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爱逼疯的大唐太子李承乾

历史超有料 2024-07-22 13:46:56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发动叛乱而没有被处死的太子,短暂的一生都被李世民浓烈炽热的父爱包裹,但他却不理解老父亲的用心。

他从丰姿岐嶷,仁孝纯深变成宠信娈童、狂饮无道,最终走上反叛道路。他就是喊出那句“工作时,请称呼职务太子”的大唐太宗朝太子李承乾。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去了解一下跛脚太子李承乾让人怜悯而又惋惜的一生。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李渊为其赐名李承乾,字高明。

有人认为“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因为承乾有着“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这样富有深意的名字怎么可能是随意取的。

嫡长子的降生让李世民着实兴奋,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就被封恒山王,等到了能入学的年纪,李世民又把妻子长孙氏的侄子、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

太子陪读这么小小的一件事,却饱含深意。

既感谢了长孙氏为自己做媒的恩情,又照顾了夫妻间的情谊,还给李承乾拉来了长孙一家的支持,李世民的手段可见一斑。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太宗非常喜欢他,而李承乾作为大唐的皇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众瞩目的生活也就此开始了。

李世民请来了当时的大儒李纲为太子启蒙。

这件事办得有点挺尴尬的,因为李世民确实是看中了李纲的学识和人品,可是完全忘了他教的两个太子是什么下场。

李纲一生曾扶持过两任太子——分别是隋朝第一任太子杨勇和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如果加上这次要扶持的李承乾。

那可就真坐实了“李纲克太子”的民间风语了。

无论怎么说,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宠爱之情,所有人都看在眼里,12岁的李承乾就被李世民拉来学习政务,小小年纪承受了他不能承受之重。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承乾生病,而一生征战沙场,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请了道士为儿子祈福。等李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

因为李承乾的身体素质比较差,李世民还特许他不用多读书,只让东宫侍讲跟他讨论道理和治国之道就行。

李承乾但凡有一点闪光点或者值得称赞的地方,李世民都要跟他的老兄弟们炫耀一番。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痛失爱妻,万分心痛。可是对于李承乾来说,他失去的更多,因为他再也没有母亲的照抚,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开始慢慢疏远,东宫侍讲们也开始越发没规矩。

嫡长孙李厥的出生,是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最高兴的时刻,他下令天下监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在所有人的眼中,李世民几乎给了李承乾这个儿子他能给的一切。

可惜,李承乾却辜负了父亲的期许。

李世民做梦都没想到,他如此沉甸甸的父爱,竟然成为压倒李承乾的力量。

李承乾因为患了足疾而变得跛脚,虽然这并不怪他,但对于当时的大唐帝国来说,有碍观瞻的太子,总会引起别人的嫌弃,表现最明显的竟然是他东宫的老师们。

李承乾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

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高压之下的教育,换来的总是叛逆的成长。

李承乾就这样战战兢兢的生活在高压之下,这种变化引起了魏王李泰的注意,于是他便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正好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这引起了李承乾的不满,而此时的李承乾对宫中的一名太常乐人大加宠幸,唐太宗知道后自然将之收杀,结果承乾悲痛之下一连几个月称病不上朝,甚至对屡屡劝谏他的张玄素等人意欲痛下杀手。

然而就算是承乾胡闹成了这样,唐太宗也不曾动过废太子的念头,甚至煞费苦心地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

此举的目的就是意在告诉众人,他是绝不会废掉承乾这个太子。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终于被逼疯了。

他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图谋不轨,玄武门的回旋镖旋转了16年,终于砸到了李世民的头上。

通观历史上那些走上谋反之路并失败的皇子,下场往往只有身首异处这一种结局。但是轮到李承乾时,唐太宗却沉默了。

李世民绞尽脑汁与群臣针锋相对,像极了一只护犊的老母鸡,最终留下李承乾一命,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

纵观李承乾的一生,他先后经历两个转折,长孙皇后的去世和身患足疾,这让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加上他无法领会老父亲浓烈炽热的爱,在种种因素下,他失了方寸,犯下大错。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十二月,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

如果李承乾最终没有谋反,我觉得以唐太宗李世民对儿子的期望,以及对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反思,只要李承乾不犯谋反这样的大罪,李承乾终还是会登上皇位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唐的历史估计又是另一种走向了。

0 阅读:109

历史超有料

简介:历史类良心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