了呢?
哪有什么“万一”,蒙古铁骑实在强大,打的西夏终究还是跪地求和了,与此同时,成吉思汗殒与六盘山。
正常逻辑下,“屠城”和“车轮斩”都是成吉思汗提出来的,如今成吉思汗殒命,西夏人应该会躲过一劫吧?
结果,成吉思汗临死前不忘留下遗诏:对西夏屠城!
这是成吉思汗对心爱部队的最后一道军令,蒙古铁骑执行起来更为卖力,西夏就此种族灭绝,文明被彻底摧毁,直到今天的考古研究,“西夏文明”仍是若隐若现的存在。
如果从军事角度去看,成吉思汗鼓励士兵屠城劫掠,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士兵得到了真实惠,蒙古铁骑士气大振,一上战场自然会龙腾虎跃,争先恐后。
靠着这种“简单粗暴”,成吉思汗将帝王御人术运用到了极致,但凡有人敢反对,他就率领大军将对方势力彻底铲除,而且每一名蒙古铁骑,似乎都像着了魔一样拥护成吉思汗。
毁灭和掠夺,大概就是成吉思汗傲视群雄的资本,“一代天骄”以为:屠城能治国安邦?
本质上来讲,屠城或许能给畸形的心理带来快感,也可以给对方造成难以言表的恐惧感,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也在加速其灭亡进程。
在古代,“人口”才是各方势力争夺的主要目标,其次才是土地。
蒙古铁骑过往之处,原本有人的城池变成了焦土,“屠城”只能带来短暂的劫掠利益,却不能长治久安,这叫“杀鸡取卵式的短视”,成吉思汗真的不明白这一点吗?
或许,成吉思汗真的不明白。
拔高维度看历史,12世纪的蒙古人还是以游牧为生计的草原部落,最初的“铁骑”在不停的四处迁移,这些人压根没有长治久安的群居概念。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铁骑”,因为一旦停止迁移,牛羊就会将这片草原啃食干净,人和畜生都要面临生存危机。
基于此,最初的蒙古铁骑只能不停的迁移生活,因为没有固定住所,他们住的是容易搭、拆的蒙古包,因此才会没有“城市”概念。
世代如此,蒙古铁骑的思维开始固化,他们认为的“城市”没有实质价值,只要有牛羊、利益,“城市”存不存在无所谓。
当蒙古铁骑攻占一座城市,那就意味着哄抢利益,谁更强悍,既得利益就会更多,谁能和他们抢夺利益?自然是城市中的成年人。
顺理成章,“铁骑”视城市人为自己的最大威胁,消除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斩草除根。
拿到利益后,还要再将城市彻底毁掉,以免再有人利用城市与“铁骑”抢夺利益,这大概就是蒙古大军的“屠城逻辑”。
追根溯源,“屠城”并非成吉思汗发明的,早在更原始的商周时代就已出现,史料明确记载的屠城事件发生在楚汉争雄时。
《汉书·高帝纪》记载“屠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
还有“车轮斩”,也不是成吉思汗首例。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以上赴城东,欲坑之。”
翻译成大白话“当年项羽要坑杀城中所有的15岁以上“成年男子”,这和成吉思汗“杀光高过战车车轮的成年男子”,性质是一样的。
这些看看就好,历史中诸如“白起坑杀40万赵人”的例子可以信手捏来,哪一个不是“屠城”、“车轮斩”的程度?
如果要追究历史,远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代就有了人祭,但大多祭品也还是战俘,不会针对无辜老百姓。
前者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例子,千年后的“元人”还想奉行这一套?
很明显,屠城、车轮斩只能暂时起到威慑作用,活下来的人反而会因仇恨愈加反抗,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概括了全部。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摧毁的城市和文明越来越多,蒙古铁骑遭受到的反抗也会越来越激烈,这时候的“大汗”开始反思了。
1232年,蒙古铁骑攻占汴梁时遭到金人的顽强抵抗,“铁骑”损失惨重,但最终还是占领了汴梁城。
本质上来讲,蒙古铁骑和“金人”都属于弓马娴熟的游牧民族,这一对相似冤家碰撞在一起,可以想象战况将是多么的激烈。
与此同时,“金人”知道蒙古铁骑的残忍,因为难逃一死,所以反抗的更为激烈。
因为损失惨重,元太祖恼羞成怒,又要屠城为死去的蒙古铁骑报仇,谋士“耶律楚才”却出乎意料的站了出来,他坚决反对屠城。
倒不是“耶律楚才”心善,作为政治家,他表示“我们的将士拼杀几十年,为了什么?到哪里都要屠城,我们只得到了土地,人却没了,建立元朝又有什么用呢?”
在耶律楚才的一再劝导之下,元太宗“窝阔台”终于下诏:除原来的皇族(完颜氏)之外,汴梁150万人免于屠戮。
为什么要写这点细节?
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以后的蒙古铁骑终于对无辜百姓放下屠刀,这也是“元军”深受金、汉文化影响的首次自我觉醒。
话虽如此,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元军”已经埋下了太多祸根,区区20万蒙古骑兵,怎么可能长久统治华夏呢?
公元1367年,一个落魄野和尚举起大旗,振臂高呼“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这人是谁,想来不用介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