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保险名词,看这一篇就够了!

蜗喔 2024-08-01 17:20:35

大家刚开始接触保险的时候,一定会因产品介绍或保险条款中的一些专业名词或专业术语而感到困扰。

为了让大家不用到处查阅资料,更快速了解产品,我们整理了一些保险专业名词解析,供大家参考~

01 产品类型

(1)消费型 VS 返还型

消费型和返还型一般出现在长期险种(重疾险和寿险)中。

消费型保险,一般是定期产品,比如保30年或者到70岁等,这类保险是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事故才会得到赔偿,过了保险期间合同截止,消费型产品往往较便宜。

返还型的产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满期返还型,比如保险期间是30年,到30年,没有发生保险事故,那么合同终止,一般会返还所交的保费,这类产品比消费型的稍贵。

还有种返还型指的是保终身的重疾,这里的返还指的是因为有身故赔偿,所以即使没有发生重疾,也会有身故保障,身故赔偿也是保额,这类产品是三种产品中最贵的。

(2)报销型 VS 给付型

以给付保险金的目的为标准,保险合同可分为报销型保险合同和给付型保险合同两种。

报销型一般就是自己先花钱,然后保险公司按比例报销。

给付型则与报销型相对,不以补偿损失为目的,只要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例如得了某种大病或者身故,就直接赔付一笔钱。

(3)终身 VS 定期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定期就是保障一段时间,例如保20/30年、保至60/70/80岁,而终身就是保一辈子,相对来说,定期会比终身的价格便宜。

(4)保证续保 VS 非保证续保

续保的概念主要存在于医疗险。

医疗险一般是交1年保1年,那保证续保是指买得保险到期之后,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给续保,不能因为被保人的健康状况变差或历史理赔情况而拒绝续保,也不能因为产品停售了就不能买。

目前还没有终身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保证续保20年的产品。但这类产品一般保费会浮动,每次上涨最高是30%。

非保证续保则与保证续保相对,指的是一年一买的医疗险,如果产品停售了就没办法续上。但非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产品的保障责任会更好,也不会每年涨价,虽然没有「保证续保」承诺,但在实际运营上,不少优质产品并没有因为用户健康变化或理赔史而拒绝续保。

(5)主险 VS 附加险

主险指可以单独投保的保险险种,一般是寿险或者重疾险。

附加险指不能单独投保的责任,只能跟着主险一起投保,如果主险因为失效、解约或满期等原因效力终止或中止时,附加险效力也随之终止或中止。

线上产品常见的附加险通常有投保人豁免、癌症/心脑血管二次赔付、重疾多次赔付、疾病关爱金、住院津贴、癌症津贴等。线下传统产品则有投/被保人豁免、意外险、大病医疗等。

(6)两全险

两全险又称「生死两全」,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份保险是一定能赔钱的,健健康康存活到满期,有满期金返还;保障期间人不在了,会理赔身故保险金的产品。

一般保险公司不会单独卖两全险,基本都是跟重疾险、意外险组合搭配,变成「返还型重疾险」或「返还型意外险」,保费返还功能由两全险实现,保障功能由重疾险/意外险负责,这样就是所谓的「有病赔钱,没病返钱」。

(7)防癌险

防癌险可以理解为专门保癌症的小号重疾险,被保人不幸罹患癌症的时候,可以一次性赔一笔钱。

由于重疾险出险原因中70%+是癌症,而且防癌险对健康要求相对宽松,三高和一些慢性病都可以顺利投保,所以预算有限,或健康状况不佳的人群,可以选择防癌险来替代重疾险。

(8)分红险

分红险是一种新型人身险产品,条款背后带有「(分红型)」字眼,一般是由保证收益+浮动收益构成的。

保证收益部分,一般会定一个更加保守的预定利率,最高不超过2.5%(监管要求的),这笔钱就跟增额寿一样,无论市道好不好,都会给到的。

而浮动收益部分,就是咱们说的「分红」,一般就是这款产品的投资收益率比较理想的话,保险公司会通过分红的形式,将高于2.5%的盈余以现金或者保额的形式二次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02 条款名词

(1)犹豫期

保险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在犹豫期内(一般是15天),如果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无条件」申请撤销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会把保费全额退还。

(2)等待期

保险等待期又称观察期,或免责期。

一般是指健康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也不能获得保额赔偿,甚至是退还保费终止保险合同,这段时期称为等待期。

