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来袭,许多人可能外出受凉吹冷风,或是没有及时增添衣物,就“中招”了,出现鼻塞、流清涕、浑身怕冷、头痛、喉咙痛、咳嗽等感冒症状。从中医角度来说,这是感受“风寒邪气”所致的风寒感冒。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个“散风寒,解表邪”的经典名方荆防败毒散,能够缓解症状,防止感冒进一步发展。
荆防败毒散,出自明代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现代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疮疡等。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是浑身怕冷、发低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四肢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相较于其他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子,荆防败毒散含有茯苓、独活等祛湿药。因此更适宜兼见头昏沉、胸闷、食欲不振、苔厚腻的风寒夹湿症。
组成、参考剂量及服法: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水煎煮,温服。
荆防败毒散以“败毒”为名,寓意能够祛除体外“风寒”之毒,兼以除去体内 “气郁”“水湿”“血瘀”之毒。这与它的组成有关。
外败风寒之毒,用荆芥、防风、羌活。这三味为伞形科、唇形科草本植物,性温味辛,能发汗解表散寒。
同时荆芥、防风、羌活与麻黄、桂枝相比,性较平,发汗力轻,适用于风寒初起之症。
在这三味药的帮助下,浑身怕冷、发低热的症状就能缓解。辛味药能散能行,温性药能散寒,荆芥、防风、羌活如同无形的“扫帚”,将郁于肌表的风寒邪气扫出体外。同时服后会出一层薄汗,汗液蒸发带走热,体温就能降至正常。
内败气郁之毒,用柴胡、枳壳、前胡、桔梗。柴胡也是辛温解表药,同时入肝经舒畅肝气。肝主疏泄,与全身气机相关,肝舒则气舒。
枳壳理气宽中,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调理脾胃气机也有利于气之运行。
前胡、桔梗入肺经,前胡降肺气,桔梗升肺气,一升一降之间肺气已然得利,鼻塞、咳嗽症状缓解。
内败水湿之毒,用独活、茯苓。独活与羌活功效相似,但独活走里祛风湿,羌活走表散风寒。独活对于风寒湿痹阻经络尤为适宜。茯苓利水渗湿,除湿力强。水湿一去,头也不沉了,胸也不闷了,胃口也好多了。
内败血瘀之毒,用川芎。川芎活血,为血中气药,能走能行,是治疗头痛的要药。
方子以败外毒为主,配伍理气、祛湿、活血药物,这并非说明体内气郁、水湿、血瘀之毒已成,而是治未病之法。
寒邪外袭,经络气血凝滞不通,气不通则气郁,血不通则血瘀,津不布则生水湿。
“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该方的配伍就体现这治未病之意,提前将气血疏通了,津液布散了,一则缓解头项痛、胸闷纳差、鼻塞咳嗽的症状,二则防止气郁、水湿、血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