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是如何佞道的

箪瓢斋 2020-04-24 20:28:45

实际上,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徽宗赵佶并不是北宋皇帝痴迷道教的第一人。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就是道教迷。他还给老子李聃上了皇帝封号,称其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要说这老子和孔子比起来,运气可实在是好得太多了。孔子混了两千年,才混了个“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头衔,王爵而已。可是老子在唐高宗那时候就已经一步到位,直接被晋升为皇帝了。宋真宗的加封不过就是仿效前人而已。

从此,道教和北宋皇室就开始密不可分了。

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当政时,有一次,他的皇后孟氏不小心吞进了一根针,卡在喉咙里上下不得。这时,来了个茅山派第二十五代掌门宗师刘混康。刘大师巧施妙手,竟然把针给取出来了,救了孟后一命。

宋徽宗赵佶

徽宗赵佶知道这件事后,对刘大师格外崇敬,多次把他请到自己身边谈论道教。后来,赵佶接了哥哥的班当了皇帝,依然把刘混康当作座上宾,经常向他讨要什么“灵丹”、“灵符”之类的东西。

后来,徽宗又宠信了江西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徐州的道士徐守信,以及王老志、王仔昔等人。这些人经常出入皇宫,和徽宗谈论所谓道术。徽宗是越听越入迷,越听越神往,终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的一天,宋徽宗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飘飘忽忽地上了天,在天上还见到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对他说:“汝以宿命,当兴吾教”。宋徽宗醒来之后,自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于是,他从此开始在全国大力倡导道教。

宋徽宗画作《听琴图》

政和六年,一个叫林灵素的道士被人推荐到了徽宗的身边,很快就得到了宠信。林灵素本名林灵噩,原来是当和尚的,由于受到了师父的责骂,一气之下,改换庙门去当道士了。这位爷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吹善侃,到了徽宗身边,靠着他那伶牙俐齿,硬生生地把这位皇帝给侃晕了。

他对徽宗说道:“皇上,您做梦那件事我知道。您去的地方叫神霄府。这天有九霄,神霄最高,您以前就在这顶层上住着呢。因为您是神霄府的神霄玉清王,又名长生大帝君。您是上帝的大儿子,上帝他老人家为了解救人间的苦难,派您下来执行一趟公务,到大宋来做皇帝。现在天上的神霄府由您的弟弟青华帝君临时代管着呢。蔡京、童贯这几位大人,都是以前神霄府里的仙吏,专门跟班伺候您的。我也是,我本名叫诸慧,当初在神霄府里总围着您的屁股转。现在怕您老寂寞,我们大家伙就都一块儿下来了,到人间给您打打下手,帮点小忙。还有宫里的刘娘娘,她原本是神霄府里您的老铁,封号叫九华玉真安妃。她跟您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您一个人走了她不放心,哭着喊着也下来给您当娘娘来了……”

这一番话直说得宋徽宗心花怒放,立马传旨,把林灵噩的名字改为林灵素,封他为通真达灵先生。

转过年二月份的一天,徽宗忽然昭告天下,说他在天上的老弟青华帝君昨晚上找他来了,还给他带来了上帝老爹的一封家书。随后,徽宗就示意管理天下道教的道录院给自己上封号为教主皇帝。道录院和朝廷的群臣都赶紧对天上表,请求上帝给徽宗添加封号为教主道君皇帝。从此,宋徽宗就被称为道君皇帝了。

这样一来,徽宗就不仅仅是皇帝,而且还成了天下道教的总教主。

当了总教主之后,徽宗就必须好好照顾照顾普天下的徒子徒孙了。于是,他接连下诏,先是在全国按照儒学的模式普遍设置道学,招募各地的道士到道学里进修深造。同时,徽宗又下令在全国各地大修道观,供奉道教的各路神仙。由于他自己也是天上的一个神祗,所以,他还特别传旨要各州县都要修建神霄玉清万寿宫,里面要供奉长生大帝君和青华帝君,也就是他自己和那位天上的老弟。为此耗费了众多的财力,老百姓的负担又加深了一重,这些徽宗就完全不去考虑了。

道教的法事

除此之外,徽宗还下令搜集整理古往今来的道教典籍,编成了多达五千四百多卷的《政和万寿道藏》。由于道藏保存了一些古代的著作,所以还算是有益的事情,成为了徽宗佞道行为中仅有的亮点。

作为道教的总教主,徽宗是越看佛教就越不顺眼,越看就越想把它除之而后快。于是,他先是在舆论上对佛教开展批判,说它是夷狄之教,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又说道教主张贵生恶死,符合人们普遍的愿望,而佛教却宣扬乐死恶生,完全违背天理人心。后来,他又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佛教,佛教徒里面有敢于诋毁道教,一律严惩;反过来道教徒詈骂佛教的,屁事儿没有。接着,徽宗又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佛教徒改投道教门下,凡是主动投奔过来,都可以享受一定的待遇。

宣和元年,宋徽宗正式下诏,命令将如来佛祖改名为大觉金仙,其他的神佛、菩萨也一律改称仙人、大士,和尚改称德士,尼姑改称女德,同时还要改变衣冠服饰。所有的和尚都要入道学学习,所有的佛寺一律改称宫、观。如此一来,实际上是让道教兼并了佛教,佛教要消失了。

由于天下信仰佛教的人还是很多的,甚至朝廷内部也有很多佛教徒,所以徽宗如此的举动,引起了激烈的反对。徽宗实在是没有办法把这项措施推行下去,最终只好半途而废了。

如此荒唐的佞道行为,最后反噬了徽宗自己。1125年,金军开始南侵,兵锋直指汴京。面对着金人的铁蹄,宋徽宗慌了手脚,惊恐之际,还是没有忘记他那班道士朋友。他先是命道士王文卿替他降香祷告,求上帝老爹保佑;又名道士刘知常将他炼就的所谓“神霄宝轮”送往全国各地的神霄宫,镇压兵灾。

可惜这些法术统统不管用,金兵最后还是杀到了开封城外。到了这危急时刻,枢密院同知孙傅忽然向刚刚继任皇位的宋钦宗进言,说他发现了一位世外高人,精通法术,可以灭掉金兵。

钦宗和他老爹一样二百五,对此竟然深信不疑,于是,一个名叫郭京的骗子被招进了皇宫,并且被赋予了大任。

郭京本是禁军的一个普通士兵,这位宋末开封一小兵比林灵素还能吹能擂。他对钦宗说自己道佛兼修,既会道教的六丁六甲之法,还会佛教的什么毗沙门天王法,可以生擒金军二帅。条件是配给他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来练阵法,只要大阵练成,灭金兵入探囊取物。

徽宗和钦宗对此大喜过望,赶紧赐予无数的金帛财物,同时派人好吃好喝招待着,每天晚上还有美女马杀鸡伺候,简直拿这位郭大师当祖宗看了。

郭大师吃够了喝足了,美女也玩遍了,最后到开封的集市上招来了一批游手好闲的无赖混混,声称可以靠着这帮人干掉金兵。

结果,当金兵发起进攻之时,郭京牛逼哄哄地下令打开城门,让大家看他带领神兵出城破敌。结果城门一开,“神兵”立刻做鸟兽散,郭京也不知下落了。金兵反而乘势攻入了开封,北宋就此灭亡。

可笑而又可悲的是,当宋徽宗被金人掳走之时,他身上穿的还是道袍,脑袋上戴的还是道冠,这实在是对于他一生佞道的莫大讽刺。

宋徽宗的瘦金体

0 阅读:37
箪瓢斋

箪瓢斋

一个在文学、历史、体育方面略有感悟的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