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晚年非常好色,嫌弃发妻,他对宠妾说:她死了我都不心疼

在历史中遨游 2025-01-14 21:03:02

【引言】

世人皆道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枭雄,可谁又能想到,这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晚年竟会做出如此令人不齿之事。权倾朝野之时,他不但嫌弃结发妻子张春华年老色衰,更是当着宠妾柏夫人的面,说出"老东西死了我都不心疼"这样的狠话。这位曾经装病十年、与发妻同心同德的政治家,为何会在晚年如此对待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他是真的迷恋美色,还是另有隐情?让我们细细道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司马门第显赫】

要说司马懿的家世,在河内郡温县可谓是无人不晓。司马家族世代为官,到了司马懿这一代,已经是河内望族中的翘楚。他的曾祖父司马钧曾任郎中令,祖父司马量做过太尉,父亲司马防更是在东汉末年担任过河内郡的功曹。

汉灵帝光和四年,司马懿降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之中。按照族谱记载,他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司马朗和司马孚。三兄弟自小就在家族的熏陶下读书识字,司马懿更是颇受族中长辈的器重。

那时候,河内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大族之间的联姻,都要请德高望重的族老把关。张春华的父亲张济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张家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张春华的母亲出身荀家,是当时著名的汝南袁氏的外孙女,这门亲事可谓门当户对。

不过有趣的是,促成这门婚事的,却是因为一场意外。话说那年张春华随母亲去荀家走亲戚,途经司马家的宅院。彼时司马懿正在院中和兄长们读书,张春华偶然瞥见,便对这个身材修长、面容俊朗的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家后,张春华的母亲察觉到女儿的心思,便托人打听了司马家的情况。得知司马懿不仅家世显赫,更兼才学出众,便起了结亲的心思。两家一来二去,很快就定下了这门亲事。

建安元年,年仅十三岁的张春华嫁入司马家。婚后,小两口过得恩爱和睦,司马懿虽然年轻,却颇懂得照顾妻子。张春华也是个贤惠的女子,不仅精通女红,更能帮丈夫理事,深得司马家上下的欢心。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司马家却因为家族根基深厚,加上与曹氏、荀氏等名门都有姻亲关系,倒也能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司马懿和张春华成婚后不久,便生下了长子司马师,接着又添了次子司马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然而,这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曹操在兖州站稳脚跟后,开始网罗人才。司马懿的才名早已传入曹操耳中,一次次征召接踵而至。这让年轻的司马懿不得不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是该出仕效力,还是继续蛰伏?

就在这时,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出现了,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司马懿的命运,更让这对夫妻的关系有了新的转变......

【二、装病十年显忠诚】

建安初年,曹操派人三番五次来到司马家,都被司马懿以患有风痹症为由婉拒。这一装,就是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让司马懿和张春华的夫妻情谊更上一层楼。

那是个闷热的夏日,司马府里的下人们正在院中晾晒书籍。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就要来临。眼看珍贵的书册就要被淋湿,可府中下人却偏偏都不在跟前。

就在这时,平日里"瘫痪在床"的司马懿竟一个箭步冲到院中,手脚麻利地收拾起书册。这一幕恰好被一个年轻的侍女看到,她躲在回廊的转角处,将这惊人的一幕尽收眼底。

司马懿发现自己的秘密被撞破,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张春华带着一把菜刀出现了。她二话不说,一刀结果了那个侍女的性命。处理完尸首后,张春华若无其事地回到厨房继续准备饭菜。

这件事之后,司马懿对张春华更是敬重。从此以后,但凡有重要的决定,他都会与张春华商议。为了让自己的"病"更加逼真,司马懿甚至让车轮从自己腿上碾过,造成了真实的伤痕。

这十年间,曹操派来的人前脚刚走,司马懿就会让人将床榻挪到书房,研读兵书。张春华则在一旁为他研墨、整理书简。夫妻二人虽然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却也别有一番闲适。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曹操派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暗中监视司马府。张春华便想出了一个主意,她让府中的下人每日都要大声报告司马懿的"病情",什么时候该用药,什么时候该换药,都要按时进行。

