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得意失意诗中提到人生四大喜四大悲,得意者:“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失意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此二诗,可喜可悲之状极矣。这里我们单一说身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不管你当初如何威风八面,因为在常人的眼中,战死沙场才体现其当将军节气。一般的将军一生只当一次俘虏,肯定心里觉得此生奇耻大辱痛苦无比了。今天,我们介绍一名两次被我军俘虏的将军,其难堪程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此人便是国军中将方靖。

方靖,原名叫方柳溪,字海漾,1900年腊月二十九出生于江苏江都仙女庙镇,拿他自己的话说,他出生的生辰八字不好,因为是老百姓所说的年末岁尾三大冲,一冲刑克忌神,二冲孤犯寡宿,三冲害势多舛。注定此生灾祸接二连三,连接不断。当然,这是他自己所说的所谓命不好,大概是总结这一生走过的坎坷之路所至。大家听后也只是一笑置之,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的无稽之谈。

拿古人所说的人生三大不幸:“少年丧父母,中年丧伴侣,老年丧儿子”来套,他竟然占了二条,也算是够命苦的。方靖生于一个木匠之家,兄弟四人,方靖是老幺,自幼父母双亡,由其大兄长抚养成人。后来,方家大兄长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还吸上了大烟,本来殷实的方家大哥很快便一贫如洗了,于是方老大便跑到上海“捞金”去了。正在读书的方靖也只好辍学,到一家酱院子里去给人家当学徒,可因为他个子太小,经常受到老板打骂,最后实在忍受不了,就跑到上海去找大哥,没想到大哥并没有捞到什么金银,兄弟俩生活根本没有着落,做小生意又被小偷偷了本钱的方靖,为了生活,便进了兵营,从此开始了他半生的戎马生涯。后来到五十来岁的时候,相濡以沫的妻子又去世。

不过,自打他当兵之后,似乎好运便来了,那个那个年代当兵的很多人都是不识字,他因为读了点书,很快就由一名普通的战士,成为鹤立鸡群的兵头,还当上司务长之类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样就避免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初战场上冲锋过早成炮灰。他成为部队基层指挥人员后,又被送进了黄埔军校进修,黄埔军校毕业后,他的军旅生涯就发生了重大转折,短短几年功夫,便由排长逐级上升,成为59师少将旅长,这个时候,被派往江西赣南一带“围剿”红军,他的厄运就来了。

1933年2月26日,正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老蒋不甘心前三次的失败,悍然发动这次作战,其中18军52师、59师为中路军,由江西乐安两路东进,以52师为右纵队,沿太平圩、登仙桥、大龙坪向黄陂前进;59师为左纵队,沿罗山街,龙王庙、霍源向河口前进。那时方靖是59师117旅少将旅长,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所部是前锋,他以为,这一回是要马到成功,立下大功,给大家长脸了。然而走着走着,突然他的侧翼枪声大作起来,他以为是52师师长李明那小子在玩花招,非要一路走一路演习不行,便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红军在乐安到宜黄黄陂一线的早就张网以待,原来这一带山深林密,路小地陡,恰好此时天气大雾弥漫,并伴随着蒙蒙细雨,山里雾气浓重,山路崎岖狭窄,泥泞难行,10米之外人物难辨,两师之间还被一大山分割,根本无法进行通信联络。方靖他们听到枪声的时候,52师已经遭到伏在两侧山上红军攻击,完全不能组织有效防御,仅三个小时52师就三个名叫草台冈的山包前宣告全军覆没,师长李明被击毙,缴获步枪三千余支,机枪80挺,迫击炮十余门。

52师全军覆没后,红军集中所有主力向一侧的59师发动猛攻,作为前锋的方靖旅很快被红军分割包围,全线崩溃,一败涂地,眼看大势已去的少将旅长方靖下令身边的人扔掉所有辎重设备,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便蹲下身子,顺着后山斜坡向下滑去。卫士、副官、参谋人员一见,便纷纷效仿方靖,往山下滑去。也就是这个时候,方靖感觉到大腿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受伤了。可情势如此,哪儿还管得了许多,于是滑到山下,便带着几名卫士、副官,乘着夜色,一路小心翼翼地逃跑着。

方靖身边的十余人跑着跑着来到一个村子边上时,才知道自己竟然一头撞进了红军的队伍里,这里已经在打扫战场清点俘虏了,红军战士到处喊叫着的,已经不是缴枪不杀了,而是热情地招呼着,“弟兄们过来吃饭喝水了,这边的饭熟了。”于是,身边几个士兵过去缴枪吃饭了。方靖哪里敢去吃饭喝水,赶紧见着天色不亮捡了一件红军的外套衣裳换上,由于俘虏实在太多了,况且他长得的确没有“官相”,只是普通的小兵俘虏,红军战士并没有理会他。

