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变形记”:填报志愿时你可别看错了!

寻琴观看商业 2024-12-23 04:42:46

填报志愿时,校名里的一字之差可千万得留意,看似相近,实则可能天差地别。就拿上海财经大学和上财浙江学院来说,二者录取分数线能相差一百多分,北师大与北师珠在专业设置和录取批次上同样存在巨大差异。高校校名背后,往往暗藏着组织架构的复杂调整以及各方利益的纠葛,有的历经合并,有的面临转设,甚至有的无奈倒闭关停。对于学生而言,有人入学时还是三本院校的学生,毕业时母校却已摇身一变成为985高校;还有人本科毕业短短两年半,返校竟发现母校已不复存在。咱们暂且把教育的公益属性放一放,先来聊聊高校之间的利益博弈。

合并潮起:利弊交织的高校变革

总体而言,形形色色的高校分校、学院大致可归为三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大学合并潮催生的产物。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曾掀起两轮大学合并热潮,诸如北大、浙大、武大等耳熟能详的高校,几乎都有过合并其他院校的经历。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的前身便是诸多院校合并而成,吉林大学亦是如此。合并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学校的占地面积得以拓展,师生数量大幅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然而弊端也随之而来,由于合并前的院校分散于各地,合并后不得不设立主校区与分校区,就拿吉林大学来说,足足有7个校区分布在长春的不同方位,以至于有人调侃 “长春坐落在吉大里”。学校规模扩大,管理难度自然水涨船高。部分院校采取的做法是将相近专业集中在一个分部,典型的例子便是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大,成为如今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在合并前行政体系完备,因而至今在招生、学制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仍保留着较强的独立性。虽说毕业证书由北大统一颁发,但医学部拥有独立的招生代码,开学典礼与毕业典礼据说还会刻意与本部错开时间举办。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合并后在招生、管理上依旧各自为政,那当初为何还要合并呢?说到底还是名利二字作祟。高校若想存续发展,离不开资金、土地、生源的支撑,想要评上编制,跻身985、211行列,更得满足诸如博士点数量、教授人数、院士人数、专业数量、学生规模、固定资产成果数等一系列硬性指标。而这些资源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量,地方政府也期望本地高校抱团取暖,做大做强,于是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 “谁合并谁受益” 的导向。

合并的国际镜鉴与国内诉求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浙大,合并之后其在国内高校的排名从华东地区的靠后位置一路飙升至全国前列,与西湖、阿里巴巴并称为杭州三大名片。不只是我国,全球许多地方的高等教育实力提升都离不开院校合并。例如2020年法国杜斯大学与研究所强强联合,组建巴黎萨克雷大学,一举闯入全球第14名。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连发三条推特,庆祝巴黎高校越办越强。院校合并后,整体教育水平固然有所提升,却也遗留下一个棘手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2000年前后那一轮合并潮过后,中国高校,尤其是优质高校的布局,基本延续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格局。中国教育在线网以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都曾对高校地域分布做过统计,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江浙地区依旧占据优势,而一些人口大省、高考大省,如重庆、河南、广东、深圳等地,却始终缺乏一所能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本地名校,这也正是每年众多网友呼吁高校合并的原因所在。就

异地办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网友的想法更为大胆,建议在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交界处创办一所综合性高校 —— 山河大学,甚至连校徽、网站、课表都已虚拟设计出来,足见高校合并这一话题自带热度,也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不过看各地教育局的回应,便知此事暂不可行。原则上,地方政府不支持两校合并,原因在于合并将导致本省优质本科院校数量减少,学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会随之降低。

至于山河大学,教育部表示已予以关注,也会持续优化布局结构。但就目前而言,它还只是网友脑海中的美好设想。毕竟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政策性极强,流程极为严格,大方向是要摒弃贪大求全的思路,力求各高校找准定位,办出特色,百花齐放。

再审视近几年高校合并的情况,不难发现,本科院校之间的合并案例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专科与专科、专科与本科院校之间的融合。

