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嫌咱家穷,才不愿意回来了?”二嫂站在院子里,一边晾衣服,一边冲我撂下这么一句。
我正蹲在灶台前烧火,听了这话,手里的柴火差点掉地上。
那天刚下过雪,屋顶上全是白,墙角的冰溜子被太阳一晒,滴滴答答往下掉水。
冷是冷,可我心里比外头的天还凉。
我抬头看她,她头也不回,晾完衣服就进屋了。
我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
心里有火,可又不知道往哪撒。
我叫李桂枝,今年72岁,住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子。
说起来,家里兄妹四个,我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个妹妹。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辛苦拉扯我们几个长大,日子虽然苦,但心里一直暖。
可谁能想到,父母走了之后,这个家就散得比秋风里的落叶还快。
出嫁那年是1969年,大哥已经成了家,二哥也在外地做木工,家里就剩我和妹妹,还有父母。
我婆家条件一般,没什么像样的聘礼,父母咬咬牙,把家里唯一一头羊卖了,给我凑了一床新被子。
母亲那年哭肿了眼,说舍不得我走。
可我知道,家里实在太难了。
没办法啊,日子得过下去。
嫁过去后,我和老伴李老全起早贪黑干活,过了几年才算安稳下来。
可不管多忙,每个月我都要回一趟娘家。
那时候,父母还在,兄妹们也都住得近。
家里虽然穷,但人多热闹,心里踏实。
我一进门,母亲就笑着拉我的手,说瘦了,问我吃得好不好。
父亲呢,坐在门槛上抽旱烟,远远看见我回来,就把烟袋往旁边一放,笑呵呵地招呼我。
“桂枝,快进屋,妈给你蒸了红薯。”
那时候,娘家就是我的避风港。
可一切在1985年变了。
那年父亲病倒了,躺了半年就走了。
父亲走后,家里的天一下子塌了。
母亲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两个哥哥开始分家,各自搬了出去,妹妹也出嫁了。
娘家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我每次回去,都发现母亲瘦了一圈,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
“桂枝啊,别总惦记我,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
母亲总是这么说,可我知道,她其实很盼着我回去。
后来母亲实在干不动活了,就跟着大哥一家住。
那个时候,我每次回娘家,都要带点东西过去。
开始只是一些吃的用的,后来就连衣服、被褥,我也一并买了。
可渐渐地,我发现每次去,大嫂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她总是阴阳怪气地说:“桂枝回来了啊,你带这么多东西干啥?妈又不是缺啥。”
听了这话,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母亲背着我偷偷掉眼泪,我才知道,大嫂嫌母亲是累赘,老是跟大哥吵架。
我试探着问母亲:“妈,要不你跟我回去住吧?”
“不行。”
母亲摇摇头,眼圈红了。
“你家里俩孩子还在上学,花销那么大,我去了,不是更添乱吗?”
母亲说得对。
那时候,家里两个孩子正在念书,开销大,我和老全确实日子不好过。
但再难,我也没想过让母亲受委屈。
母亲70岁那年,病了一场,再也下不了地了。
大哥不愿意照顾,二哥也推三阻四,最后索性把人送到了我家。
母亲住在我们家那段时间,我每天伺候她吃喝,变着法儿给她做好吃的。
可即便这样,我心里也清楚,母亲过得并不安心。
有一次,她偷偷问我:“桂枝,我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要不你送我回去吧。”
我握着她的手,哽咽着说:“妈,咱们是一家人,哪有嫌麻烦的道理?”
母亲的眼圈红了,她没再说话。
可我知道,她心里是不愿意拖累我的。
母亲在我家住了一年多,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最后那天,她拉着我的手,声音轻得像风一样:“桂枝啊,妈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
母亲走了。
我跪在灵堂前,哭得像个孩子。
两个哥哥来送母亲最后一程,可也只是匆匆忙忙地磕了头,就又赶回了各自的家。
那一刻,我心寒得透透的。
母亲去世后,我再也没回过娘家。
不是不想,而是觉得回不去了。
每次经过老宅门口,看着杂草丛生的院子,我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以前那个热闹的家,早就没了。
其实我也知道,两个哥哥不是不孝,只是他们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心思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单纯了。
妹妹出嫁后,忙着带外孙,和我的联系也少了。
大家都在忙,都在奔波,谁还有心思回去坐一坐,聊一聊?
去年,村里修路,我路过娘家老宅,发现门口有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大哥。
他蹲在门槛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大哥?”我试探着喊了一声。
他抬起头,愣了一下,眼圈一下子红了。
“桂枝,你终于回来了。”
他的声音哑得不像话。
我们兄妹俩坐在门口,聊了很久。
他说,他病了,儿子把他送回了老家。
他说,他很后悔。
“桂枝,咱们以后常联系,别再像以前那样了。”
那一刻,我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几十年没见,他竟然还记得我。
后来,二哥和妹妹也听说了,都赶回来。
我们兄妹四个,终于又坐在了一起。
那天,我们在老宅里吃了一顿饭。
屋子破了,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可我心里却是暖的。
其实家在哪里,从来不是一个房子或者一块地,而是那些记得你、惦记你的人。
父母在的时候,家是他们撑起来的。
父母去了,家就靠我们兄妹自己去守护。
从前我以为,回不去的是娘家。
可其实,只要心还在,家就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