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袁福生的故事4.3

风中的历史 2025-03-26 09:31:24

袁福生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时任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后勤部政委。

六、战斗在晋西北

1937年5月底,红军前线总政保卫部挑选优秀的师团特派员和军团以上的保卫部科长,到总部接受秘密训练,准备以后安排到东北、华北等地工作。学员一共24人,袁福生也在其中。

“七七事变”后,袁福生奉命调回部队,任红6军团49团特派员。

1937年8月,红6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团长是原红6军团模范师师长刘转连,政训处主任(实际上是政委)是原红6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刘道生。49团改编为717团1营,共有四个步兵连和一个重机枪连,营长陈外欧,教导员贺振新,袁福生任营特派员(对外称教育干事)。

1937年8月底,718团留守陕甘宁边区,王震率359旅直属队和717团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9月,359旅在河北平山和山西候马扩大了一个平山团和一个侯马团。年底,由这两个团成立了新718团,把以崞县游击队和义勇军发展起来的独立团改成了719团。王震时任359旅旅长兼政委。

部队到了峡口,才知道石家庄已沦陷。袁福生奉命带人收容国民党军溃兵,一天能收一二百人。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的就将武器留下让他们走。

有天上午,袁福生在逃兵群中看见了段苏权,他穿着国民党部队的军服,佩戴着上士班长的军衔。

原来,段苏权与红军大部队失散后,遇到一个同乡是国民党的班长,开小差回了家,就借他的军服化装来找红军的。到了石家庄附近,听说五台有红军,就一路找过来了。

段苏权是袁福生的老领导,曾任茶陵县团委书记,红6军团西征后,任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黔东独立师政委,后来留在当地打游击。

袁福生带段苏权到营部,吃完饭请他到团部。后来,段苏权到延安党校学习去了。

部队到五台不久,奉命配合忻口会战。当时,国民党军队一直向后败退,八路军却向敌后挺进,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他们向八路军控诉了日军烧杀奸掠的罪行,八路军很快就把一些对日军有刻骨仇恨的群众,组织起了游击队。

9月底,为了配合129师夜袭阳明堡,1营负责在离阳明堡五里处之王庄堡设伏打援。半夜过后,日军的汽车开过来了。陈营长一声令下,部队一起向敌人开了火,因没有将道路挖断,也没有设置障碍和埋设地雷,敌人的汽车开跑了,但1营还是打死了几个日军,缴获了一支三八式步枪和车上掉下来的一些罐头和食品。

这次伏击虽然没有取得大胜利,但129师在阳明堡炸毁了日军24架飞机,震动了全中国和全世界。

几天后,717团两个营在崞县二十里铺又打了一次伏击。敌人一百多辆运输汽车由雁门关方向开来,八路军突然向车上的敌人开火,敌人跳车到路边顽抗,1营向敌人猛攻,夺取了公路上的汽车,截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但敌人的增援部队很快就来了,八路军没有来得及烧毁敌人的汽车,迅速退出战斗,转移到同蒲路以北的山区。

1937年11月初,1营转移到忻县三交地区,袁福生则奉命带领一个连在忻口一带活动。

到达忻口战场后,袁福生他们看到的是一副惨烈的景象,国民党军队留下了一万多具阵亡者遗体,武器弹药都还在。后来,他们又发现一个无人看守的日军战地临时仓库,里面有不少毛毯、军服、军皮鞋、战刀、手电筒等军需物品。

袁福生他们将日军仓库里的军用品及国民党军队遗留下来的各种武器弹药收集起来,收了几天才用牛车完全运走。

后来,日军从崞县方向开来三十多辆卡车到仓库运东西,发现仓库已经空空如也,就把村子里没有跑掉的老百姓杀了几十人,烧了全村一半的房子。

当时,袁福生和连长刘克明带着一个班在附近活动,听到枪响后立即赶到村子,架起机枪就向村里的敌人扫射。

日军停止了烧杀向他们扑来,但不敢离汽车太远。外出的部队听到了枪声,从深沟里向村子靠拢。

敌人向山头发起进攻,袁福生他们突然一齐向敌人开火,把敌人压了下去,大部队也从侧面打击敌人。打了没多久,敌人爬上汽车逃跑了。

11月12日,一股游杂武装约两个营800余人窜到串道,企图袭击八路军的临时武器弹药仓库。

当时,八路军留守仓库的只有一个班。袁福生派人赶到串道与该部进行谈判,并将分散在外执行任务的部队迅速收回。

吃晚饭时,部队都回来了,袁福生带着1连赶到串道,恰巧遇上路过的旅参谋长刘子奇带着一个重机枪排。

刘参谋长决定先礼后兵,请游杂武装来商谈抗日救国事宜,如果谈不成则准备打。

游杂武装派了一个营副过来,刘参谋长自称自己是一个团让其归顺。但是谈了几个小时,这个营副说他做不了主借故推脱。

看来是谈不成了,八路军遂把重机枪排和一个班设在串道村东的小山头上,另一个班带机枪一挺,占领北面制高点;剩余两个排在通往仓库的西山岗上埋伏。

夜里一点钟,游杂武装一个营偷偷地向仓库摸过来,刚走到半山坡,八路军在西面的部队连续投下了二百多枚手榴弹,随后从几面向其开火。袁福生令司号员吹总攻号,八路军猛扑过去,不到一小时,除敌营长和一个排长逃走外其余全部被俘。缴获机枪11挺,步、马枪270多支,骡马82匹,八路军无一伤亡。

