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被世人尊称为“兵家至圣”,堪称兵家最高成就,被历代兵家推崇。但是孙武一生被记载的战例唯有“柏举之战”,帮助吴国攻破楚国国都。之后孙武在史书中就再无记载,也不知道他之后去往何方。那么他又为何能享受如何崇高的地位,他的兵家思想到底对后世有多少影响?
孙武画像
柏举之战,凸显惊人的军事才能
孙武入吴隐居是为了躲避齐国纷乱的政治局势,之后被伍子胥举荐到吴王阖闾身边。孙武觐见吴王阖闾时,虽然孙武的军事理论让吴王震惊,但吴王并未完全信任孙武。所以有就了“孙武练兵斩二妃”的故事。当时吴王让孙武用宫女练兵,分成两队,分别由两位吴王的妃子带队。孙武指挥两队,并下达军令,但军令的下达,不仅没让宫女按令行事,反而惹得宫女捧腹大笑。孙武根据军法将吴王的妃子斩杀。通过这件事,吴王阖闾不仅没有责罪孙武,反而将军事训练权,完全授予了孙武。
孙武接手吴国军事后,改变了对楚国的战略,通过更改军制和训练方法,一方面不断提高吴卒的军事素质,一方面通过不断袭扰疲敝楚军。通过6年的努力,吴兵的训练已经符合孙武攻楚要求,于是吴王阖闾以孙武为帅,率叁万吴兵亲征。这战充分体现了孙武超越时代的军事才能,他先浩浩荡荡发兵向楚国围攻的蔡国进军,之后又虚晃一枪,率队千里奔袭,直插楚国腹地,惊慌失措之下楚军内部出现明显的矛盾,导致军令不一,行军混乱,最后被孙武连败5战,攻破国都,被称之为“柏举之战”。而奔袭战和之前的袭扰战术,为奔袭做的专项训练在春秋时期都是首创,战争被孙武推向了另一个层面。
柏举之战形势图
兵家圣典《孙子兵法》
“柏举之战”只是印证了孙武卓然的军事才能,《孙子兵法》才是孙武之所以能称为“兵圣”的原因。《孙子兵法》一共分为十三篇,分别是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孙子兵法》的问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将战争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把政治作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强调谋略的重要性,《孙子兵法﹒谋攻篇》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认为战争必须重视谋略,这与春秋时期主要的战争思维完全不同。《孙子兵法》还强调要“知己知彼”,做好战争的充足准备;要懂得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作战等等,《孙子兵法》系统的解释了战争的本质,强调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孙武虽然在战场上的事迹很少,但是《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上的地位无人能及。《武经七书》也把《孙子兵法》列为首位。李世民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