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起来的抗原——乙肝表面抗原

昆琦评健康 2023-11-22 03:44:00

本文作者:

唐思叶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柯文才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说起乙肝“两对半”,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大家都知道其中有个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很重要。这个指标呈阳性,预示着患者的体内有大量具有感染性的乙型肝炎病毒,需要及时治疗。但大家可知道,这个抗原有可能会被藏匿起来的。这就要提到一个名词: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一项2010-2015年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占比0.067%。

何为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常常表现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肝功能结果正常。

看到这样的检验结果,医生总会要求患者进一步检测血液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肝脏B超。大部分患者对于B超检查接受程度较高,认为可以通过影像直接观察肝脏的情况;但对再次采血检测就总觉得有些委屈,怎么还要采血呢?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有异常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才需要检测血液乙肝病毒DNA,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情况。

大部分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虽然乙肝表面抗原呈阴性,但在血液和肝脏中的乙肝病毒DNA可呈阳性,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只能在肝脏中检测到乙肝病毒DNA。而肝脏穿刺检测对患者而言痛苦较大。对于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血液乙肝病毒DNA检测和B超结果显示均正常的患者,医生不会轻易要求做肝脏穿刺检测,而是会建议定期进行B超、乙肝两对半和血液乙肝病毒DNA检测,以达长期监测的目的。

为什么会检测不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外壳上多种蛋白形式的统称。如图1所示,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特定的基本结构形式。

乙肝表面抗原又可以被划分为S区、前S1(PreS1)区、前S2(PreS2)区,大部分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可被检测出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有S区基因突变或前S区缺失等,这些突变有时还会联合。最终促使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对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识别能力的降低,但病毒在他们的体内处于一种低浓度、低复制的状态。

说到这,大家就能理解,并不是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没有乙肝表面抗原,而是他们机体表达出的“乙肝表面抗原”与大众熟知的乙肝表面抗原不一样。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突变、缺失不仅只存在S基因,还有X、P、C基因等。这些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不仅和病毒本身有关,还与耐药、自身的免疫状态、是否合并感染丙肝等多种因素有关。

抗原虽“隐匿”,后果不隐匿

由于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识别能力降低,相比传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病毒容易在更短的时间里在肝脏内复制并整合,促发致癌机制。在特殊人群中(50岁以上的男性,已有肝硬化病变)诱发肝细胞癌的风险更高。此外,几乎所有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正常、肝组织几乎没有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更多的人是患病但并不自知的。

众所周知,预防乙型肝炎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如果在接种疫苗1~2个月后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效价不佳甚至没有产生抗体,那应尽快检测“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确认是否可能是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早发现、早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早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在2030年前全球消除乙肝。我国人口众多,即使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目前依旧是世界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建立了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的综合预防和控制系统。作为个人,我们也应该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即使是被藏匿起来的“抗原”,我们也要把它揪出来,为实现中国在2030年消除乙肝的目标而努力!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6 阅读:4695
评论列表
  • 2023-11-24 21:25

    不要误人子弟,这种似是而非的科普文最害人,所谓的核心抗体或E抗你只是指身体曾经接触过乙肝病毒,狗皮的隐匿性感染

  • 2023-12-14 19:04

    30年要是能消除乙肝,我裸奔,立帖为证

昆琦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