为了避免撞上大部队红军,他躲进路边的一处房子里,没想到里面一大群红军战士正在睡觉,有一个干部说:“弟兄们,往里挤挤,让这位弟兄一起睡。”心理素质还好的方靖自然不敢逃跑,只好硬着头皮装腔作势地和红军“朋友”睡了一会,方靖吓得把自己的狐皮坎肩、小手枪也偷偷地扔到了窗户外边,唯恐被红军发现,自己是个当官的。天还没有大亮时,他趁机又逃之夭夭了,那情形,真是如漏网之鱼,丧家之犬,低头掩面而行。事也凑巧,他们竟然在路上,遇见了红军战士,正在押送着他们的师长陈时骥脖子挂着牌子在游村示众,吓得他更是心惊肉跳。

虽然方靖成了俘虏,但此时的他身材矮小,瘦弱单薄,一副弱不襟风的样子,加之他满脸麻子,形象邋遢,目光有些滞呆,丝毫没有一点叱咤风云将军的模样,因此夹杂在俘虏群里,灰溜溜地低着头走路,还不敢前去领导路费,倒是手下那些士兵领了红军发给的大洋喜滋滋地嚷嚷:“红军真好,一下子发了三块大洋,下一回,也不用开枪了,直接当俘虏,过来领赏也就是了。”方靖听后摇头叫苦,一言不发地随着大批俘虏兵,一路狂奔,总算蒙混过关回到了白区。此时的他心里还咚咚真跳,不由瑟瑟发抖,那第一次当俘虏的狼狈相使他一想起便心有余悸。

打了败仗,当俘虏逃回的方靖并没有受到处罚,相反还得到老蒋表彰,那一天,老蒋召见了他,操着浓重的浙江口音向他问话:“听说你作战负了伤,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有何感想啊?”实际上是在黄陂大捷逃跑时往山下滑时大腿被树枝划伤,当然他并没有说如何负伤的问题,只是表示现在完全康复,可以继续战斗。老蒋一看他那种果敢坚决的态度,很高兴,眉头一扬说:“唔,好!黄埔学生应有这种黄埔精神。”随后又关切地问起他的家事、身世,最后,竟然特批给他大洋六百元作为奖励,照样官复原职,成为少将旅长。

不过,到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别的人都因战功上升,他却因为装甲车在江西临川城外和自己人保定补充旅打了个昏天黑地,连冲五道铁丝网。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的老蒋和夫人当夜正好在临川城住,闹得老蒋惊慌失措,夫人要举枪自杀。此等惊动“圣驾”自然是死罪,老蒋扬言要枪毙他,在众将的恳求之后,最后下令将他“撤职查办”,把方靖给囚禁起来,交军法处审判。

原来,当时方靖旅的两个团分别驻扎在宜黄和临川,旅部却在南城,指挥部离下属部队这么远,怎么指挥?上级指示要他重新部署,并把旅指挥机关下沉到一线,以便更好地对付红军。放靖自然不敢怠慢,要立即迁移旅部,可师长夏楚中却很谨慎,叫他先到两个团驻地去视察一遍,根据情况,然后再重新部署。并让他去视察时,向东路军总部借了一辆装甲车,来保证路途上的安全。毕竟兵荒马乱,一个将军级别的人出行这么远,总得有所准备。

那个时候,东路军总部有两辆装甲车,刚刚进口的,车上装有厚实的装甲,还有十来挺捷克机枪,火力相当不错,可以有效击穿大部分野战工事,发射榴弹也可以杀伤大量敌人步兵,防御力上,装甲厚度13毫米,在红军错误路线指挥人员曾经使用“碉堡对碉堡”战术时,装甲车协同步兵作战,由于战车带有射击孔,可以形成一个移动型的火力点,在敌人密集火网封锁下,红军的进攻很快受阻,冲锋的人员伤亡很大,即使我机枪连在一侧掩护步兵连反冲击,又遭到敌人的猛烈炮击,伤亡也不少,虽然组织数次反冲击,均未能将敌驱逐,因此发挥过相当大的作用,不过后来红军改用游击战术,江西大部分是山地作战,装甲车发挥派不上用场,就只用来进行巡路护路。

方靖坐上的这辆装甲车,他们在路上开车,横冲直撞,开车时,就占在路的中央,前面有车不躲,后面来车不让,如果两车顶牛了,那前面的车必须后退让路,如果不退让,那车上的兵就威胁对方:“不行,咱们就‘KISS’一下,敢不敢?你们知道什么叫‘KISS’吗?”对方的车虽然有气,也没有办法,只得退让,这些“装甲兵”哈哈大笑着,忽忽地驶过去了,后面传来一片叫骂声!

