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年幼丧母,家境贫寒,因刻苦攻读而成“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被诬告而罢官。于是雇了三头毛驴,驮了琴棋书画,来到扬州卖画为生,“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飧”,“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他的诗书画,在思想内容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绘画上善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主张继承传统“学七撇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郑燮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竹注重“瘦与节”的结合,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自题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借画面之竹,倾诉对民间疾苦的无限同情,在不少诗歌中还揭露和鞭挞了社会的黑暗。他提出“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燮所画兰、竹,不仅表现孤高超俗,且常借题画诗发泄其抱负与牢骚。如“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反映他自命清高,落落难舍的态度。他还画过破盆兰花、峭壁兰花,也都隐喻他抱负不得施展的遭遇。如图《兰竹石图》以浓墨画兰竹,淡墨画石,兰竹从石中丛从撇出,生机勃勃。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多不乱,少不疏,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兰竹石图》清 郑燮 纸本 墨笔 故宫博物院收藏
郑燮在绘画形象与表现方法上都有不少创造。他画竹或挺拔直上,伸出画外,或瘦竹数竿相互交错,兰花疏密有致,偃仰有情,生动而有风趣的题诗、跌宕而有变化的书法,交错于画中,笔墨放逸自由,章法上富于美感。他继承发展了徐渭、朱耷、石涛等人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注重生活形象的观察和对自己真实而充沛的情感的表现。
《墨竹图》清 郑燮 纸本 墨笔 上海博物馆收藏
郑燮画墨竹更能够抒发他的坦荡胸怀,不管是大幅还是小幅,横披或者立轴,单纯出现在画面上或与兰、石相结合,都突出地体现出一种欣欣向荣而又兀傲清劲的精神。款体也特立独行,真、草、隶结合,融会众多体势和用笔,偃仰各态,大小间杂,与他那“不矜小节,洒洒然狂达自放”的性格是统一的。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又称“乱石铺街”体。自谓:“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
《梅竹图》清 郑燮 纸本 墨笔 故宫博物院收藏
郑燮作画时情绪饱满,每件作品都力求赋以新的意境。现存《墨竹图》绘数干墨竹,笔墨清奇,层次丰富,如影随形,飒飒有声。图中题字就采用的“六分半”书,以篆隶体结合行楷,纵横错落,瘦硬奇峭,别具风貌。
《甘谷菊泉图》清 郑燮 纸本 水墨 南京博物院收藏
《竹石图》以长折带皴画瘦石,秀竹挺拔修长,正是郑板桥的典型风格。他自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其创作体会更鲜明地表露于一则题画中:“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浮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正是从生活形象到艺术形象的加工、提炼、概括、提高的过程。“意在笔先”是必须遵循的法则,而只有对方法灵活运用才能产生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竹石图》清 郑燮 纸本 墨笔 上海博物馆收藏
他还主张写意画必须经过严格的功力锻炼,“必极工而后能写意”,“余画兰竹,家数小小,亦有苦心,卅年探讨”。正确的创作方法和刻苦的艺术实践,使他在兰竹中创出新的水平。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对自然事物的新的认识。他将诗、书、画三者凝聚成完整的艺术整体。在单纯、精练的艺术形象中,融铸着画家丰富的思想感情。写兰竹用行草笔法,多不乱,少不疏,秀劲萧爽,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