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被称为“水中人参”,不是莲子,健脾除湿耐衰老

文化养生谈 2023-11-18 09:01:19

说到水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中药,很多人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莲子。毕竟,一篇《爱莲说》也造就了莲子在人们心目中无可企及的崇高地位,再加上它也确实是一味不错的养生佳品,莲子的大名也就几乎家喻户晓了。

但说到水中出产但称得上养生佳品的,莲子绝对不是唯一,甚至在中医本草里,有一种植物几乎完胜莲子,并被人们称为“水中人参”,它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人参在中药界里的无上地位,比如号称沙漠人参的肉苁蓉,同样也是为了突出它补肾温阳的养生价值。

而号称水中人参的,则是相较之于莲子,名气略显低调的芡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它。

从植物属性来说,芡实属于睡莲科植物,这似乎也和“莲”沾亲带故的。

芡实盛产于水塘或者河边滩涂,入药的部位是它的成熟果仁。自古以来,芡实的果仁就是人们眼里很美味的食物,还有个很响亮的别名叫“鸡头米”。

关于芡实名字的由来,李时珍说得比较在理,他在《本草纲目》里说:“芡可济俭歉,故谓之芡”,除此之外,还有卯菱、鸡头实、雁啄实、鸿头、刺莲藕、鸡头苞等别名。

早在《神农本草经》里,芡实就是养生的“上品”,说它能够“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最后甚至还补充有“轻身不饥,耐老神仙”的字样,显然就是为了凸显它的养生价值。

历代本草家认为,芡实的性味甘涩而平,能入脾肾二经,主要就是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归纳历代医家对芡实的使用经验,我们就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益肾固精:

这是芡实最受历代医家推崇之处,因为它“涩”的缘故,收敛的是肾中外溢的精气,从而起到益肾固精的养生目的。

按照古人的解释,芡实不但能够补益精气,同时还可以收敛固涩滑泄的精气。

就像一个漏水的木桶,芡实不但能够给桶里增加水源,同时还能够补漏查缺,这是一箭双雕的本领。

为什么要用芡实来益肾固精?这是因为肾中精气不固的话,就容易出现滑泄之证,如小便白浊、梦遗之类,芡实就常与用莲子、五味子、益智仁、金樱子等配伍。

如果肾气亏虚之人,日常的养生做法里,也可以用芡实和女贞子、金樱子、覆盆子之类配伍,起到强筋壮腰的目的,其实就是固涩填充了肾中精气。

所谓的“白浊”,中医认为这是脾肾精气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分清泌浊引起的,主要就是小便色白而浑浊就像淘米水一般。

这时候,芡实常用大枣、茯苓、泽泻之类配伍,既能健脾渗湿,还能固肾填精,有的为了“以形补形”,也有用芡实炖猪腰子吃的做法。

至于“遗”,有遗尿和遗精之分,主要就是肾气不固、下焦虚寒导致开阖失利,主要也是集中在肾气不固上,芡实就常用菟丝子、益智仁、鸡内金和桑螵蛸之类配伍。

2、健脾止泻:

这也是芡实很常用的一个功用,因为除了固涩收敛之外,芡实还能“淡渗利湿”,同时却又不会燥损阴津,对于脾虚泄泻等问题,芡实也是很常用到的。

比如脾气虚弱,导致运化无力,人就会表现会饮食减少、脸色微黄,大便糖稀等等,这时候就可以用芡实和人参、白术、茯苓之类配伍。

3、除湿止带:

这一点是针对女性养生而言,其中的“带”指的是女子白带。

古代中医妇科认为,女子白带增多,无非就是湿气太盛,或者脾肾亏损导致,这时候,芡实的健脾益肾、淡渗利湿就显得很契合了。

如果是白带清稀而量多,一般都是寒湿,不管有没有脾肾二脏的亏损,芡实就常常和薏苡仁、白术、苍术、陈皮、砂仁、车前子等配伍,有脾肾气虚则还可以配伍黄芪党参之类。

当然,如果湿气热邪组合倒是带下黄色而腥臭,芡实就可以和黄柏、车前子等配伍,如易黄汤。

总而言之,芡实是一种不错的养生药食,它“水中人参”的称号也确实名不虚传,如果只是为了养生,可以坚持少量而长时间地吃一点,比如杵碎后泡水代茶,或者和一些鸡鸭瘦肉之类的炖汤,都是不错的养生药膳。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