方靖借来一辆装甲车巡视完二个团后便往回赶时已经是到了晚上,由于几个“装甲兵”跟着领导巡视,受到下属的热情款待,都喝了点小酒,装甲车在夜间行驶,司机开得比白天还快。当行驶到临川七里岗时,前面路上有人示意停车。车上的“装甲兵”司机哪里理会这些人,依旧是冲了过去。那伙人立即向装甲车,一时间子弹如雨点一般乒乒乓乓地打在装甲上,这个车上指挥官上校队长大概喝得多了点,正在迷迷糊糊地睡觉,枪声把他也惊醒了,一听报告“装甲兵”遇到土匪了,马上下令:“开火还击!”

随即装甲车对着那些人发射炮弹,机关枪也“嗒嗒嗒”地响起来,装甲车一边扫射着,一边向前猛开,一连闯过了七道铁丝网,眼看就到城边了,这时,一梭子子弹打过来,装甲车的水箱上破了,趴那不动了。这时,清醒过来的装甲兵下车一看,城头上趴满了国军士兵,正向他们射击,他们知道打错了,赶紧停止射击了。城上士兵见车停下来了,也不打枪了,看清车上的国军标志,也都停止了射击。一伙人从城里冲了出来,对着车大喊:“把车上的人全抓起来!”

此时的方靖借着车的灯光一看,怎么都是委座侍从室的人啊,莫非委员长在这里?才知道坏了。连忙招呼一下他的警卫,悄悄从后面下了车,又悄悄地进了城,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了。如惊弓之鸟的他惊慌之际,委座侍从参谋宣铁吾跑进了旅馆。宣铁吾是他的黄埔同学,一进来就对他说:“老兄,你知道闯了多大的祸吗?委座来这里视察13师,本来打算今天走,可万耀煌请求他给13师训完话再,因此在这里耽搁了一天,没想到就出了这事。委座以为是发生了兵变,夫人也直叫:快把手枪给我,如果兵变,我就自杀,决不受辱!

方靖吓得面如土灰,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才说:他们告诉我碰到土匪袭击,有土匪能不打吗?宣铁吾一拍大腿说:“嗨!那是新开来的保定补充旅啊!他们说,哨兵命令你们停车,你们不停,他们才开枪的。”方靖委屈地大叫:“我们在车里,天又黑,马达声又大,我们怎么能听清啊!
次日一大清早,方靖带着警卫就来到老蒋要负棘请罪,侍从副官让他交出武器,扣押了他的警卫,才让他进去。他心里在暗自琢磨,这下肯定坏事了。很快,老蒋光着脑袋,身穿军服,上装敞开,露着白衬衣,头上青筋暴胀,两眼冒着凶光。方靖赶快行了军礼。老蒋却顺手一拍桌子,叫道:“娘希匹!,你胆子不小,该当何罪!”

方靖赶紧汇报:学生前往视察部队督促整训,以期奉命能战,战则必胜。学生前久蒙校长召见,并给我六百元奖励,我时刻铭记在心,在校长教导下,立志雪霍源之耻,才不分昼夜在各团穿梭视察、部署。敝师长夏楚中见学生才于劳苦,又恐轻骑出巡遭遇不测,便指示学生向东路军借一辆装甲车,当装甲车行止七里岗时,突然遭到袭击,装甲兵出于自卫还击,导致……
没有说完,老蒋打断他的话厉声训斥:你在车上身为最高军阶的指挥人员,为什么不制止呢?方靖说:“学生制止了,但些人是借来的,不属于我指挥”这时他举起双拳,大声说道:“停止射击!”他这个突然动作,让蒋为之一楞,感觉到他的这个学生还蛮有意思,气也算消了大半。不过,因为昨夜受惊不小,他仍不想放过他,就蛮横地说道:“我不管什么情况,你在车上军价最高,出了事我唯你是问!”又对着外面喊:“把装甲车队长叫来!”

