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哲学的独特性恰恰在于语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夏凤凰壹 2024-04-13 08:39:23

以欧金尼奥·加林和切萨雷·瓦索利为代表的学派以严谨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对人文主义及其作者,对人文主义深层的发展动力、盘根错节的联系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遗憾的是,它仍未战胜当代哲学批评中的保守态度、怀疑和误解,在面对公开批判时也无法辩驳。这当然也是因为即使是伟大的哲学史学,在过去也曾面临人文主义问题,而哲学史中,人文主义最终总会沦为作者用于表明自身立场的理论,换句话说,是其理论体系成熟的必要条件。这种“目的论”观点在乔瓦尼·秦梯利的关键研究——这些研究将这种观点解释为对唯心主义内在论的推崇——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在卡西尔的研究中也有所体现[特别是卡西尔在《现代哲学史》(Storia della filosofia moderna)1906版第一册中所阐述的观点]。在卡西尔的人文主义研究中,库萨的尼古拉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他任何一种立场都以他的思想为标杆:他的思考并未局限于直觉确定性,即灵魂被赋予了无限知识的可能性,而是通过贯穿整部作品的数学符号,表明了这种确定性在“精准科学和系统哲学主导的时代”中注定要承担“准确表达”的使命。但是,倘若将这一时期的哲学等同于库萨的尼古拉的哲学,那么其他哲学大家的思想就会受到质疑:比如皮科所阐述的“真正的‘人文主义’并非由语文学,而是通过哲学来定义”这一观点,尽管他的数学概念带有“魔法”色彩,并且我们仍未理解他的思想中某些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讲到这里,我们又能否把他算作哲学家,并将其“纳入哲学的精神进化之中”呢?

菲奇诺认为这种怀疑毫无意义:他提出,信仰与科学(哲学)的区别应该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展现出来,但是他并未找到任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因此,在我们看来,他的柏拉图主义只是一种“夸夸其谈的哲学观”,并非哲学。同时,许多举足轻重的人文主义文化史学家也普遍认为他的理论非常“空泛”,只需引用克里斯特勒的话便足以说明:人文主义者的大多数作品“即使在最模糊宽泛的意义上也与哲学相去甚远”。即便恩斯特·罗伯特·库尔提乌斯的作品《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Letteratura europea e medioevo latino,1948)为人文主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谱系,它的理论依据也全部属于语法、修辞学、历史和诗歌等传统研究,毫无哲学的痕迹。而伯克哈特则确立了最基本的研究趋势,即仅在艺术独有的符号体系里,从艺术复兴的角度研究人文主义,正如乔治·瓦萨里那样把人文主义当作“对美的信仰”。用布尔达赫的话来说,这种研究趋势为个人的诗性表达提供了一种塑形的、具有创造性的、基础性的力量。

但是,如果没有潜在的艺术哲学,能够产生这种伟大的艺术吗?人类创造中的诗学概念能脱离哲学人类学,甚至与它划清界限吗?开篇中所阐述的人文主义研究又具有怎样的价值呢?它仅仅是拓宽历史视野、获取新知识和新阐释方法的有效工具吗?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培养“长于雄辩之士”吗?人文主义研究又是否忽略了昆体良观点的完整性:演说家不仅要“能言巧辩”,更要展现以雄辩术带领人们走向文明的能力?从萨卢塔蒂到帕尔米耶里,再到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的《论政治》(De iciarchia),这些人文主义者都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politikos)理解为“公民”(vir civilis),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表述强调公民的智慧、具有共和倾向(乔托钟楼嵌板上皮萨诺绘制的那个拿着长剑和盾牌的人,就是共和的隐喻),从意大利中世纪城邦国所宣扬的“西塞罗主义”到维科的观点里,都有所体现。在上文提到的诸问题之外,我们又要如何处理语文学和哲学之间的联系呢?避之不谈,或是低估这一问题的价值,都是在试图抹杀人文主义语文学。这恰恰是十九、二十世纪一些声名显赫的古典语文学大师最易犯的错误。“十五世纪,没有人不沉湎于享乐生活,没有人不沉浸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但在语文学历史上,这一时代的学者不过是“古代作家的发掘者、古代作品的传播者”,人文主义者“根本不是语文学家”,不过是“文人、宣传者和传授者”。或许,只有瓦拉是个例外。许多当代哲学家只想在人文主义研究中找到自己哲学的出发点,维拉莫维茨学派的学者也是如此,他们只把人文主义当作服务于自己语文学研究的“工具”。当代哲学家似乎不明白,人文主义哲学的独特性恰恰在于语文学研究,在于语文学的价值和意义(秦梯利也通过诠释学论证,得到相同的结论);维拉莫维茨学派的人不理解为何哲学自觉且自发地热爱、研究“逻各斯”(逻辑),更不理解逻各斯的复杂内蕴,而这种内蕴正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学者的灵感来源。

《思想涌动:人文主义的哲学思考》

〔意大利〕马西莫·卡恰里 著

张羽扬 张谊 译

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意大利当代知名哲学家马西莫·卡恰里

继《建筑与虚无主义:论现代建筑的哲学》后又一部力作

旁征博引,以哲学的视角带读者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人文主义

 ★ 这是一部关于人文主义的哲学著作,从中你可以感受到意大利深邃、厚重且复杂的哲学思想及其辉煌的历史。

 ★ 本书体量较小,装帧精致,内容有趣又不失严谨,带你轻松走进哲学色彩下的人文主义世界。

 ★ 书中提炼出关于人文主义的多个重要论题,包括对“人文主义”一词的辨析、人文主义中语言的问题、人文主义的哲学与语文学问题、人文主义的悲剧性等进行阐述,而非按照传统的时间线顺序,针对性更强,更具特色。

 ★ 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探讨了许多哲学家、语文学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将人文主义与哲学的联系展现出来,极见写作功力。

 ★ 书中配有精美插页,可以助你更好地品味书中文字。

“激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因为我们失去了语言”,“这场危机产生的不是思想,而是另一场危机”,“文化也是一种激情,会使人疯狂”……这位哲学家的新作为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人文主义的旅程。

——意大利《共和报》

人文主义哲学不存在于系统中,而存在于对语言的崇拜中,因为语言可以解释一切,并使人类获得自由。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

作者简介

马西莫·卡恰里,意大利著名哲学家、散文家、政治家和专栏作家,先后任教于威尼斯建筑大学和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曾任威尼斯市长,还是一些政治哲学期刊的创始人之一。他发表了许多作品和文章,代表作有《论开端》《哲学迷宫》《建筑与虚无主义:论现代建筑的哲学》等。

译者简介

张羽扬,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已出版译著三部,曾参与意大利国家工程蒙特梭利教育培训和意大利国家旅游局的翻译工作。

张谊,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曾参与翻译多部作品,包括《大脑简史》《人工智能大揭秘:给孩子的STEM百科书》《折纸大师》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以哲学的思维重新审视人文主义,驳斥了在传统上认为这一时期无法产生哲学的观点。然而如果没有潜在的艺术哲学,是否还能产生这种伟大的艺术,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众多哲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和语文学家的观点,提炼出关于人文主义的多个重要论题,以晓畅轻灵的随笔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论述,试图在涌动的思绪中找到重新开启人文主义探索的哲学之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0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