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话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到全国的?明清皇帝上朝时说北京话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面奏慈禧时,说的是湖南湘乡话吗?慈禧能听懂吗?又有什么话在老北京面前不能说呢?
▎北京话的历史
其实,真正北京话的历史并不长,只有400年左右。中国国土广阔,各地都有方言,为交流、行政、管理等需要,四千年前夏代便产生了“雅言”,不同时代的“雅言”都不一样,特别是晋代、宋代两次衣冠南渡,变化尤多,但原则上都以中原伊洛地区方言为标准,比如金代的北京人,就以洛阳读书音为正音。也就是说可能当时全国流行的都是现在的河南话.
标准汉语的演变 标准汉语的演变
恢复古人的“雅言”,今人恐怕一句都听不懂。在日语、朝鲜语中,我们会发现不少读音与汉语近似,从中略可体会不同时代“雅言”的痕迹。
元代北京成了首都,但官方场合所用仍是中原口音,只是与本地方言有所结合,形成了大都话。朱元璋灭元后,各地移民大量入京,大都话日渐式微,由于河北移入人口较多,所以北京民间方言以河北口音为主,而官方则使用“雅言”,即河南官话。
到朱棣迁都北京,江淮官话等也对北京方言产生了一定影响。清入关后,前期和中期上朝均用满洲话,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民间则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三者杂糅的趋势,北京话正是这三者结合的产物,北京话音调高,即受东北话影响,此外很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清代北京话分文读、白读两种,文读是旧的标准音,读书人多用,但到了清后期,基本失传,只剩下了白读。
▎上个朝还要自带翻译
清中期,随着对汉臣的倚重,且为提高办公效率,清廷上朝一律改用北京话,满语仍是国语,但不再充当官话。1728年,雍正设“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话,规定读书人听不懂北京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甚至童生不得考秀才。虽然推广力度甚大,但各地敷衍推诿,到嘉庆时,“正音书馆”纷纷关闭,基本上没有什么遗存了。
缺乏统一的语言标准,给沟通带来了巨大麻烦,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是湘乡人,可湘乡话却是全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再比如康有为被召见时,光绪皇帝怎么也听不懂他说的南海方言。为避免难堪,清末两宫太后召见地方官员时,不得不破坏历来的规矩,允许从领侍卫内大臣中挑选一人随同召见,充当“翻译”,而此前清代的召见,除军机大臣,一般只能是君臣二人,室内不得有任何闲杂人等。
▎张之洞的英明决定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上疏提倡全国使用统一语言,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民国时,教育界提出以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但未获批准。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最终确定了北京话的地位。
▎北京话有哪些忌讳?
语言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方言也不例外。除了旧有的方言,近些年,北京又冒出了许多新方言,特别是被年轻人广泛使用。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震了”、“盖了”、“栽了”、“没治了”;现在的“倍儿铁”、“瓷气”、“派”、“酷”、“飒”、“款”等,说出来一串一串的,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一些话在老北京人面前可是有忌讳的,您绝不能说,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轻的人家臊着你不再搭理你,重的揍你一顿你都不知道为什么。
在全国各地的方言中,"老北京话"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方言特征的地方语言。因而,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追捧。其实,这些还都只是外在形式上的,而北京话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能量却不仅仅是光会说几句:您吃了吗?那样简单和直接,这需要您长期和北京人生活在一起并全身心的融入北京人的生活,才能领会和掌握北京话的精髓,也才能真正听得懂话里话外的北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