等待期是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将发生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得理赔金的行为。

(3)宽限期 VS 中止期

宽限期,简单理解就是「口袋紧,可以推迟一阵交保费」。一般寿险、重疾险这类长期险种的宽限期是60天,医疗险的则是30天。如果这段时间内出险了,保险公司仍然要正常理赔。

要是超过了「宽限期」,保费也没补上去,这时候长期的保单就会进入「中止期」。这期间等于是保单按下了「暂停键」,要是出险了,保险公司是不需要管你的。

「中止期」一般是2年的时间,只要在2年内补齐保费和利息(这个时候是要交利息的),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保单复效」。

(4)间隔期

间隔期是重疾险的专属名词,是指保险公司设定两次赔付之间相隔的最短时间。

间隔期越短越好,两次重疾赔付一般会设置180-365天。

轻/中症一般不设置间隔期。

(5)免赔额

免赔额,顾名思义就是说只有超过这个额度才能报销,这个额度以内的损失是要被保人自己承担的,类似医保的「起付线」。

举个栗子,如果一款百万医疗险,免赔额是1万元,那自付只有9000元,是不能报销的,全部被保人自己承担;自付1.1万元就可以报销1000元,自己承担1万元。

(6)豁免(投/被保人豁免)

豁免一般只出现在长期险种中,最常出现在重疾险中,分为投保人豁免和被保人豁免。

被保人豁免指的是被保人在缴费期内如果发生约定的疾病,那么接下来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了,保单继续有效。

目前大部分线上产品都是自带被保人豁免,而线下产品还有相当部分需要额外附加这项责任。

而投保人豁免,则是指小A给小B投保,如果小A发生约定的轻症/中症/重疾/身故,那么接下来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了,小B的保单继续有效。

加不加投保人豁免分两种情况:大人给宝宝投保,大人给大人投保。

如果是大人给宝宝投保,可以加上,因为成人一旦发生重疾,宝宝本身没有自己支付保费的能力,可能导致宝宝保障缺失。

而如果是大人给大人投保,例如夫妻双方给对方买,没有必要追求互保。

因为被保人都是成人,哪怕投保人出了问题,自己都有能力支付保费。其次,投保人豁免同样需要投保人进行健康告知,如果身体有点小毛病,会造成健康告知上的麻烦,对自己其实是不利的。

(7)现金价值

通俗来讲,现金价值是在保单退保时,保险公司退还投保人的那部分金额,即投保人所交的保险费在扣除保险公司各种经营费用后,所剩余额按照预定的利率计算出的现值。

一般情况下,只有长期保险才有现金价值,如长期重疾险、增额寿和年金险等。短期保险的保费通常是根据投保当年的实际风险计算,通常不会产生多余的留存,所以短期保险一般没有现金价值。

(8)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用来询问和审核被保人健康情况的问卷,只有通过了健康告知才能投保。

如实告知是《保险法》要求投保人应尽的义务。没有做好健康告知,理赔的时候一旦被保险公司查出,是可以合法拒赔的。

所以在投保的时候,切记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仔细看清楚健康告知,避免导致买的保险「打水漂」。

(9)受益人

受益人一般指的是身故受益人,也就是被保人身故后保险金赔给谁。

可以选择指定受益人,也选择法定受益人。

如果不指定,一旦被保险人身故,那么这笔身故赔偿,是被当做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均分。

如果选择指定受益人,则是将身故保险金作为财产赠予受益人,不受《继承法》的约束。这种方式既能避免保险金的继承纠纷,也可以避免保险金成为遗产,无需优先用于偿还债务。

03 承保结果

(1)标准体

标准体承保也就是正常承保,说明被保人的身体状况非常健康,同时没有职业风险、财务风险及其他风险。

或者身体有一些小问题,但符合健康告知中的所有要求。比如轻度贫血、轻微脂肪肝、BMI指数高一点等轻微异常情况,可以正常承保。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可以直接买产品,未来因特定疾病出险,保险公司会按条款赔付。

(2)除外

除外承保是指因为身体某方面风险较高,对可能会引起的相关疾病排除在外,保险公司不承担这部分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投保之后该部位出险是不能正常获得理赔的,而其他部位的疾病出险可以正常理赔。跟正常承保的保费一致,但保障责任范围减小。