这个队长比起方靖的情商就差远了,老蒋同样的方式拍桌子劈头盖脸骂他时,只知道昂首挺胸,绷着嘴巴,一副宁折不弯的样子,一来不知道表功,二来又不会恭维老蒋。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下有大麻烦了。果然,老蒋骂了一阵见队长毫无反应,脸色更加难看,厉声问道:你为什么下令开火?队长答:是对方先开枪,我属于自卫!蒋又一拍桌子:“他们当你们是土匪!”队长觉得更有理了:“他们也太幼稚,土匪能有这么先进的装甲车吗?”
是呀,土匪能有这么先进的武器吗?队长的回答让老蒋一时语塞。接着又气呼呼地说“娘希匹!你还犟嘴!你们开着装甲车在公路上横冲直撞,纪律坏到极点,我早就想要惩办你们了。”他转身朝外喊道:“来人啦!该队长着即枪决,该旅长交军法处查办!”两人都被押走了。接下来方靖被撤职,而那倒霉的队长就没那么幸运了,后来被枪决了。没有职务的方靖还是吃了一些苦头。

不过,很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正值是用人之际,方靖很快就官复原职担任294旅旅长,“八一三”淞沪抗战时,率部转战于宝山一线,坚守一个月。激烈的战斗使得部队伤亡很大。全师补充兵员三次,营以下指挥官几乎伤亡殆尽。后来,他又晋升为师长,期间打得最出彩的一役是枣宜会战中的当阳铜鼓包保卫战。

当阳长坂坡,今天来看是一处并不险峻的坡地,但由于《三国演义》中有赵子龙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百万军中,七进七出,还有张翼德拒水断桥,一声怒喝,惊得夏侯杰当场毙命,震退曹操百万军的故事影响力却很大。尤其是抗战时期的负责保卫当阳的师长方靖,他在战前动员会上说,我们这个师就是赵云、张飞之师,以此来激励官兵:坚决捍卫宜昌的门户。方靖后来回忆说:当阳地处要冲,是保卫川鄂咽喉的屏障,必须固守,当时的阵地配备是以33团据守当阳南正面,以31团据守北面及西北面的九子山高地,以32团守东正面,以补充团为师预备队,控制城西及长坂坡。

1940年5月16日,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兼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战死宜城南瓜店。紧接着,日军以其13师团为前锋,实行炮兵、骑兵、步兵与空军相互协同,向襄河西岸守军发起全线猛攻。襄河守军阵脚大乱,宜城、沙洋一线被日军全线突破。我襄河防线守军匆忙退向当阳,在当阳境内及宜昌、宜都等战略纵深构筑工事、再度设防。然而,日军对当阳、宜昌志在必夺,投入重兵一路穷追猛打,全线推进,不让国军有任何喘息机会。日军投入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总体上兵分三路进攻当阳,总兵力达4.7万之众。

日军剑指当阳汹涌而来,当阳外围防御战迅速打响。经过两天激战,国军各部守军伤亡惨重,方靖所部虽然成为了一支孤军,日军碰上了一颗硬钉子,我军这个防卫当阳的主阵地就是铜鼓包。方靖回忆说: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相持到黄昏,当阳成为一座孤城。奉令放弃当阳转移至大峡口和风洞河一带山地。铜鼓包主阵地弃守,国军防守部队全线撤离,当阳全境自此沦陷。是役公布的战报称:歼灭日军9000余人(日军统计损失为死1403人,伤4639人)。方靖所部与日军逐点争夺,战斗极其惨烈,给予了日军以沉重打击。但是,由于当阳外围阵地的逐一丢失和弃守,最后也被迫放弃了铜鼓包主阵地,也算是一场惨胜。

日军231联队长尾浦银次郎在回忆录中说:“既然碰上了敌人的主阵地,本联队脱离敌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现在拔除这个敌人的坚固阵地是本联队唯一的活路。有个叫铜鼓包的高地,地图上好像没有,但在当阳激战中,却成了永远难忘的名字。这附近的敌人在山顶、山腰和松林里构筑了阵地,是按计划构筑的坚固堡垒。8时起,第三大队从龙泉寺北部,以九子山为目标开始进攻,攻击很难进展。不久,飞来的友军飞机对着敌阵,给予开肠破肚般地猛烈轰炸,山的形状也改变着,第十一中队趁虚冲上九子山,接着,约300名敌人从三个方向反扑回来……”

