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签合同前,没弄明白这“7件事”,别签字

房简单 2020-11-08 15:46:15

现在很多人都是首次买房,可以说对买房是没什么经验的,购买新房会更简单一些,购买二手房就复杂多了。二手房是购房者和业主之间的交易,其中购房款也是直接和业主交接,二手房可能存在限制、抵押、查封等问题,这让很多购房者都为交易安全捏把汗。通过我多年的经验,二手房签合同之前没弄明白下面7件事,别签字。

1、自己是否具备购房资格

现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住宅限购的问题,买住宅可能需要具备购房资格。如果购房者所在的城市存在限购,签合同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购房资格,最好是将所需的资料交给房产中介或专业人士审核,不要自认为没问题就签了合同,到时候没有购房资格就只能违约了。

2、个人征信是否存在不良记录

现在大多数人买房都是选择向银行贷款。银行在审核购房者贷款资格时,会要求购房者提供征信报告。如果购房者的征信存在不良记录,银行会根据严重程度做出降低贷款金额、上涨房贷利率或直接拒贷的决定。购房者在签订二手房合同前,一定先去打个征信报告,确保自己不会因为征信问题影响房屋贷款。如果想着签了合同再去看征信报告,到时候征信报告有不良记录,购房者就可能面临违约的问题了。

3、房屋的户口问题

在签订合同前,购房者一定要了解房屋是否有户口,有几个人的户口。如果房屋有户口,户口多久能迁走。如果是学区房,学区名额是否被占用,学区名额后期还能否使用。现在很多的房屋都是上了户口的,而很多购房者又有上户的需求。如果在签合同之前没了解和商量好户口的问题,后期很有可能因为这件事产生纠纷。在谈好户口问题后,记得在合同里面将约定事项添加上去,最好添加相应的违约责任。

4、房屋查档情况

二手房在签合同前,查档是必须要做的。查档指的是查询房屋的产权情况。查档是很简单的,在所在城市支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房管部门相关网站上查询,也可以直接在房管部门查询。查询主要看3个问题,房屋是否限制、房屋是否抵押、房屋是否查封,只要房屋存在这些问题,通过查档都是能查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房屋的产权情况,购房者才能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

5、购房所需总费用

购买二手房会产生几种费用,比如房屋中介费、贷款服务费、过户税费等。在签合同之前,购房者应让房屋中介计算购房所需总费用,并将各种费用罗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事先了解各种费用,在签订合同后,可能很多额外费用就出来了。

6、房屋产权人情况

在签订买卖合同前,购房者需了解房屋产权人情况,房屋有几个产权人,所有产权人能否全部到场签字,不能到场的情况下,能否提供委托公证书。如果房屋买卖合同上有产权人未签字,在后期很有可能出现纠纷,未签字的产权人完全可以主张合同无效。特别是夫妻共有的房产,如果只有一个人来签字,又不能提供另一个人的委托公证书,这很有可能另一个人不知道卖房的事,这种合同签了也很容易产生纠纷,宁愿不买也不要签字。

7、房屋产权性质和土地取得方式

购房者在买二手房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房屋产权性质,是商业产权还是住宅产权,土地是出让还是划拨。如果自己以为买的是70年的住宅,结果签了合同后才知道是40年的公寓,或者是50年产权的住宅。如果自己以为是买的土地是出让的商品房,结果签了合同后才知道是划拨的安置房。如果遇到这些问题,购房者想要退房,这应该算谁违约呢?这还是要赖购房者根本没了解这些情况。

综上所述,弄明白上面7件事对于二手房交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购房者为了赶紧把房子定下来,在很多事情的没弄明白的情况下就草草签了字,结果后面出现一系列问题,还都是自己的责任,这就很麻烦了。

0 阅读:40
房简单

房简单

专注房产交易,房产投资,房地产专业知识,楼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