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颈动脉【低/无回声】斑块,“低密度”≥2.6,就得考虑吃他汀!

鸟儿评健康 2024-11-12 15:52:45

一直以来,关于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吃药治疗,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有人说:“只要体检发现了颈动脉斑块,就应该吃他汀与阿司匹林”;但也有人指出:“只有发现了【低回声】或【无回声】的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又叫‘软斑块’),才需要吃他汀与阿司匹林!”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客观来说,即便是发现了【低回声】或【无回声】的颈动脉斑块,也未必都需要吃他汀与阿司匹林;但的确有很大比例的人,应该考虑单独吃他汀。

“低密度”≥2.6mmol/L 考虑吃他汀!

一般来说,如果颈动脉超声在斑块内检测到了明显的【低回声】或【无回声】信号,这往往提示斑块的质地较“软”,其内可能含有较多因脂质沉积而形成的“粥样”成分,又或是存在组织坏死、出血等其他病理生理改变……

不论如何,相较于由纤维组织或平滑肌细胞增生所形成的【等回声】或【强回声】斑块,这些【低回声】或【无回声】斑块的确更容易发生破溃,从而促发急性血栓形成并堵塞大脑血管。

因此,【低回声】或【无回声】才常常被视作为“不稳定斑块”的典型特征!与【等回声】或【强回声】斑块相比,【低回声】或【无回声】斑块也确实大幅提升了发生脑梗的危险性。

对此,由钱菊英、霍勇等我国顶尖心血管病专家领衔发布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专门强调了:

【低回声】或【无回声】是典型的“高危”斑块特征;哪怕斑块没有引起颈动脉血管的明显狭窄,但只要表现出【低回声】或【无回声】的特征,那么,就意味着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脑梗、心梗)升高达到了“高危”这个层级。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与此同时,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只要达到“高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项公认“坏胆固醇”的目标值范围就不再是常规血脂化验单上所显示的“<3.4mmol/L”或“<4.1mmol/L”,而是至少“<2.6mmol/L”。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换言之,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上长出了【低回声】或【无回声】斑块,这时候,一定要去看看血脂检查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是多少。

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那么,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想办法让这项指标降到2.6mmol/L以内!

客观来说,在没用药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往往在2.6mmol/L以上。因此,我们才说,在发现【低回声】或【无回声】斑块以后,会有很大比例的人需要治疗。

而关于具体的治疗方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则是明确指出:

他汀类降脂药是“首选”药物;若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无法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2.6mmol/L),那么,就应该考虑启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也就是说,在发现【低回声】或【无回声】颈动脉斑块以后,大家可以先尝试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如果这样做能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2.6mmol/L以内,那么,理论上,未必需要立刻启动药物治疗。

但假如这样做无法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2.6mmol/L以内,则应该考虑药物治疗,并且,首选的药物是他汀。

不得不承认,现实当中仅凭借“非药物”手段就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案例还是很少。因此,大多数人最终还是需要使用他汀。

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体检发现了【低回声】或【无回声】颈动脉斑块的人都必须服药治疗!

但是,由于这其中大部分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并且,他们仅仅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很难让这项指标降回2.6mmol/L以内,因此,才需要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来进行治疗。

只有很少的人 需要阿司匹林

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帮助“稳定”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其实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降低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阿司匹林也被称为“抗血小板药物”或“抗血栓药物”。

过去,阿司匹林曾一度被很多人捧为了预防脑梗、心梗的“神药”。更有甚者认为,即便是健康人到了一定年纪以后,也可以通过长期吃阿司匹林来“保护心血管”。

然而,如今,这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医学证据表明,对于还没有患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人群来说,阿司匹林并不能带来特别明显的好处,但反而有可能增加某些出血的风险。

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明确推荐:只有确诊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那么,体检发现了【低回声】或【无回声】的颈动脉斑块,这算不算是患上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呢?

客观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算的!只有当颈动脉斑块引起了颈动脉血管的狭窄超过50%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程度。

简言之,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关键是看斑块有没有引起颈动脉血管的严重狭窄(≥50%):

如果斑块引起了颈动脉的严重狭窄,那么,确实应该在吃他汀的同时也吃阿司匹林。但在临床上,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而假如斑块没有引起颈动脉的狭窄,那么,即便属于【低回声】或【无回声】斑块,也没必要吃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这种情况才是大多数。

所以,我们才说,哪怕发现了【低回声】或【无回声】的颈动脉斑块,真正需要吃阿司匹林的情况,仍是少数!

最后,基于前面所提到的全部内容,再给大家做几点小结:

第一,【低回声】或【无回声】颈动脉斑块是典型的“不稳定”斑块,提示发生脑梗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上升;

第二,有【低回声】或【无回声】颈动脉斑块,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就需要对这一血脂指标进行控制;

第三,仅通过“非药物”手段,大家往往很难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回2.6mmol/L以内。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启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第四,只有当斑块引起了颈动脉的严重狭窄(≥50%)时,才需要使用阿司匹林。一般情况下,不应该仅仅因为发现【低回声】或【无回声】斑块,就直接启动阿司匹林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2,5:e1000123(2022‐08‐13).

2,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年8月 第50卷 第8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2 阅读:239
评论列表

鸟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