是役之后,方靖晋升为十八军副军长,暂编第九军军长,第六十六军军长,第七十九军军长。解放战争中,任四川内江、泸州警备司令。后任任湘鄂川边区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解放战争后期,方靖带着79军,驻守荆门。1949年2月,解放军袭击荆门。这次,突袭荆门的解放军,只有几千人,武器装备也比较差,突袭荆门,原本只是想试探一下荆门守军的实力。谁曾想,因驻守荆门要地文峰塔的守军比较松懈,我军竟一举攻克了文峰塔。这可把方靖吓得不行。方靖认为,攻打荆门的,肯定是解放军主力,而这时的79军,在经数次大战后,老兵消耗了很多,部队中很多都是新兵。方靖认为肯定不是解放军主力的对手,就选择弃城逃跑,并向南溃逃。荆门战役取得了歼敌近9000人的战果,就连79军军长方靖也被解放军包围,但此时的方靖,还有突围的可能。

因为在方靖身边,还有一个警卫营可用,如果他铁了心突围,或许可以逃出生天。同时他又想举枪自杀。但方靖却没有这样做,有二个原因,一是他认为不必要去死,也可以像红军时期一样蒙混过关,二是不久之前,他娶了一个20多岁的漂亮女子为妻,要知道,他48岁时妻子任秀珍去世后,一直想继弦,虽然贵为军长,但很多年轻女子都看不上他。一来年近半百的老头,二来脸上长了很多麻子,容貌上实在不敢恭维。不过,身为中将军长的他有不少下属为他操心,总算在宜宾找到一个名叫姑娘名叫小娥的学生妹,虚龄年方20余,仔细一瞅,姑娘面如银盘,眼似秋水,肌肤白皙,娇躯略显丰满,曲线窈窕。这四川姑娘看中了方靖的为人和军职,这才嫁给了方靖。

结婚之后,拿方靖自己的话说,我与她是明媒正娶,不是偷偷摸摸干那些苟且之事,如此漂亮的女子,我情愿把家庭、名誉、地位,甚而至于生命,也可以丢弃,我是爱她的,可谓是情真意切,然而,轰隆隆的炮火就把“老新郎”的美梦炸醒,1949年2月4日,正值大年初七,这一天,立春。对于江汉平原上的荆门县,已经有了些春的意思,略略地有了些暖意。荆门战役的搏杀渐渐地冷静了下来,79军中将军长方靖而言,却感到浑身发冷。硝烟渐逝,夕阳如血,在一道有几株野草刚刚探出头的田埂后,方靖慢慢地站了起来,昔日威武的将军,形像也邋遢如今显得有些低矮,有些瘦弱,有些单薄了,他的真实想法是可以混在这众多的俘虏之中,与自己年轻的新婚妻子团聚,她是那样的体贴和善解人意,如同一只小鸟依偎在自己身边一样。

不过,他的梦破了,举起双手的中校参谋李印玺为了立功赎罪,对着包围上来的大队解放军指着那名没有派头、没有气质,活说伙夫的人说道:“这位就是我们的方军长。”就这样他成了俘虏,“老新郎”演了一场“新婚别”。刚入狱时,方靖还给妻子写了信“吾妻小娥:我在此甚好,望你多保重。一切有岳父母大人照顾,我亦放心得下。如宜宾城中不宜久居,可回乡下营生。丈夫这里,恐非一时半会能解决得了,盼你等我出去,一同过安乐日子。丈夫,方靖。”不过,令他痛苦万分的是,方靖接到了年轻妻子从宜宾寄来的信令他失望了,那是一纸离婚起诉书,理由很简单,说他们之间的婚姻,不是小娥自愿的,而是为了生活无奈的“卖身”,如今新中国了,她要追求进步,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婚姻。

方靖的眼泪下来了,他不相信温柔体贴的川妹子会说出如此违心的话来,婚姻虽说没有太多感情基础,但方靖并没有仗势欺人,更没有强迫她和她的家人,而且是明媒正娶的妻子,是续弦,不是什么小妾。方靖内心里渴望他们婚姻能延续下去,原因并不高尚,也不是出于什么感情因素,因为他赚来的金钱,全部交由这女子和他的父母保管着,自己从监狱出去后,生活无以为继之时,那些钱足可以养其残生了。但他颤抖着手,答上一行字,“我同意离婚,方靖”,因为他无论自己是否签字,这场婚姻已经死亡了,自己的钱财,也早已打水漂了。他不恨那女子和他的家人,毕竟,改朝换代了,再打上自己这个旧朝罪人的烙印,总是不好的。接下来大家看到方靖老了许多,几乎是于一夜间老了,头发少了,也白了许多,甚至腰也有些弯了下去,显得更低更矮了些。

由于他积极改造,于1966年被特赦,出狱后得以和妻子团聚。后来,方靖也是得以安享晚年,他四世同堂,妻子一直在陪着他,这个时期,方靖觉得自己的命很好,这样是人生最美好的结局。去世时,方靖已有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