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华国锋在会上见到肖劲光,很有歉意地说:太对不起了

骐骥逸尘远 2025-02-22 14:33:02

这一年真是多灾多难,中国在这一年里失去了好多深受大家爱戴的人。特别是主席的去世,让和主席相识四十多年的老朋友肖劲光,同时也是他曾经的参谋,心里悲痛万分。现在,肖劲光这些一辈子都在为中国打拼的老人们,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们得琢磨怎么让国家重新步入正轨。1976年10月那会儿,肖劲光好几次跑到叶帅家里,跟他实话实说了自己的打算。华国锋那时候是负责管事的人,按理说应该听听大家的意见,可那天他实在太忙了,根本抽不开身,没能见上肖将军一面。等事情都处理完了,他专门去向肖将军说了声对不起。肖劲光在海军领域工作了三十年,一直把主席当作最尊敬的老师,两人感情特别好。在悼念活动上,他实在忍不住心里的难过,当场就流下了眼泪。主席心里也一直挂念着这位老朋友,生前还给肖劲光写了封信,只可惜没能寄出去。信虽短,但“找个时间来见见我”这几个字,足以看出一位高龄老人对老战友的深深想念。

肖劲光于1903年出生,比毛主席年轻了整整十岁。因此,当他迈进中学校门时,毛主席已在同一座城市,既智勇双全地击退了入侵的军队,又和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伙伴商量着如何拯救国家。1927年,他又去了一趟莫斯科,这次是因为明白了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非常紧急和重要,所以特意被安排去学习军事知识。

懂俄语,能直接和苏联人聊天;又是正规军事学校毕业的,受过全面训练。可能正因为这样,二十多年后,毛主席特别选了他这个以前不懂水性的人来负责建海军。1934年9月,黎川没守住,到了11月还是没能打回来,肖劲光因为这两个连续的失败,遭遇了人生里的头一回大难关。根据实际情况,敌人强大而我们弱小,多数人觉得不该直接和敌人硬碰硬。但坚持要打这两仗的李德等人非常恼火,因为这是他们不顾大家反对非要进行的战斗,结果也不出所料,损失惨重。他们想怪罪彭老总,可偏偏打仗时他生病了,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但对肖劲光,他们就不那么顾忌他的名声了。

可谁承想,李德他们竟打算砍掉将领!毛主席一听这消息,立马赶过去跟他们理论。虽然没能说服李德,但也让他明白,他们的主意有很多人不同意。对肖劲光而言,主席在困难时刻拉他一把,这事儿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在抗日战争那会儿,他留在延安,守护着陕北百姓和党中央的安全,和主席一起熬过了那段不容易的日子。1949年,等大局稳定下来,领导们开始商量起部队以后的发展,肖劲光再次成为主席心里主持海军工作的不二人选。

在肖劲光的努力下,海军慢慢建立起来,只用了几年时间,潜艇和航空兵部队就都准备好了,还办起了专门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他被人排挤,不仅工作上被晾在一边,还有人老在主席面前说他的坏话。好在关键时候,毛主席信任他,保住了他。几十年来一起经历风风雨雨,对肖劲光来说,主席不仅是他的上司,更是他深深敬仰的老师。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在战火硝烟中结下的深厚情谊,是普通人难以体会的。到了8月底,主席的身体状况好不容易有点稳定,可突然间又变得非常糟糕。肖劲光听到主席病重的消息,心里难过极了,但他只能暗暗祈祷,希望主席能战胜病魔,度过这个难关。可惜世事难料,那位伟大的领袖在9月9日永远地合上了他那充满睿智和洞察力的眼睛。当从中南海传来的这个噩耗被肖劲光得知后,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大家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73岁的肖劲光在主席离世后,心里太难过了,终究还是忍不住,流着泪怀念着主席。他感到难过的同时,心里又犯起了嘀咕,生怕权力被江青这些心怀不轨的人给夺了去。一想到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老百姓的明天,这位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革命家怎能不忧心忡忡呢。他担任海军司令已经二十六年之久,别的不提,对海军的一切那是了如指掌。海军本就起步较晚,又拖了十年后腿的积弊,真的很拖发展的后腿。

咱们国家海岸线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里资源多多,要是不赶紧搞现代化建设,这些国家利益可就难保住了。想想自己再想想别人,就连影响最小的军队都这样了,全国其他行业的情况也就不难想象。心里装着这些担忧,肖劲光在10月6日上午亲自去叶帅家看望他。其实,他之前已经因为这事儿来过好几次了,早在主席还在的时候,他就跟叶帅聊过。现在主席不在了,情况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

