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吐绿布谷催耕,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插柳条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夏凤凰壹 2024-04-06 06:04:30

有人说,古代人有仪式感,心思都放在怎么吃上面了,就是一碗粥,不同的节令,也能鼓捣出不一样的名堂来。

是的。

根据晋人陆翙的《邺中记》和北魏的《齐民要术》记载,将麦仁和杏仁用温水泡一夜,第二天将泡好的杏仁去皮,麦仁、杏仁用石臼捣碎成浆,浓浆倒入锅中,和粳米一起中火熬煮,熬到浓稠时,加入适量的麦芽糖调味,这就是诗词中常提到的“饧粥”“杏粥”。正如蒲寿宬的《寒食有感》云:“杏粥因怀旧,榆羹岂为春。”而晁说之的《寒食书事》中说:“杏粥榆羹浑不见,蓬池春色梦中看”。史达祖的《清明》其二说:“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则是生发感慨,因为远离家乡,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寒食节,因此喝不上一碗杏仁粥;不是嘴馋了,而是思乡。下面的几首诗中提到的“饧粥”,也就是杏粥。至少是唐代以前寒食节的食物,后来寒食、清明两节相连,杏粥、饧粥有时也就用来指代清明节。春天里,程公许的《题花十绝句》云“饧粥催人归供节”,应该赶紧回到老家过清明节了;也有人在旅途中过清明节的,如宋祁的《途次清明》:“漠漠轻花着早桐,客瓯饧粥对禺中”;方岳的《杨柳枝》云:“粥香饧白清明近,斗挽柔条插画檐。”这个时候,柳丝吐绿,布谷催耕,家家户户在门前屋后插柳条,迎接春天的到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吴则礼的《二月二十九日作》云:

屋头澜翻闻布谷,惊怪儿童问饧粥。

争向衡门插柳条,要遣老子知炊熟。

当老爸的有点迟钝,明明已经看到碧浪翻滚,听到布谷声声,听到孩子问“饧粥好了没有”,居然还反应不过来清明节到了。孩子们好忙啊,争先恐后要到茅舍前前后后遍插柳条,打发老爸:去看看,粥熬得怎么样了啊?好一幅早春儿童插柳图,还弥散着饧粥的甜香。

宋代诗词中出场频率比较高的还有“豆粥”。诗人们写的“豆粥”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腊八粥”,还有一种就是用豆子煮成的粥。提到豆粥必会引用两个典故,一个是《后汉书·冯异传》记载的,冯异跟随汉光武帝刘秀出征,天气非常寒冷,众人又饿又累,冯异送来了豆粥,第二天光武帝告诉部下说,昨天的豆粥,吃过之后,肚子饱了,身上也暖和了。如苏轼的《豆粥》云:“君不见呼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还有一个典故是《晋书·石崇传》记载的,众所周知,熬豆粥,豆子是需要事先浸泡的。但富豪石崇在招待客人时,却能让厨师须臾间端上热腾腾的豆粥,而且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日子里,石崇家还能吃到碧绿的“韭萍齑”。另一个富豪王恺十分嫉妒,花重金买通了石崇家的厨子,套到了豆粥和韭萍齑的秘方。原来,豆粥是将事先准备好的豆粉撒到粥里面,“韭萍齑”是将韭菜根捣碎,再和麦苗掺在一起。后来石崇发觉“泄密”,竟然杀了厨子。苏轼的《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中“萍齑与豆粥,亦可成咄嗟”,《豆粥》的诗句“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用的都是这个典故。

杯盘碗盏溢诗情:

宋代诗词里的饮食

书名:杯盘碗盏溢诗情:宋代诗词里的饮食

作者:韩希明

书号:9787559656506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1

定价:36.80元

有诗情,有诗意

寻常饭菜也能隆重热烈

也能让人历久不忘

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陆游、杨万里……他们大多用诗词记录了自己最平常的饭菜。他们把饥寒交迫的生活窘境,转换成了饭香菜美、有温度的诗意仙境。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饮食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期出现在宋代,文学史上诗词发展的高峰也在宋朝。

★著名诗人苏轼、黄庭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杨万里等等,不仅为宋代诗词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用诗词描绘、记录了宋代饮食文化的发展风貌。

★本书记载了宋代多个饮食品种,引用多位诗人的诗词加以解说和品析,配以相关有趣的故事,引导读者尽享宋代饮食的诗意内涵,让读者品读宋代饮食诗词的同时领略宋代饮食的美妙。

【作者简介】

韩希明,生于1958 年,江苏武进人,古代文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家报刊的专栏撰稿人。从事古代文学、中国民俗教学与研究三十多年。已出版《阅微草堂笔记》(全注全译)等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宋代出现了饮食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期。宋代诗词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描绘、记录了宋代饮食文化的发展风貌。本书将饮食文化与诗词欣赏相结合,以诗词解说和品析宋代饮食品种,并穿插有趣的故事,引导读者发现宋代饮食中的诗意内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0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