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杨柳在这里指的是柳树,“插杨柳”则是清明时的一种习俗。老太原的清明节里,杨柳鲜活的禀赋令人神思所往,展现出了底蕴深厚的“柳文化”。
老太原清明节里的“柳文化”,不仅底蕴深厚,而且丰富多彩,除插柳之外,还有赏柳、戴柳、挂柳··..
门上插柳
老太原清明节与杨柳的这种不解之缘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下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当上晋文公以后,介子推便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感恩心切,烧山欲逼他出来受封,介公不肯,和老母双双被焚于一棵大柳树下。翌年,晋文公率领众臣重上绵山祭拜介公,竟发现与介子推母子同难的那棵柳树枯枝发芽,死而复生,于是赐封其为“清明柳”。清明由此与柳树结缘了,清明节里的杨柳便被赋予了“故园肠断处”的情感色彩。
插柳,是清明节里的一项美好祈愿。插柳,有门上插柳、坟头插柳等方式。门上插柳除了纪念介子推外,据说可以辟邪驱疫。老太原人认为在门上或门前插柳,可以防止“鬼”的骚扰侵害。这在《齐民要术》里也有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虽说此并无科学道理,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可谓是老太原人最简易的一种免疫“告示”:随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蚊蝇虫害开始复醒,需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还有的人家把柳枝插于门楣或屋檐下,观其枯嫩,用来预测天气的阴晴变化,这源自于老太原的一句“柳谚”:“清明晒得柳柳枯,又有干面又有麸。”柳枝成了一件简单的气象预报工具。此外,也兼有“以迎元鸟(燕子)”的乐趣。
插柳还是一项荫及后人的务实行为。太原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得柳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入土即活,插到哪里就活到哪里,因此,清明插柳类似于今天的“植树节”。太原诗人白居易就偏爱植柳,他的一首长篇诗词《东溪种柳》堪称一部“种柳教学指南”:“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诗中的“乘春”即清明前的日子。诗人趁着清明时节的暖暖春意修剪柳树,将砍斫下的枝干裁截成段,挖坑种植。在杭州刺史任上,白居易十分注重西湖的环境保护。他作出规定:谁破坏了西湖的环境,就要受到惩罚,如果是穷人就罚他在西湖边上种树,是富人就罚他到西湖上去除葑草。由于白居易的努力,西湖及周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更加秀丽。
赏柳,是清明节里踏青健身的一项活动。其实在清明节前,老太原人就开始踏青赏柳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就是老太原的一句“春游”谚。赏柳原本是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的一项娱乐活动,因上巳、寒食等与清明的日子相近,后来就逐渐集于清明节踏青赏柳了。白居易就有“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的诗作,描述了人们用柳条或柳叶做柳笛,吹出清明的欢乐之声。当年老太原人踏青赏柳的地点多选择在西城墙外面的汾河之畔。最早有记载的汾河赏柳打卡地就是现今金刚里西边的柳溪街一带。清代成书于太原的一部著名小说《花月痕》中曾有记叙:“柳溪在太原城西一里,汾堤之东。宋天禧中,陈尧佐知并州,因汾水屡涨,筑堤周五里,引汾水注之,旁植柳万株。······每岁上巳,太守泛舟修禊,郡人游观于此。”可见,宋初上巳的这一天,太原人就在柳溪举行过盛大的“全民春游节”活动,州府官员要泛舟湖面游赏,百姓们也结伴而来,尽情在柳溪玩乐。一边是汾水滔滔,一边是杨柳青青,游人流连忘返。
清末,位于现今龙潭片区的绿柳巷曾是一片柳树林,相传1912年有河北人来太原谋生,迁居此处后继续广植柳树,一度绿柳成荫,为区别于老城中心的柳巷名称,故起名为“绿柳巷”,后又衍生出绿柳头条、绿柳二条及绿柳东巷等。当时城北墙根内成为赏柳佳地,诗意融融。
戴柳,承载着“枯木逢春”的希望和梦想。传说晋文公赐封“清明柳”时,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后人即将清明里的柳树寓意为“枯木逢春”,又因为“柳”“留”谐音,所以清明的柳枝发芽就让老太原人认为好运到了,要“柳”住好运。在清明时节门前插柳的同时,就有人家把柳枝编成环状戴在头上,意寓长命百岁,留住好运和福气,特别是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把柳枝戴在头顶意寓枯木逢春,祈盼身体康复。当年的李唐王朝似乎对清明节颇为钟情,起兵太原时,俗称“太原公子”的李世民就赠予属下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这应与清明插柳、戴柳的习俗有关。不过,后世的戴柳习俗没有过多的讲究,孩子们把柳圈戴在头上,只是模仿战争片玩游戏而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此诗历来令清明时节的人们情绪惆怅,但在老太原人的情怀里,融入了“柳文化”的清明节,却是将庄严的祭祀与轻松的娱乐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太原版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