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还广泛存在,比如棍棒教育、不陪孩子读书却热衷于为孩子报补习班等等。要想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健全的家庭教育观不能少。
人民日报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九个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值得我们父母去体会、去实践。
01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可以说是大家耳闻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其实还透露了一层意思,那就是“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但在现实中,却有为数不少的父母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当起了“甩手掌柜”。
比较常见的有两种“甩手掌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老师,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上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对孩子影响最大也是最长久的是家庭教育。
第二种模式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孩子的妈妈,一些爸爸想当然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当了“甩手掌柜”,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会造成孩子教育的不完整,为孩子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
02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我们经常从网上、或在身边看到家庭暴力的新闻,虽然家庭暴力很少直接针对孩子,大多只发生在夫妻之间,但作为朝夕相处的孩子,是无法置身于外的,这些家庭暴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和深远的,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之一。
还有一种家庭“软暴力”我们也不能忽视,比如对孩子不闻不问、言语上讥讽孩子等等,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来看,虽然没有一般的“家庭暴力”那么直接,但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并不小。
03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选择性地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孩子在人格尊严上和大人是平等的。
此外,孩子如果犯了错误,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既要防止总是“翻旧账”行为的发生,又要教会孩子有承担责任的勇气。这样才能实现让孩子从错误中得到成长的目的。
04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不少父母在决定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很少会去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总是习惯于替孩子“选择”,比如为孩子报兴趣班等等,理由似乎也很充分:“爸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听爸妈的就行”……其实,不和孩子商量就等同于不尊重孩子。
从小被父母做选择、被安排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缺乏独立性,对父母过度依赖。这些都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05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很多父母由于只有一个孩子,而对孩子倾注了无数的爱,但这种爱多是围绕在物质方面,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很少能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上去关注孩子。相比于只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父母的有效陪伴、促膝交流等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利。
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质量陪伴其实就是侧重于心理抚养方面。
06 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
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光是要注重孩子的学习,还要注重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品格、性格、体格等,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健康成长。
07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多年的教育经验让我知道,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去鼓励和认可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通过鼓励和发现孩子的优点,达到满足孩子成就感和价值感的目的,孩子一旦有了成就感和价值感,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
反过来,如果我们家长总是对孩子横竖看都不顺眼,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却看不到任何的优点;或者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家孩子。这些做法都容易对孩子造成打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慢慢丧失自信心。
08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教育专家们发现,很多教育问题看似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父母身上。这是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很显然,父母言传身教的如果是正面的,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正面的;反之,如果父母言传身教都是负面的,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不仅仅是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否则就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结果就是拖累或者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09 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我们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建立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替我们去实现梦想,孩子是承受不起我们家长的这份沉甸甸的“厚爱”。
我们在这方面既要为自己“减负”,不要把自己不合理的期望值迁移到孩子身上;同时也要为孩子减负,不再给孩子任意加码,让孩子减负前行,能走得更远,最终成长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