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楚究竟有没有胜算?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5-28 08:52:42

笔者通过前文,初步分析了齐桓公伐楚的基本态度,那就是拖,很不积极,甚至有点情非得已的感觉!基于这样的判断,作为后世读者,自然需要用更加谨慎的态度来求证齐桓公的历史处境,并由齐桓公的历史处境来观察他做出决策的历史心境。

而齐桓公所处的历史处境,自然与他在这个环境下能利用的相关资源、相关机会有关。如果能够把齐国与楚国当时所处的历史境况进行一番比较,也许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齐桓公当时的处境。

为了让下面的分析更加符合古人基于战争的一般性分析方法,这里仍然以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来破解这个命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齐桓公是客场作战,所以本文的焦点会以楚国所处的历史位置作为主要参照系。

作为天时,在下文中主要包括时代背景,历史机遇,天气气候等因素。地利中,除了楚国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有齐桓公伐楚所面临的交通问题,军事供给问题,以及疾病预防问题,即服不服水土的问题等等。人和,主要是双方内部的团结问题,战争意志问题,士气问题,以及内部利益的一致性问题。

一、首先看看天时。在这个问题上,明显楚国占优,因为楚国在军事和制度上的创新,以及他的问鼎天下的野心,都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作为大的历史背景,当时西周覆灭已经超过100年,东周只是惨淡续命而已。东周王室对于天下已经没有了任何控制能力,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只不过是对于旧秩序的一种基于亲情的怀念与维护而已,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其一。

其二,在当时,齐桓公不但要面对楚国的崛起,还要面对北方戎狄的崛起,实际上处于南北夹击的历史困局之中。尤其让齐桓公难以安枕的是,燕国、卫国、邢国这些齐国的北方邻国,在戎狄的侵略下,命悬一线,甚至如卫、邢二国,已经是亡国之余,戎狄的烽火已经燃烧到了齐国的边境一线。所以,齐国的北方防线是非常值得忧虑的。尤其齐国作为北方联盟中的核心国家,频繁出兵救燕、救邢、救卫甚至救鲁,国家军事能力也一定受到了严重损耗。

其三,鲁国、卫国、郑国这样的重要国家,这时的军事实力严重受挫。比如鲁国,经过历时三年的内乱,本就已经虚弱的国家实力遭受严重挫折,鲁僖公与公子友这时正处于弥合内部分歧,恢复国家实力的关键时期。这次鲁僖公奉命出征,估计是非常勉强的。再看卫国,刚刚经过灭国之祸,国人散失严重,其所谓的国家是诸侯刚刚攒出来的,因此就如初生的婴儿,是没有什么战力的。但就是这样的卫国,竟然在齐桓公的战斗序列里,排在了郑国之前。最后看一看郑国,经过郑文公弃师于河上,大概郑国的军事实力也出现了严重的下滑。至于许国、曹国,从历史上看,其军事实力以凑数居多。

其四,从气候上看,如果《春秋》关于“不雨”的记载具有真实性,则当时的齐鲁大地,甚至中原区域,因为干旱造成的农业歉收具有很高的可能性。如果农业欠收,自然北方国家的战争潜力就会受到限制。其次,春秋时期我国的整体气候,从历史温度上看要比现在还要高。如果南方的天气很热,则作为北方国家,其北方士兵要长驱直入楚国境内,直至长江一线,大概存在着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尤其是防疫问题。当年的周昭王伐楚,一去不返,葬身汉水,估计给北方诸侯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其五,齐桓公伐楚最重要的历史机遇就是楚国国力的下降与收缩,尤其在楚国经过子元之乱之后,通过新的楚国令尹斗谷於菟竟要毁家以纾国难的情况看,楚国的内乱十分惨烈,国力损失严重。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到鲁僖公四年,楚国的这场内乱已经过去了最少七年!楚国的国力已经有了很大恢复。所以,在这个时候伐楚,大概齐桓公已经丧失了历史机遇。

二、关于地利问题。齐桓公伐楚,是客场作战,明显没有地利之便。而相反,楚国是以逸待劳,是主场作战,胜算更大。更为严峻的是,齐桓公要率领八国之师,千里跃进长江流域,其兵马粮草的供给问题,其战斗人员和牲口的疾病预防问题,其行军必须的地理环境熟悉问题,都将成为齐桓公十分头疼的问题。没有了地利之便,齐桓公的伐楚就缺少了重要的胜算。

这一点和当年的齐桓公救燕还是不一样的。齐桓公救燕,燕国就在那里,因此在地利上不输于戎,尤其还有燕国的就地给养,齐桓公是不会遇到与伐楚一样困境的。因为齐桓公伐楚,虽然有江、黄二国为之鼓吹,但毕竟江国也罢,黄国也罢,楚国的荆州郢都那是九百里之外的国度,还是很远,所以此二国对于伐楚国的地利贡献是可以忽略的。

三,关于人和问题。从楚国的角度看,经由子元之乱,斗谷於菟在夺取政权后,能毁家纾难,说明此人高风亮节,善于团结,加之内乱已经过去了七年,内部的整合与恢复情况应该能好一点。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楚国人组织的军事行动,很少采用诸侯之师这种散装形式。这大概与楚地千里,内部整合程度很高有关。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则楚国人的军事组织其内部同质化程度是很高的,由此楚国军队的战斗能力也是呈高度聚合的。

相反,齐桓公率领诸侯之师,内部整合水平不高,加之诸侯各怀鬼胎,其战斗力是值得怀疑的。比如陈国,是不是能够与齐桓公一条心就值得怀疑。而这年《左传》中陈国的辕涛涂欺骗齐桓公一节就明显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从人和的角度看,楚国在底层逻辑上就优于齐国所率领的诸侯之师。

其次,就是关于齐桓公伐楚目标上的诸侯内部一致性问题。笔者前文已经提到,伐楚如果胜利,对于江、黄、徐、郑这些国家来说,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其他诸侯,包括齐国,是否急迫,是否必要,是否有能力有意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此,伐楚一事,有可能不是诸侯团结的成果,反而是制造诸侯分裂的起因。这当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的分歧,很容易成为基层将士厌战、避战的由头,士气不可能高。

第三,关键人员的年龄问题。比如齐桓公、宋桓公,这时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已经不适合长途跋涉了。因此,作为统帅,他们的战争意志非常关键。相反,在楚国,不论是楚成王,还是斗谷於菟,在年龄上都有优势。因此,齐桓公一侧估计普遍存在担心战争害怕战争厌恶战争的心理。比如,许国国君,竟然在这年夏天,大军未动之际,就因病而死了!由此可见,齐桓公率领的诸侯大军,是虚弱无力的,是徒有虚名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概可以认识到,齐桓公伐楚,是缺少胜算的,甚至存在必败的可能性。由此可见,齐桓公在这个时候把伐楚战争制止下来,是十分理智的!

0 阅读:1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