肖劲光是个打仗经验丰富的将军,他深知打仗要快刀斩乱麻,拖拖拉拉只会让局势变得更糟。叶帅仔细听完他的建议,马上给当第一副主席的华国锋打了个电话,想让华国锋听听肖劲光的意见。这时候华国锋正忙着在各个重要会议间跑来跑去,一点时间都没有,他就跟肖劲光说:“稍等片刻。”又过了几分钟,叶帅再次打来电话,华国锋还是抽不开身,只能说:“等以后有机会吧。”结果,肖劲光最终还是没能和华国锋谈妥。其实,他和肖劲光之间有那么点故事:华国锋在山西出生、长大,还参加了革命,后来他在湖南工作了二十多年,而湖南正好是肖将军的故乡,他们俩都对这块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内定的继承人,他的位置其实挺悬的,每次开中央会议都得全神贯注。还有,他早就和叶帅他们私下商量好了,都同意要尽快动手,粉碎江青那帮人的诡计。

为啥两个人都想到找叶帅商量呢?原因很简单,建国都27年了,还在世的老帅们没剩下几个,特别是在重要位置上还能拿主意的,那更是凤毛麟角了。好几次,在党和国家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叶帅都坚定地站在了正确的一边。年轻时,他跟着孙中山先生,还在危急关头帮忙救出了先生;国共合作那段时间,他还参与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就是在和共产党人的接触过程中,他的想法慢慢变了,开始成为一个信仰马列主义的战士。到了1927年,蒋介石对革命下了狠手,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跟蒋介石唱对台戏。

那年7月,尽管局势紧张,白色恐怖笼罩,他还是勇敢地决定入党。也是他,在发现敌人有诡计后,赶紧告诉了组织,并迅速指挥部队行动,这才让人民军队在南昌成功打响了第一枪。1935年,红军的两大部队在四川碰了头,张国焘硬要坚持往南走,还想用兵力来逼中央让步。就在这紧要关头,多亏了叶帅,他悄悄截了张国焘的电报拿去给主席瞧了。发现张国焘的诡计后,主席立刻决定“分头行动”。中央领导们带着队伍按原计划前进,同时跟张国焘进行了斗争。

一连串的打败仗让张国焘的错误显露无遗,经过中央的不断劝说,他没办法只能改变主意往北走,第二年终于和其他队伍重新汇合,党的分裂危机得以解除。因此,叶帅受到了主席的大力称赞。现在,又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华国锋盼着能快点解决江青他们。叶帅,这位有经验、有声望、有本事还站在中心位置的老将,不但是肖劲光这些老伙伴们的依靠,也是华国锋心里最合适的人选。经过几次深入的聊天,叶、华他们这些主要参与的人对怎么解决这事有了共同的想法,那就是“隔离审查”,并且也已经把要做的具体步骤都计划好了。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到时间开始行动。才过了半天,肖劲光和叶帅的谈话就有了回音,他之前担心的事儿解决了。一听到这个消息,肖劲光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为此高兴,1976年能有这样的好消息真不容易,持续了多半年的伤心氛围总算是能散去,迎来了一线希望的光亮。在紧接着的一次会议上,肖劲光碰到了华国锋。华国锋亲切地称呼他为“肖老”,并且诚恳地向这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当面说明了那天的缘由:“那会儿我正忙着开会,安排抓人的事儿呢”,接着还真心诚意地道了歉。肖劲光对此只是笑笑没当回事。他那时候压根不知道叶和华两人不但已经铁了心,更不清楚行动就在当天进行,他也体谅华国锋忙不过来。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只要结果好就成了。

其实,肖劲光那时候已经生病很长时间了。可他心里全装着工作,就想趁着自己还有力气,把海军现代化建设往前推一推。这个不会游泳的海军头头,从建海军那会儿起,就带着战友们历尽艰辛,一点点地把这个关键军种发展壮大。他心里头老盼着,能让一直在家门口转悠的舰队,往更远的大海里闯,好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战争。1978年那会儿,肖劲光的病挺严重的。到了8月,他的身体稍微好点了,就赶紧动手,把过去十多年的海军情况好好梳理了一遍,还给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1980年1月,肖劲光不再担任司令员,算算时间,从1949年12月他开始干这行,整整三十年了。主席身后,他满心真诚地担忧着国家的将来。跟他一块儿为这片国土的前途费心的,还有叶帅、华国锋等领导。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2]渠冉写了一篇关于开国大将萧劲光精彩一生的文章,发在了2013年的《党史纵横》杂志上。

0 阅读:8
骐骥逸尘远

骐骥逸尘远

骐骥逸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