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整个地产行业都处在下行趋势,
无论是央国企还是民营房企,都处于库存高企、去化降速、债务压力变大,整体发展规模有扩变缩的低位运行状态。
作为行业主体的开发商低位运行,
上下游供应链的企业,自然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
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作为供应商存在的企业,
却在下行的市场上,逆势上行发展,
不仅快速的实现了全国化的布局,并且在布局的过程中也击败了一众竞争者,
成为所在领域的巨无霸企业,
这个企业,就是贝壳。

02
贝壳是一家民营企业
并且这个企业还不是开发商,而是作为开发商供应商存在的服务商。
但就是这个服务商,
成为了整个地产市场下行的大背景下,撑起绝大多数开发商客的户到访与成交,
为上半年4.8万亿的市场规模,做出了可抵半壁江山的业绩。
贝壳的成功之道,众说纷纭,
但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应该是贝壳通过两个核心系统,拿到了地产交易的“成交密码”。
系统一:广泛的房源信息。
贝壳通过自身十数年的“楼盘字典”房源系统,实现了几乎所在城市能够精确到社区、楼栋、单元、楼层并且到户的从户型布局、面积等广泛且精准的房源信息。
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贝壳又在房源基础上实现了“VR看房”的可视化、场景化运用。
广泛且准确的房源信息,是贝壳货架上重要的能被购房者挑选的商品。
这一点上,贝壳做好了货源的储备。
系统二:线上线下的货架体系。
无论是城市每个社区门口的链家门店,还是装机量已经上亿的贝壳APP和贝壳网,
购房者的购房意图,
无论在家门口的贝壳门店,还是“信息完备”的贝壳APP以及贝壳网,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找到信息触点。
二手房在贝壳自有的“楼盘字典”里选择,新房同样能够在贝壳的货架上,被中介无微不至的带到新房销售中心,享受到贝壳专属的房源以及价格优惠。
左手有房源,右手有客户,
贝壳成了购房者的第一手选择,也成了许多开发企业的第一手选择。
于是做大做强,完全不受地产市场的影响。
甚至是,行情越下行,销售越困难,
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客户,对贝壳的依赖越大。
于是贝壳,罕逢敌手。

03
这个世界上,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寡头,
如果有,只意味着它战胜了上个周期的竞争者。
登顶的那一刻起,
很快就会有新的挑战者,进入竞技场。
贝壳,也遇到了新的,来自于国家队的挑战者和竞争者。
517新政一来,
地方政府平台一方面在积极的推进“以旧换新”,一方面在积极的推进“城市更新”。
对于“以旧换新”,是依然依托于贝壳平台进行交易,
还是政府通过搭建平台,形成新的从房源到客户,再到整个交易过程的平台化闭环。
就在前天,
贝壳全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座城市之一的郑州,
启动了全新的,政府打造的房产交易平台,给出了未来交易模式的新答案。
平台的名字,叫做:郑好房。
郑州作为率先发布房产交易平台的省会城市,
一方面,是政府层面推动“以旧换新”的尽快落地,
另一方面,则是郑州的市场交易现状,受到几年来郑州市场的波动,市场无论从价格到销售都处在相对不稳定的状态。
贝壳说到底,既是平台,但更是企业。
即使二季度以来,贝壳关闭了过往房源的成交价格,
但是对于实际成交来说,贝壳仍然有它作为企业经营的考量,而出现偏离市场价格的交易出现。
对于政府平台来说,就需要有一个更加透明、公开、接受监管的平台,稳定整个市场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于是有了“郑好房”交易平台。
并且,郑好房作为集签约、新房、二手房、租赁、房查、第三方服务、政策资讯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不仅能够满足房产交易,还能够在政务信息、行业服务、公众服务等政府监管和服务平台上,实现真房源、真客户、真免服务费的“三味真火”级的买卖闭环。
作为一个日常小程序,郑州还把这个平台植入在了郑州居民日常使用的郑好办APP里,成为城市居民日常随时可以查询、使用的即时工具。

04
这样的平台,是贝壳遭遇的,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
首先,房源的广泛性。
政府平台链接的房屋备案信息,在房源层面是数倍于贝壳存在的更为海量、全面且无信息死角的房源系统。
同时,对于新房的项目概况、房源信息、建设进度和监管资金情况也有了更全面的展示,购房者还可查询购买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监管账户等。
有了这样的广域系统,贝壳的海量真房源,遇见了房源的太平洋。
其次,交易环节的真实性
开展存量房交易房源、交易当事人在线核验,并上架展示房源,形成真房、真人、真价、真交易的服务环境。
真卖家、真买家、真房源,真价格、真交易,这是长此以往购房者最盼望的交易环境,在这个政府服务平台上,变成现实。
再次,体系的售后保障
平台不仅对纳入平台的房开企业、中介和行业从业人员等,结合信用状况、行业培训情况进行公示,同时也为公众买卖房屋提供金融、法律、公证等第三方线上服务。
对于购房者来说,
买房的前端,能够筛选真实且广泛的房源,
买房的中端,可以感受到透明、真实的交易过程,
买房的后端,则能够被完整的售后和保障服务解决存在的问题。
这都是之前贝壳时代,
甚至前贝壳时代都难以实现的房屋交易环节和保障服务。
并且几乎每个重要环节,
都和贝壳的业务形成了贴脸开大的竞争。

05
除了房源和服务,还有费用和成本。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
买卖房产的痛点,是无论从交易过程的保障,还是交易环节的专业性,都只能被动选择中介提升确定性,买卖和租赁几乎只能通过中介平台进行。
选择中介平台,就会有相应的服务费。
以贝壳为例,买卖的中介费在2%~3%个之间,200万的房子,中介服务费就达到了4~6万。
如果市场上行期,卖房挣钱,买房的也有涨价预期,
中介费虽然是压力,但还不至于是痛点。
但是近两年交易的房源,
卖家可能是在割肉,买家可能是家庭需求的不得不买。
高额的中介费,就既成了压力,也成了痛点。
除了买卖房的客户,
开发商同样被贝壳深度捆绑。
2023年,贝壳新房业务交易额(GTV)为10030亿,净收入306亿。
到了2024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和金额,可能还有上涨。
但是刚过去的上半年,52家A股上市公司,除了保利实现了盈利,
众多出现亏损的头部房企里,都有相当一部分刚性费用,贡献给了贝壳的净利润。
贝壳深度捆绑的郑州,出现了郑好房这样的政府交易平台,
虽然不会立竿见影的成为市场的全新解题者,
但是对于郑州的开发商来说,
它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可信赖的渠道,去除中间商差价,
将房源直接推向购房群众,形成转化,省去高额的分销费,变成企业赖以生存的利润收入。
进入手拉手签约板块,可以实现自主买卖,和0佣金收取。
对于这样接近公益属性的安全性交易,将房源直接推向购房群众,形成转化,省去高额的分销费,变成企业赖以生存的利润收入。

06
作为国家队的郑好房,
是房产交易环节的领跑者。
也是未来无论以旧换新还是市场交易,更稳定且值得信赖的平台。
至于贝壳,
既在面临挑战,也在应对挑战,做好进一步的服务与产业链整合,形成贝壳新的竞争优势。
国家队平台有平台的覆盖与规模,
贝壳有立足购房者更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与链条。
既有竞争,也有互补,
才是购房者和房企,
未来更好的信赖与福音。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