异地办学顾名思义即高校与异地的地方政府携手合作,在其他省市设立分校,像哈工大威海分校、北大人大深圳分校、对外经贸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等等。从这些校名便能看出,多数异地办学分校坐落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深圳、苏州、青岛、珠海这四座城市,堪称异地办学的重要目的地。

这背后市场导向起到了关键作用,沿海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收入与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对教育水平也有了更高追求。借助现有高校资源开设分校,无疑是快速提升当地教育实力的捷径。然而弊端同样不容忽视,异地办学给管理带来极大挑战。虽说分校能共享母校名头,可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却难以实现共享,甚至还会稀释母校原有的教育资源品牌。自2017年起教育局便多次强调,对于异地办学要审慎决策,这主要是从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出发。试想像兰州大学、川大、哈工大等因地域因素处于相对劣势的高校,倘若纷纷奔赴北上广深开设分部,师生难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就更难留住人才了。

独立学院:乱象背后的转型困境

近年来,整治重点聚焦于另一种分校形式 —— 独立学院。这类学院通常是公立大学借助自身名望,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合作办学的产物,比如开篇提及的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便是上财与金华市浙中教育集团联合创办的。再如拗口的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同样是川外与重庆南方集团携手的结晶。独立学院的显著特点是录取分数线远低于母体高校,学费却远超母体。坊间流传着 “三百的分数线,三万的学费” 的说法。

据《中国科学报》统计,自1999年我国第一所独立学院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立起,短短数年,独立学院数量便突破30年,培养的学生一度占大学生总数的三成以上。独立学院迅猛发展的根源无疑是利益驱动,而且精准切中了政府、母体高校、投资方三方的利益诉求。

独立学院诞生于特殊背景之下,彼时我国致力于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与时间内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1999年高校开启大规模扩招,原本计划到2010年高校教育入学率达到15%,可现实远超预期,到2012年这一率已突破30%。上大学变得愈发容易,然而校舍不足、师资短缺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无遗。公立高校有心扩招,却无奈囊中羞涩。

我国作为入学规模庞大且学费低廉的国家,国内公立大学年均学费约5000元,而财政拨款优先保障嗷嗷待哺的农村义务教育。在此情形下,仅凭高校自身,实在难以破解资金难题。独立学院应运而生,成为特殊阶段的破局之策。母体高校借此赚取额外办学收益,坊间戏称 “三本养一本”;投资方能够通过教育产业实现盈利;地方政府也顺利完成扩招任务,让高考分数欠佳的学生有学可上。

不过独立学院也存在诸多乱象,部分院校未经审批,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却打着母体高校的旗号违规招生,毕业证发放也是乱象丛生,三本院校冒充985高校的情况屡见不鲜。自2003年起,教育部持续发力规范整治独立学院,“十四五” 规划更是将独立学院转设列为重点任务。转设路径各异,有的脱离母体独立办学,如前文提及的两首学院;有的回归母体合并办学;有的自行寻求合并对象;更多的则是与职业院校合并,转型为职业本科。

职业本科将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势。但转设之路阻碍重重,一方面,母体高校往往向独立学院索要高额 “分手费”,以补偿合作期间在校名、品牌、师资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例如滇池学院脱离云南大学转设时,协议约定支付补偿款高达人民币2.8亿元;另一方面,即便转设流程顺遂,学生也未必买账,尤其是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不少学生宁愿学校名称不带 “大学” 二字,也不愿沾上 “职业” 二字,即便某些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可能还比不上实打实传授手艺的山东蓝翔。

归根结底,长期以来的社会偏见才是高校体系变革道路上更深层次的绊脚石。无论是高校合并、异地办学,还是独立学院,无一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历程中的时代印记,其背后折射出的终究是效率与公平的艰难平衡。在过往一段时间,效率优先,高校越多越强,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多,才能为经济腾飞储备充足人才。

公平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无论是地域层面的公平、收费与招生环节的公平,还是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公平,学校唯有让学生的未来尽可能摆脱社会出身的束缚,才算真正践行了自我使命。

【文本来源@36氪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