目前比较常见的结节、囊肿都有可能被除外的责任,比如甲状腺结节,一般除外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癌责任,即甲状腺方面发生疾病,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3)加费

加费承保,又叫次标体承保,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承保结果。

如果评估下来的风险是在保险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相比其他那些身体健康的客户,身体某方面风险超出标准,保险公司会针对该方面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一定比例的钱(加费幅度在20%-100%之间,视情况而定),但保障的内容与标准体一致,保险事故正常理赔。

(4)延期

顾名思义,延期承保就是指保险公司需要经过一定时间观察,再决定是否承保。

一般有2种可能:

要么是投保人在投保时,给出的资料不完整,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对风险进行评估,需要补齐资料再次评估后给出核保结论;

要么是投保人目前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投保,需要明确诊断后决定是否承保。

比如孕妇在妊娠期因血压或血糖异常不能投保,要等6个月后身体指标恢复正常再投保。

(5)拒保

拒保就是拒绝承保,也就是说目前的身体状况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超出了承保的范围,保险公司已经不愿意卖保险给你了。

例如罹患重疾,有糖尿病史的人,基本上都会拒保。

这种情况是最坏的,只能看看是否有其他合适的产品。

04 附加责任

(1)疾病关爱金

也叫「保额额外赔」,附加了以后,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发生重疾/中症/轻症,可以额外赔付一定比例的保额,约等于加了一个定期重疾。

一般保长期(保至70/80岁和终身)的重疾险,是60岁前额外赔,保短期(保30年)的重疾险则是前10/15年额外赔。

这项责任可以提升经济责任和机会成本最重的时段(60岁前)的保额,而且比单独买一个保到60岁的定期重疾要划算,建议家庭经济支柱都可以附加。

如果是给宝宝投保,预算有限主险买不了太高保额的话,也可以通过这项责任来提高保额。

(2)癌症二次赔

在条款上又叫「恶性肿瘤-重度多次给付保险金」、「第二次恶性肿瘤-重度保险金」等。

意思是无论首次重疾是否为癌症,只要满足间隔时间,后续不幸患癌,都能获得一笔赔付,赔付比例一般在保额的100-120%,赔付次数一般是1次。

最优的恶性肿瘤二次赔付间隔期设置是这样的:

首次重疾是恶性肿瘤,间隔期3年后,发生恶性肿瘤再次赔付;

首次重疾非恶性肿瘤,间隔期180天后,发生恶性肿瘤再次赔付;

包括癌症的新发,复发,转移或扩散,持续等情况。

(2)多次重大疾病保险金

俗称「重疾多次赔付」,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只要得的重疾不是同一病种,就可以赔好几次,一般是附加在主险是单次赔付的重疾里,实现「多次赔付重疾」的效果。

不过如果是给宝宝买,还准备只保30年的话,这项责任没有必要附加,毕竟保障期限较短,得2次大病的概率低,保上的意义不大,还不如用有限的预算把单次赔付的保额做高。

(3)癌症津贴

在条款上又叫「恶性肿瘤-重度关爱保险金」、「恶性肿瘤-重度医疗津贴保险金」。

指的是如果首次重疾是癌症,那么只要癌症状态持续,每满1年就能获得一笔钱,而癌症二次赔要求3年。赔付比例通常在保额的30-40%,次数一般是3次。

这项责任对比癌症二次赔,间隔期短,在癌症持续/复发/转移/扩散后第一年就拿到赔偿金,整体获赔的概率会更大。

(4)特定疾病关爱金

一般指的是特定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

责任与癌症二次赔类似,无论首次重疾是否为心脑特疾,只要满足间隔时间,后续不幸罹患指定心脑特疾(如第一次重疾是心脑特疾,第二次需要为不同种疾病),都能获得一笔赔付,赔付比例一般在保额的100-120%,赔付次数一般是1次。

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尤其是喜欢胡吃海喝的男性朋友来说,这项责任的重要性不亚于癌症二次赔。

最优的心脑血管二次赔付间隔期设置是这样的:

首次罹患重疾为特定心脑血管疾病,间隔期1年后,再患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赔付;

首次罹患重疾,但不是特定心脑血管重疾,间隔期180天后,得了特定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赔付。

我是蜗牛君,让你买对保险少花冤枉钱。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用,欢迎转发支持。

任何关于保险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私信我,一对一给你实用建议,帮你买对保险不踩坑~

0 阅读:0

蜗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