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字伟南。广汉郡郪县人,号称“李氏三龙”之一。他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辞。初为郡功曹,因品行端正、才干出众,被举为孝廉,后担任临邛令。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刘备担任益州牧期间,听闻李朝的名声,便召他担任益州别驾从事。李朝汇聚了一批批勤奋好学的才子,他们共同研习,如同蜀地飘来的缕缕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94cba2c59438d0d39d593abcad7894.jpg)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群下推刘备为汉中王。刘备谦让再三,群臣纷纷劝进。李朝执笔撰写表文,言辞恳切,文采斐然。他在文中写道:“臣等闻天命无常,唯德是辅。今曹操篡逆,天下崩离,百姓涂炭。大王仁德广被,威震四海,宜即王位,以安社稷。”刘备览表,感慨万分,终于接受了群臣的推举,称汉中王。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决定东征孙权。李朝随军出征。出征前,李朝曾劝谏刘备:“陛下,东吴虽有小过,然其根基稳固,不可轻敌。且曹魏虎视眈眈,若我军东征,恐魏军乘虚而入。”刘备闻言,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道:“你之言,朕岂不知?然云长之仇,不共戴天!若不讨伐孙权,朕心难安。”李朝见刘备心意已决,只得叹息一声,默默跟随。
东征途中,李朝多次为刘备出谋划策,但战事进展并不顺利。刘备大军在夷陵之战中惨败,损失惨重。刘备退守永安,心情沉重,夜不能寐。一日,刘备召李朝入帐,叹息道:“朕悔不听卿言,致有此败。如今军心涣散,朕当如何是好?”李朝安慰道:“陛下勿忧,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之计,当安抚将士,整顿军备,以待来日。”刘备点头称是,但仍难掩愁容。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病重,李朝日夜陪伴左右。一日,刘备握住李朝的手,缓缓说道:“朕恐不久于人世。太子年幼,卿和丞相当辅佐之,勿负朕望。”李朝泪流满面,哽咽道:“陛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刘备微微一笑,闭上了双眼。不久,刘备驾崩,李朝悲痛欲绝,加之连日操劳,身体日渐衰弱。
同年,李朝在永安病逝。
临终前,他将儿子李旦、孙子李毅、兄弟李邈李邵唤至床前,嘱咐道:“我一生追随先帝,虽无大功,然无愧于心。尔等当勤勉向学,报效大汉,勿负我志。”言毕,溘然长逝。
李朝曾经做过丞相诸葛亮府西曹掾,诸葛亮闻讯,叹息道:“伟南(李朝的表字)之才,国之栋梁。今不幸早逝,实乃大汉之损失!”后来杨戏评价说:“伟南笃常,济济脩志,蜀之芬香。”
结语诗:广汉贤才名李朝, 临邛令下政声清。
别驾州中聚英杰, 蜀地芬芳满庭盈。
汉中王表文采显, 东征谋略谏言诚。
永安遗恨随先帝, 忠魂永驻季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