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王近山在南京火车站,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三个老人向他敬礼

今人说古 2023-09-24 12:30:34

1969年4月的一天,尤太忠在与许世友散步时,说起了一位犯过错误的开国大校(从中将降的):“王近山的问题处理得太重了,一个老红军去农场当场长,是不是太屈才了?他日子怎么过啊?”

王近山的问题说起来很简单,建国后他不顾领导和战友的劝阻,坚持要跟自己的发妻离婚。婚离了,但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高级干部,一夜间沦为一个没人认识的小场长。

许世友闻言,回道:“既然过不下去,那就叫他回来。”尤太忠面露难色:“许司令啊,你说得轻巧,但他这一级的干部回来,必须要组织的同意才行啊。”许世友转过头来,盯着尤太忠说:“你有什么办法?”尤太忠苦笑道:“我有什么办法?”

许世友:“你没有办法,我就有办法了?”尤太忠确实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得许世友同意才行:“许司令,现在不是要准备打仗了吗?”许世友哼了一声,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在一场会议的中场休息时间,许世友向毛主席建议:“现在准备要打仗,王近山很能打,但他被处理得太重了,能不能让他出来带兵?”毛主席觉着不错,只是王近山放哪个军区合适呢?或者说,哪个军区要王近山?许世友当即揽了下来,说自己军区要。

1969年7月的一天深夜,南京火车站,穿着一身褪色破军装的夫妇,从硬座车厢走出来,男的一只手提了个旧旅行袋。女的手拉着个三岁小孩,另一个手上还拎着两网兜——里头装着玉米、地瓜等杂粮。这正是王近山一家。

王近山一下火车,看到眼前的景象,当场愣住了:三位穿着军装的老人,站在车站月台躬身敬礼迎候。可以说,这是王近山永生都忘不了的一幕。这三位老人分别是尤太忠、吴仕宏、肖永银。什么是真情,这就是真情。什么是战友,这就是战友。

其实一开始,根本没有尤太忠、吴仕宏、肖永银对王近山的接站安排。是尤太忠偶然得知的,然后拉着吴仕宏、肖永银一块去的。知道王近山今晚要来,尤太忠表现得很是兴奋,他立即给同为王近山老部下的几个人打电话,问他们去不去接站。他们的态度都不太明朗,有的说你去我就去,有的反问去接站好不好。

尤太忠见状,顿时开骂:“你们不敢去,那我就自个一个人去!”对尤太忠而言,老首长复出去接站,是作为老部下的自己应该做的事,是无法犹豫必须做的事。尤太忠晚年说起:“老首长落难时不敢说话,落难的老领导现在到你家门口,你不出去迎接,那还是人吗?”

那天半夜,尤太忠、吴仕宏、肖永银三人一起到车站接王近山。见到变得如此苍老落魄的老首长,尤太忠等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太忠与王近山之间,有着抹不开的战友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两人就战斗在一块,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朝战争。尤太忠等人一直在王近山的领导下工作和战斗。

直到去世前一年,尤太忠还说起王近山,称呼他是老首长,说:“我们从老首长身上学到了许多革命斗争经验,我们一直深深地怀念他。”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在尤太忠和王近山两人的交往上,可谓是恰到好处。他们两人都是急公好义、侠肝义胆类型的英雄人物。

22 阅读:4333

评论列表

叶落

叶落

2
2023-09-24 12:37

李云龙的原型之一,王近山么?

今人说古

今人说古

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