更绝的是,她还特意在府中种植了各种治疗风痹的药材,经常让人去采摘。每逢有外人来访,张春华总会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汤,让司马懿当着客人的面服下。这一招,连曹操派来的密探都挑不出毛病。

随着时间推移,外界对司马懿的疑虑渐渐消散。但是张春华却愈发谨慎,她甚至要求府中的下人在说话时都要压低声音,以免打扰"病重"的主人。

到了建安十三年,形势发生了变化。曹操已经掌控了朝廷大权,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也已经在曹营中任职。这一年的春天,曹操又一次派人来请,这一次,司马懿知道自己再也推脱不得了。

就在司马懿准备"病愈"出山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曹操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突然离世。更巧的是,就在同一天,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降生了......

【三、官场浮沉见人心】

建安十三年,司马懿终于踏入了曹营。但曹操对这位迟来的人才却并未立即重用,只是让他陪同太子曹丕游历。谁知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曹操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曹操看见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食。"槽"与"曹"谐音,三马同槽,岂不是预示着姓马的要吞并曹氏?这个梦让曹操寝食难安,他立即召来相士解梦。

那时候,马超正在关中与曹操对抗。曹操认定这个梦是在预示马超会危及曹家。然而等到马超被击败后,曹操却依然不能释怀。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新晋幕僚"司马"懿的名字中也有个"马"字。

从此以后,曹操对司马懿的态度大变。虽然表面上依然委以重任,但暗地里却设下重重防范。每当司马懿入朝议事,曹操总会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更有意思的是,每次朝会结束,曹操都会让心腹将司马懿的言论一一记录下来。有一次,一位大臣问起缘由,曹操叹了口气说:"此人不简单啊!"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重。他将曹丕叫到榻前,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司马懿此人,才华横溢,胸怀广阔。但正因如此,你日后当君临天下时,万不可重用他。若要用他,必须严加防范。"

不料曹丕继位后,不但没有听从父亲的遗言,反而对司马懿委以重任。每当朝中有重大决策,曹丕总要先听听司马懿的意见。就连平定吴蜀的大计,也都要与司马懿商议。

这时候,司马懿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三次与诸葛亮在汉中交锋,每次都能料敌先机。有一次,诸葛亮派人送来一封书信,信中只写着"卧龙"两字。司马懿看后,立即下令大军撤退。果然,没过多久就下起了大雨,山洪暴发,诸葛亮的伏兵也因此无功而返。

黄初七年,曹丕驾崩前将年幼的太子曹叡托付给司马懿。临终前,曹丕对曹叡说的话与曹操却大不相同:"司马懿忠心耿耿,你要善待他、信任他。"

曹叡即位后,果然对司马懿言听计从。朝中大小事务,几乎都要经过司马懿之手。就连后来蜀国再次来犯,曹叡也是命司马懿领兵抵御。

正当司马懿的势力日益壮大之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来到了他的府邸。这个人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让司马懿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

【四、权力更迭藏玄机】

正始元年,曹叡驾崩,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朝廷大权落入了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的手中。这两位托孤大臣表面上和睦相处,实则暗流涌动。

那时候,曹爽倚仗宗室身份,独揽朝政。每日清晨,他带着弟弟们骑马出行,后面跟着数百名亲信。而司马懿却总是独自乘坐一辆普通的车架,仅带着两三个随从上朝。

有一次,曹爽的马队与司马懿的车架在宫门外相遇。曹爽的亲信们纷纷冷眼旁观,竟无一人上前搀扶年迈的司马懿下车。这时,一个身着华服的妇人从马车中探出头来,正是新晋的宠妾柏夫人。

自从柏夫人入府,司马懿的言行举止便渐渐改变。他不再像从前那样谨慎,反而经常在朝堂上打瞌睡。有时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些荒唐话,还时不时咳嗽几声,好像真的老态龙钟了一般。

