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的“鲋”为什么是鲫鱼?海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以冬话美食 2024-03-05 22:49:20

“付”读作fù,为会意字,金文从又(象手形)从人,会持物予人之意。篆文改为从寸(亦指手)并整齐化。《说文》:“付,与也。从寸,持物对人。”故其本义为授予、交给,如交付、付款、付印、付之一炬、付诸东流。引申指寄托,《孔丛子·记义》讲用人之道:“君苟付可付,则已不劳,而贤才不失矣。”要用人不疑,广纳贤才。在黄县话里,“对付”一个义项是应付,比如:看我怎么对付他。另一个义项是将就,比如:这件衣裳还能对付儿穿。还有一个义项是感情相投合,比如:就他俩儿能对付儿一块儿。“不对付”指感情不相投,比如:我和他不对付。“托付”指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比如:我就把孩儿托付给你啦。“凑付”是凑合、将就的意思,比如:你先凑付儿吃点吧。“就付”是将就、迁就的意思,比如:你就就付就付他吧。“让付”是谦让、忍让的意思,比如:人家让付你不知让付。“发付闺娘”指嫁女儿,有句俗语说得好,“将个媳妇满家红,发付闺娘满家穷”。在黄县话里,“付”还有一个特殊读音,读作fū,专门用来指付钱,比如:你什付儿钱喽?我付喽,你㗗付啦。

凡从“付”取义的字皆与交托、依付等义有关。

“府”,形声兼会意字,《说文·广部》:“府,文书藏也。从广,付声。”段玉裁注:“文书所藏之处曰府。”金文从广(简易房),从贝,从付(交付),看来不光是存放文书,还是储藏财物的地方,《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孔颖达疏:“府者,藏财之处。”不管是文书也好,财物也好,都是需要有人交托的。后“府”引申指管现财货或文书的官,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广部》:“府,引伸之为府史胥徒之府。”又引申为官署通称,《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郑玄注:“百官所居曰府。”又引申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大致相当于地区,如明清时期胶东半岛划为莱州府、登州府。后来泛指达官遗人的住宅,如相府、王府,也是对别人住宅的敬称(正常情况下民居称“宅”),如造府请教、府上。

“附”,《说文》:“附,附娄,小土山也。”许氏此说非是。“附”之左“阝”为“阜”,本义即为小土山,“付”有交出义,故“附”之本义为献上土地,依附豪强,《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玉篇》释“附”为“依也,近也,著也”,《广韵》释为“寄附”,《集韵》释为“托也”,都说明《说文》的解析是错误的。“附”由本义引申为依傍、依从,如附议、附和、附骥、附丽、附会、附属、魂不附体、趋炎附势、攀附。又引申为附带,如附设、附带、附笔、附注、附加、附件。再引申为靠近,如附近、附耳、附着、附骨之疽。“蚁附”指像蚂蚁一样趋集缘附,晋陈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又募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朱)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在黄县话里,当庄推牌九、二八杠儿,有个专门给庄家计算输赢、收钱付钱的人,称为“附落(là)儿”,比如:我当庄,你给我干附落儿吧。古代县治与州、府、省等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廓内的状态称为“附郭”,比如明清两代蓬莱城为登州府府治所在地,蓬莱县则为附郭县。

“鲋”即鲫鱼,《埤雅·释鱼》:“鲋,小鱼也。即今之鲫鱼。其鱼肉厚而美,性不食钓。《本草》所谓鲫鱼,一名鲋鱼。”《庄子·外物》讲了个庄周向监河侯借粮的故事,庄周以涸辙的鲋鱼迫切求救自比,只要升斗的水就够了,不然,即便引西江的水来,也难得活命。后以“涸辙之鲋”比喻穷困处境,这里的“鲋”也是指鲫鱼。

