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连续强降雨,导致很多道路积水,如果您正在行走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咱们中国过去有句老话说大水冲了龙王庙啦,那说到龙王庙,北京城内到底有多少龙王庙呢?
一北京到底有多少座龙王庙?
著名报人作家宗春启先生曾经撰文,说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国,农民要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是农民最大的愿望。因为传说中龙是掌管“兴云布雨”的,所以,广大的农业地区,到处都有龙王庙。以北京地区而言,城里、城外,连山里、甚至山顶上都有龙王庙。
根据北京市档案馆编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解放前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登记在册的龙王庙、龙王堂就有八十余座。这还没有算上皇家园林里的、王府花园里的。清代,在西苑,也就是现在的中南海,紫光阁前殿,祀四海、四渎诸龙神像,正殿,祀“顺天佑畿辅时应龙神”。这,恐怕是最高级别的龙王庙了。
可以这样说,有河的地方必有龙王庙,有泉水、有深潭的地方,也有龙王庙,甚至有的井畔都有龙王庙。恭王府花园里,就有一座袖珍龙王庙,庙只一间,里面有尊龙王塑像。那在北京的大运河文化带中,龙王庙更是一道风景。
二大运河上的龙王庙
元代至元二十九年,都水监郭守敬奉旨开凿通惠河,将西山诸泉引入城内,然后向东经通州汇入白河。而这就是北京大运河西北的起源地—白浮泉。现在,白浮泉遗址公园处有一座小山,小山叫龙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顶的都龙王庙始建于元朝,明洪武年间重修,是明清时著名的祈雨之所。1990年和白浮泉遗址一起被划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庙坐北朝南,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组成,院内有明清时修庙记事碑,很有学术价值。
颐和园昆明湖,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湖泊,我们在以前的节目中也多次说过,其实昆明湖最初是为了实现对北京城市和京杭大运河供水而修建的第一座水库。从瓮山泊的治理,到清乾隆时的大改造辟为昆明湖,前后经历元明清500年的不懈努力。
据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从(麦庄桥)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傍黑龙潭,隔湖一堤而各为水。又行一里,堤始尾,湖始濒,荷香始回,右顾村百家。上青龙桥,即玉泉山下也。”龙王庙位置至今未变,在颐和园昆明湖的南湖岛上,庙在堤东侧,庙西为黑龙潭。到了乾隆时期,他将原来的堤防移至现在知春亭以东,将原堤东的稻田、黑龙潭及零星水面与西湖连成一片,留下龙王庙孤岛,建十七孔桥相连。新湖岸周达30余里,面积是原来的二三倍以上。扩大了湖水面积和容量,并系统修建了大量闸、坝、涵洞,对北京城市的防洪、灌溉、漕运、园林用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颐和园南湖岛上,最有名的建筑就是龙王庙,当然,龙王庙是俗称,正式的名称是广润灵雨祠。现如今,南湖岛风光门上还嵌有清朝嘉庆皇帝御笔之宝“敕建广润灵雨祠”石额。
广润灵雨祠,位于南湖岛东南部,是岛上最重要的建筑。它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在明代西湖东岸龙神祠的旧址上重新修建而成,建成后赐名“广润”。广润祠建成后,原来每年夏季在黑龙潭举行的求雨祭祀活动被挪至此处。
乾隆六十年,也就是1795年四月二十八日,乾隆帝亲临龙王庙祈雨,当晚大雨滂沱,这一天,乾隆帝增赐龙神封号为“广润灵雨”。嘉庆十七年,也就是1812年五月七日,嘉庆帝因祈雨灵验又加龙神“广润灵雨祠沛泽广生”封号,并命令此后每年春秋两季遣官致祭。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广润灵雨祠被英法联军烧毁后,每年在原址上“支搭席棚”遣官致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重建广润祠。也就是说,这座重建的广润灵雨祠到2018年整整130岁了。
三北京第一闸在哪?
在北京运河史乃至中国运河史上,元朝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北运河的两大支流——坝河和通惠河都是在这个时代疏浚、整治,建闸、坝,成为重要的漕运通道的。最早开挖的通惠河自昌平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也就是现在的昆明湖到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也就是今天的崇文门外向东入潞河,也就是今天的北运河故道,全长82千米。
通惠河吸收了金闸河建闸节水减缓坡降、克服水源不足的措施。沿线修建有11处控水设施,共24闸,其中第一闸就是广源闸。
广源闸是元朝通惠河上游的头闸。从元朝起,广源闸就是节制通惠河,也就是现在的长河之水的关键。闸桥落下时,闸东的水深不满一尺;提闸之后,河水可行驶龙船。
俗称“豆腐闸”的广源闸,在郭守敬主持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中,是一座重要水闸,算得上水利工程中的“老资格”。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建成,比白浮泉的开凿还要早三年,也比高梁桥大三岁。
广源闸不仅节制长河之水,而且自元朝开始,每逢北京东部的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粮船时,都会派专职官员赴广源闸畔的龙王庙祭祀水神,提闸放水。传说龙王的生日是腊月二十三日,和灶王爷的“上天言好事”是同一天。从前,老北京人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同时也祭龙王爷。要说北京祭奠龙王爷最热闹的地方,就数广源闸的龙王庙了。
广源闸旁的龙王庙,在历史上也很有分量。明正德六年在此立了一通《重修龙王庙记》石碑,铭文曰:“西山玉泉注为西湖,湖水中流至广源。闸之北岸立庙,以祀龙王之神,盖欲资其威灵默佑也。况国朝百馀年来屡著显应,载在祀典,乡众按时祷祈,冀御其旱……都人往来迳行者,亦皆景仰瞻礼焉。”当时不光是中国人到龙王庙拜龙王,朝鲜、日本好多外籍人士都在那儿拜龙王。
后来,这座庙被废弃,直到上世纪末,广元闸与闸桥大修时才获得重建。有“紫金观”匾额悬于庙门之上,其内供奉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塑像。现在也是海淀区的区级文保单位。
沿着北京大运河,一直向东向南,在高碑店通惠河沿岸,还有一座龙王庙,这座龙王庙位于平津古闸西南侧。远超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亲自勘察选定在高碑店村北,督建运河二十四闸之一的重要闸口“平津闸”,之后元世祖赐名这段大运河为“通惠河”。当时著名的通惠河龙王庙,就在平津闸遗址西南侧。它建于明嘉靖辛酉年(1561年),明清两代这座龙王庙是专供朝廷和漕司官吏,举办祀祭龙神仪式的重要庙祠。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后来在原址重建龙王庙。重建后的龙王庙,占地面积不大,就是一进的院子,里面有龙王殿,平时去的人不是很多。
在复建的这座高碑店龙王庙里啊,东门内侧,有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特别有意思,全是繁体字的门字框,里面加入了很多常用字,构成的新字,这也是道教常用的聚合字的一种。
神奇的聚合字
您看出写的是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