正始五年的冬天,洛阳城内突然传出一个消息:司马懿卧病在床,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曹爽耳中。几天后,曹爽带着弟弟们去探望司马懿。

府中下人引着曹爽一行人来到内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面色蜡黄,气若游丝。柏夫人坐在床边,不停地给司马懿喂药。见到曹爽来访,司马懿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连话都说不出来。

曹爽见状,认定司马懿是真的时日无多了。第二天,他便带着小皇帝曹芳去祭拜高平陵。谁知就在这时,司马懿突然率军包围了皇宫,一举掌控了朝廷大权。

事后有人问起柏夫人,司马懿是如何装病的。柏夫人说,那段时间司马懿每天都要吃生葱,这样见人时说话声音就会嘶哑。为了让脸色显得苍白,他还特意吃了好些生鸡蛋。

权力更迭之后,司马懿开始大量提拔亲信,朝中要职几乎都被司马家的人把持。张春华看在眼里,却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与丈夫商议国事。反倒是柏夫人常常出入司马懿的书房,与他密谈许久。

正始六年的一天,司马懿在后园设宴。席间,有人提起当年他装病十年的往事。司马懿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年轻时装病,老来却是真的病了。"说这话时,他故意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张春华。

没过多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了司马府。这个人的到来,不仅让司马懿大为震怒,更是彻底改变了他与张春华之间的关系......

【五、晚年变故惹争议】

正始七年的一个寒冷的早晨,张春华带着一碗亲手熬制的药汤来到司马懿的卧房。这是她们夫妻成婚四十余年来的习惯。可这一次,司马懿却当着柏夫人的面说:"老东西,谁要你来献殷勤!"

这番话传遍了洛阳城,引来无数议论。有人说,张春华当年为司马懿杀过侍女,如今却被如此对待。更有人说,张春华年轻时候帮司马懿装病十年,到头来却落得这般下场。

张春华回到自己的院落后,便闭门不出。她对府中下人说:"若是司马懿不来给我道歉,我就绝食而死。"这话很快传到了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耳中。

兄弟二人立即去找父亲理论。不料司马懿却说:"你们娘老了,我也老了。这人老了就爱发脾气,你们莫要理会。"司马师和司马昭见父亲如此态度,只好陪着母亲一起绝食。

三天过去了,张春华母子三人真的一口未进。司马懿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亲自来到张春华的院子。可张春华却把门关得紧紧的,任凭司马懿如何道歉也不肯开门。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来到了司马府。此人自称是当年那个被杀侍女的远亲,特意来为侍女讨个说法。司马懿闻讯大怒,立即下令将此人驱逐出府。

这件事之后,司马懿对张春华的态度更加恶劣。他不但将张春华迁出主院,还在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说:"那个老东西死了我都不会心疼。"这番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惊,却无人敢言。

张春华的两个儿子见状,只得将母亲接到自己的府邸居住。司马懿也不加阻拦,反而将柏夫人迎入主院,对她愈发宠爱。从此,司马府内外分为两派:一派跟随柏夫人,一派依附张春华。

正始八年夏天,张春华染上重病。司马师和司马昭急忙派人去请父亲,可司马懿却推说自己也病重在床,无法前去探视。直到张春华弥留之际,司马懿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前去见最后一面。

张春华临终前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要好好辅佐你们的父亲。"说完这句话,她便与世长辞,时年五十九岁。司马懿在张春华的灵堂前跪了整整一天一夜,却始终未发一言。

张春华去世后不久,司马懿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他将朝中大权交给长子司马师,自己则在柏夫人的照料下在府中静养。据说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常常会让人在夜深人静时去张春华的坟前祭拜。

十八年后,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他追封祖母张春华为宣穆皇后,谥号"献穆",与司马懿合葬于晋宗庙。在当时的史官笔下,张春华被记载为"克明睿智,有妇德范"。

0 阅读:0
在历史中遨游

在历史中遨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