串道战斗后,1连调走,调来了3连。部队奉命就地开展游击战、发动群众组织抗日义勇军、建立抗日政权。

11月底,3连两个排到静乐,消灭了天主教堂的一个连,并很快组织起了义勇军。

就在同一时期,1营在三交组织了忻县抗日县政府,下面有些地区还成立了乡区政权,还将各地组织的义勇军集中起来成立了两个独立营,袁福生任独立2营政委。

新成立的独立2营共5个连队,1260多人,所有粮、款都由自己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独立2营就到石家庄等地抓了几个汉奸维持会长,每人罚一至二千银元,没有银元就拿粮食、布匹、棉花、药品顶款,限期交来。

就这样,部队吃饭、穿衣的问题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1937年底,独立2营补充到717团,一个连改为团直警卫连,一个连改为1营4连,老4连做为骨干抽去成立新团,其余三个连队解散后补充到各个连队。同时,359旅又组建了718团、719团两个团。

717团有很大的发展,全团共4000多人,一个营有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每个连队有200多人,全团共1000多人。

独立二营解散后,1938年1月初,袁福生调任120师359旅717团政治处锄奸科股长。

七、“日本宪兵队大尉”

1938年1月,717团奉命参加反攻同蒲路战役,先后袭击了平社、豆罗、高村等车站。

夜袭敌忻县平社车站,717团1营摸进车站,用手榴弹向正在酣睡的日军连续投去上百枚手榴弹,大部分敌人被当场击毙,活捉了17名日军。经过战斗,八路军占领了整个车站,缴获了敌人的全部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随后,717团攻击忻县至太原间的豆罗车站,因为敌人有所准备,战斗非常激烈。敌人的数次反扑,均被3连打退,最终打垮了敌人。

这次战斗,虽然缴获不多,但给敌人以大量杀伤,截断了敌人的运输线。

随后,717团又占领了高村车站。

1月下旬,717团在张村伏击了由忻县县城开往太原的敌人。1营4连原是独立2营的一个连队,虽都是新战士第一次上火线,但打得很勇敢,连萧克副师长都赶到很惊奇。

2月下旬,日军中后宫师团、黑田旅团8000多人会同伪军李守信部3000余人,分五路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攻,占领了宁武、神池、五寨、苛岚、河曲、偏关、保德等县。同时,还组织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向717团驻地三交进攻。

717团同敌人激战了几个小时,把日军压到一个山沟里,死伤惨重。后来,由于日军的增援部队来了,717团方退出三交。

3月初,717团开始向晋西北开进,准备反攻。不久,接到打三井镇的紧急命令。

夜间,717团突然袭击三井镇,把日军打得蒙头转向,就被消灭了300多。2营缴获山炮一门,现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第二天天刚亮,残存的日军用马车拉着伤员往五寨方向撤退。

王震旅长命令717团3营插到敌人退路上去堵住敌人,但3营没有按时到达,让敌人跑了不少。王旅长很生气,命令717团政治处锄奸科股长袁福生追到3营将该营营长枪决。

当时,袁福生的警卫员不在身边,短枪也让警卫员背走,只好一个人在路上拾了一个手榴弹,赶了十多里路才赶上3营,这时敌人还没有完全退完。

他向3营营长建议:赶快切断敌人的尾巴打他一下,不然我回去没法交代。

3营营长听后,立即带部队冲了上去,打死了不少日军,缴获了几十支三八式步枪。这样,旅长也就没有再追究这件事。

日军撤退时,与旅部相距不远。王震旅长命令张友生连长到敌人中去抓个鬼子回来。

张友生听到命令特别高兴,紧了紧腰带整了整草鞋,背上几个手榴弹提着驳壳枪,迅速跑过了几百米的开阔地冲到敌人跟前,一阵手榴弹,接着用驳壳枪扫射打死打伤十来个鬼子。

他抓住一个鬼子就往回拉,但鬼子不肯走,拖了一阵见敌人围上来了,只好将那个鬼子打死,缴了一支三八式步枪回来。

真是一个独胆英雄!

5月,经过英勇奋战,八路军重占宁武县城。

至此,120师完成了反攻晋西北的任务。此次战役历时两个多月,收复七个县城共歼敌1500多。

部队进入到察哈尔省蔚县桃花堡附近后,经侦察这一带没有维持会,只有情报所便衣队。

为了分化瓦解敌人,学过两个多月日语的袁福生,奉命带领几名侦察员化装成北平日本宪兵,深入到桃花堡地区,分化瓦解敌人。

袁福生化装成日本宪兵队大尉,带着一个“翻译官”两个“宪兵”,配上王八盒子手枪,身挎东洋刀,在统一暗号之后开始出发了。

当天,袁福生就到了桃花堡镇,很快就找到了伪镇长。一见面,袁福生就断定这个伪镇长是个“双料货”,因为他叫的不是“太君”,而是“长官”。

伪镇长热情招待,又是香烟瓜子,又是水果糕点,摆满了一桌子。袁福生派了一人担任警戒,然后边吃边谈。

袁福生用日语说了几句,“翻译官”翻译之后,伪镇长就安排把治安团长、情报所长、便衣队长、维持会长统统找来了。然后,他们都跟着“太君”走出了镇子。

走了一公里多,到了侦察连埋伏的村庄。他们刚走进一户大院,侦察连十几名战士就冲了进来。

袁福生命令把这班伪头目带到耒水,后经审讯,处决了干了不少坏事的情报所长、便衣队长,其余的经过教育释放。

那个伪镇长走时,感激八路军不杀之恩,表示以后洗心革面,要为抗日出一分力。

参考资料:

1、曾纪荣《袁福生传奇二三事》

2、袁福生《想起当年成亲时》

3、袁福生《在红军中成长》

4、袁福生《劲旅跃马伫太行——回忆战斗在晋西北的日子里》

0 阅读:10
风中的历史

风中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