鲫鱼喜欢群集而行,游动时靠得很近。鲫鱼聚集的地方称为“鲫鱼窝儿”,一窝子都是个体大小差不多的鲫鱼。故《埤雅》又云:“鲫鱼旅行,以相即也,故谓之鲫;以相附也,故谓之鲋。”“即”和“附”都有靠近之义,“鲫”和“鲋”是古人观察此鱼的习性而命名的。

在黄县话里,“海鲋”指未长成的黑鳞加加,其体型、习性与淡水中的鲫鱼相近,也喜欢相附而行,故名“海鲋”。我曾在深秋早上跑到海边看人钓鱼,有个人支了两根竿,赶上流儿了,此起彼伏,这根竿中鱼刚摘下,另根竿又中鱼了,那人嘴上叼了支烟,半个多小时都没工夫点上,钓的清一色全是海鲋。海鲫科的海鲫鱼、鲱科的班鰶、鲷科的真鲷(红鳞加加)都有被称为海鲫鱼的记载,罗非鱼被称为非洲鲫鱼,这些鱼在体型与习性上也都与鲫鱼有相似之处。

“驸”,古代几匹马共同拉一辆车时,驾辕之外拉套的马,称作“驸”。《说文》:“驸,副马也。从马付声。一曰近也,一曰疾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皆武帝初置。”颜师古注:“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汉代官职,奉车、驸马、骑为三都尉。掌管皇帝坐的正车的叫奉车都尉,掌管副车(为安全考虑,皇帝出行除自己乘坐的正车外,还设有许多和正车形制完全一样的副车。张良曾携大力士仓海君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后来“误中副车”成为一个典故,指做事情仅找到次要目标,没有找到真正目标)称为驸马都尉,掌管羽林军的称骑都尉。因为公主随行的话大多会坐在副车之中,所以皇帝的女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便于就近照顾公主,因而后来“驸马”就成为皇帝女婿的专称。

“祔”,祭名,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尔雅·释诂下》:“祔,祖也。”郭璞注:“祔,付也。付新死者于祖庙。”《资治通鉴》载,武周时,武承嗣营求为太子,狄仁杰劝谏武则天:“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如果立自己的儿子李显或李旦为太子,则武则天作为皇后肯定会配享李氏太庙,而如果立侄子武承嗣或武三思为太子,作为姑母的武则天是不可能祔于武氏太庙的。“祔葬”就是“祔合之葬”,即葬于先茔之旁,《礼记·丧礼小记》:“祔葬者不筮宅。”孙希旦集解:“祔葬,谓葬于祖之旁也。”特别是家族墓地,祔葬时对位置还有一定的要求。老黄县俗语说,“待要好,老抱小”,就是指祔葬的晚辈之墓要在先辈的前面或旁边。

“咐”,张口交代称为“咐”,如吩咐、嘱咐、回咐。“拊”有抚摸、轻拍的意思,如拊膺长叹、拊掌大笑。“跗”为足背,跗骨为跖骨和胫骨之间的骨,构成脚跟和脚面的一部分,由七块短骨组成。“柎(fū)”指钟鼓架的足,如钟柎、鼓柎。也泛指一般器物的足。《说文·木部》:“柎,阑足也。”王筠句读:“《虍部》虡(jù),钟鼓之柎也。饰为猛兽以承虡之足,是之谓遮阑其足矣。”朱骏声通训定声:“谓钟鼓虡之足。按:凡器物之足皆得曰柎。”又指花托或指花萼,也指草木子房,《集韵·虞韵》:“柎,草木房为柎,一曰华下萼。”“符”,古代朝廷封爵、置官、命使和调遣兵将的凭证,《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符”以竹做之,以手持之相验,称为“验符”,两者相合才能代表是受命而来的人,是自己人。黄县话称两个人不对付为“不对验符”,是对“符”之义的引申。后来“符”亦指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鬼画符”则比喻写潦草字,乱涂乱画。以上诸字,“付”皆作声符并兼表义。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