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镜子里的自己瞬间变老了,这很可能不是错觉。
近期,斯坦福大学团队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通过评估25岁-75岁人群的上千种分子和微生物群,发现这些指标普遍在44岁和60岁左右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断崖衰老。而35岁以后出现的“慢性缺氧”,极有可能加速这一进程,及时补充氧气成了预防关键。
在此背景下,家用高压氧舱开始走红。据上海RLAB负责人称,官网的电话一直爆满,上海、北京等十几座城市的线下门店也总是人流不断。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动辄40万元的高压氧舱却如此火爆,实在出人意料。
可怕的慢性缺氧35岁以后,人体的摄氧能力将以每年2%的速度开始递减,而缺氧状态又将进一步加剧变老。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氧气稀薄的西藏地区,人均寿命全国垫底,仅68.71岁。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仍然会因空气污染、缺乏户外运动和变老,沾染上可怕的“慢性缺氧”。
近期走热“进博会”“香港亚太美容展”的RLAB高压氧舱,正与日渐凸显的缺氧现象有关。资料显示,高压氧舱本是缓解高原反应、辅助应对心血管问题的临床设备,近年才开始广泛应用在保健、术后恢复和运动等民用领域,伊能静、布兰妮、贾斯丁·比伯都是其深度用户。
科学支撑叠加名人效应,使得家用高压氧舱市场呈燎原扩张之势。短短几年内,我国冒出500多家相关企业,RLAB仅花了一年时间,就将线下门店从上海和北京开到汉中、金华、连云港等十几座城市,官网和电商平台上小三位数的体验券总是频频告罄。
上海某大厂高管王先生是RLAB1.9ATA家用氧舱的重度用户。他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应酬,虽有健身习惯,但35岁之后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等问题,“撸铁”后酸痛感也迟迟挥之不去。尝试半年高压氧疗后,王先生感觉有些变化,但说不清是氧舱带来的,还是主观心理作用。
野蛮生长的市场随着“及时补氧”概念的普及,高压氧舱市场一路狂飙,截至去年,国内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在技术方面,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RLAB1.9ATA氧舱成功入选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智能制造代表项目,并获得欧盟CE认证,通过官网、电商平台远销海外几十国。
就在行业高歌猛进之时,质疑和批评声开始浮现。陕西用户抱怨“躺进舱内半小时,才升压到1.09ATA”,北京赵先生称,“不该贪图便宜,半年内坏了三次”。此外,还有打假博主揭露,部分黑心企业颠倒黑白,用“1.3ATA最优,再高就不安全”的话术误导用户。
然而,行业机构UHMS早已指出,暂未有数据表明低于1.5倍大气压的氧舱有效。援引《新京报》对某海军医院海潜科主任的采访,“决定家用氧舱性能的关键指标是压强的高低”。照此来看,市面上仅有RLAB等少数品牌合格。
事实上,RLAB也是国内第一个研发出1.9ATA家用氧舱的企业。为此,他们的研发团队沉潜蓄势9年,并自建海达工厂,聘请了旅德华裔科学家Dr.med.Luis作为首席技术顾问,这不是市面上那些贴牌的小作坊可以碰瓷的。或因此,该氧舱上市三个月内,迅速获得了2千万元订单,积累起第一批种子用户。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RLAB的野心绝不只是做“民用氧舱领域的领军者”这么简单。除了氧舱,他们还在官网推出了首台电能冷冻舱“银冰号”、红光舱、漂浮舱等产品,其终极目标是推动人类健康变老,这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尤为难得。
对付断崖衰老,还可以怎么做?变老是人类生命周期的必然之事,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避免或逆转这一过程。不过,我们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并非只能在时间面前束手就擒,良好的生活方式、乐观的心态都有助于抵抗时间。
此外,学界已总结出高压氧舱、限制热量、运动等降低生理年龄的有效方式,诸如基因编辑、干细胞疗法等前沿科技的研究也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终能战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