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创始人被儿子揭发,出轨女秘书20年,父子反目

昌宇说商业 2025-02-02 13:38:36

文| 生心

编辑| 生心

——【·前言·】——

2021年夏天,一条“双汇太子被废”的消息炸响商界。

81岁的万隆——这位将河南漯河肉联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猪肉企业的董事长,亲手罢免了长子万洪建的所有职务。

三个月后,戏剧性反转到来:万洪建以一篇《我眼中的父亲》指控父亲出轨女秘书20年的风流韵事,还有其他种种不是。

这不是普通的豪门恩怨,双汇年营收超千亿,占据中国火腿肠市场半壁江山,而万隆的铁腕管理曾被写入商学院教材。

万洪建的命运转折始于2013年,时年44岁的他正式进入万洲国际核心管理层,被外界视为千亿帝国的接班信号,但鲜少人知的是,这位“太子”的办公室始终与父亲相隔两层楼。

早在2002年,万隆已为二代接班铺路,他将两个儿子送往加拿大学习食品工程,要求每周手写中文家书汇报见闻。

但留学归来的万洪建发现,父亲办公室旁早已站着一位特殊人物:秘书沈瑞芳。

据双汇老员工回忆,这位1995年入职的女性,在2000年后逐渐成为“除万隆外唯一能签批文件的人”。

2017年双汇总部迁至香港时,沈瑞芳的权限引发第一次家族不满。多位高管证实,万洪建试图推动改革,却因“需要先通过沈秘书”而搁浅。“。

真正的决裂发生在2020年,万隆力主耗资8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工厂。

万洪建在内部会议上激烈反对:“中国养猪户正在破产,我们却要用每公斤贵4元的美国肉,这会让渠道商集体反水!”这场争执持续了三个月。

2021年6月17日的罢免公告,将矛盾彻底公开化,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直到两年后,才有知情人士还原现场:当天上午10点,万洪建发现父亲签发了罢免其副总裁职位的文件。

戏剧性的是,万隆次子万宏伟在此时被推至台前,这位常年负责慈善事务的“二公子”,在罢免事件三天后突然接任双汇发展董事长。

有员工注意到,他的就职典礼上,沈瑞芳首次以“万洲国际特别顾问”身份坐在首排。

在举报信发布24小时内,双汇郑州工厂外竖起巨幅广告牌,循环播放万隆视察车间的影像,配文“四十载匠心如一”,内部则紧急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宣布向持股员工发放3亿元特别奖金。

尽管外界质疑声浪滔天,但全国30万销售终端未现波动,漯河生产基地保持着高速的下线速度。

一位车间主任的话或许说明了什么:“从肉联厂到世界500强,这里只认一个老板。”

家族研究专家黄中申指出:“万隆用四十年建立了绝对权威,这种模式能缔造帝国,却会在传承时变成致命陷阱。”

《中国企业家》杂志统计发现,双汇中高层管理者平均年龄52岁,其中86%是跟随万隆超过20年的“老漯河帮”。

2021年8月17日凌晨,万洪建的5000字长文《我眼中的父亲》突然在社交平台炸开。

郑州大学社会学家刘伟在《南方周末》评论:“当‘孝顺’遭遇现代公司治理,公众更愿意相信血亲控诉。”

戏剧性的场景发生在漯河总部,二十余家机构投资者8月19日集体到访,要求当面查验沈瑞芳的任职文件。

面对危机,83岁的万隆展现出铁腕本色,他先是在48小时内集结多家核心经销商签订承诺书,又在郑州召开万人誓师大会。

当被记者追问家庭纠纷时,他突然举起流水线上的火腿肠:“你们问问这根肠,它从来没变过味道!”

在漯河生产基地,工人们依旧每天处理6000头生猪,这种基层员工的漠然,恰恰印证了万隆多年打造的管理体系。

举报事件意外成为商学院经典案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教授王高指出:“万隆把企业打造成精密机器,却忘了机器需要操作手册。”

更深的矛盾在二代群体中引发共鸣,某食品集团“太子爷”匿名坦言:“我们这代人喝过洋墨水,最痛苦的不是接不了班,而是发现父辈的王国根本不需要现代君主。”

2023年春,这场震动商界的对决迎来结局,万隆仍端坐万洲国际主席办公室,沈瑞芳升任特别顾问。

唯一的输家似乎是万洪建——他在北京开了家咨询公司,但当记者问及双汇时,他突然摘下麦克风:“这个问题我不想谈。”

当漯河生产基地的机械臂第80亿次落下,封装好的火腿肠带着37℃的恒温滑向传送带,这个千亿帝国的日常仍在继续,万隆的办公室依然挂着1992年肉联厂改制时的合影。

这场持续三年的父子战争,最终没有改变双汇的航向。那些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声,似乎都在重复同一个问题:当创一代的权威成为企业基因,接棒者究竟该是创新还是保守?

夜色中的漯河火车站,每天仍有300吨双汇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月台上喷绘着万隆的巨幅标语:“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只是没人知道,这句话究竟在说火腿肠,还是在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家族往事。

【参考资料】:

0 阅读:4
昌宇说商业

昌宇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