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风云》01——北魏洛阳兵变,掀起乱世序幕,尔朱荣趁势崛起

雁玉历史 2024-10-27 04:41:02
北魏洛阳兵变

在公元519年2月(北魏神龟二年二月),北魏的都城洛阳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士兵哗变事件,其起因是因为征西将军张彝的小儿子张仲瑀向皇帝递交了一份请求改革选官制度的报告。张仲瑀建议朝廷排除那些依靠战功而起的武将,不再让他们担任高位。

北魏作为鲜卑人建立的政权,有着浓厚的军政府色彩,官员多由立有军功的鲜卑贵族担任。这些贵族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办事能力有限,目光短浅,又常常以权谋私。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任用了大量汉族知识分子,提升了朝廷的治理水平。然而,汉人与胡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依然存在,即使通过更改姓氏和通婚等手段,双方仍然难以融合。

在北魏孝明帝时期,这种矛盾愈发尖锐。在此背景下,汉人官员张仲瑀提出官员任命应考虑才干而非军功,特别是高位官职的选拔。这一建议触动了依靠军功晋升的少数民族官员的利益,激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他们开始张贴告示,扬言要对张家进行报复。

张家父子因长期身居高位,误判了形势,认为这些武将只是口头威胁。然而,鲜卑武士们行动果断,集结了上千名羽林军和虎贲军士兵,袭击了尚书省和征西将军府,纵火行凶。

张彝的两个儿子试图逃跑,但长子张始均因担心父亲返回求情,被打死在火海中。张彝在这次事件中受重伤,两天后去世。

尽管事件发生在都城,按理应受到严惩,但由于涉事士兵多为鲜卑贵族之子,背后有高官支持,把持北魏朝政的胡太后从大局出发,为了稳定人心,仅对为首的几个无背景的士兵进行了严惩,对其他参与者则予以赦免。这一处理结果让汉人官员们感到失望和寒心。

而正在此时,一位来自偏远小镇的信使,恰巧此时来到了洛阳,并且默默观察了整个事件的发展,然后回到家后,他立即开始变卖家中的资产,并且广交各路英雄,准备谋一番大事业。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北魏的衰落已不可避免,财物岂可常守耶?财产这些身外之物也难以长久保全。与其等到大势已去,不如提前做好准备,所谓“破而后立”正是这个道理。而这个信使名叫高欢,鲜卑名为贺六浑,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权臣,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

据说,高欢的祖先是勃海高氏,曾任高官,但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因为犯罪被流放到北魏六镇之一的怀朔镇服役。

高欢的父亲高树生不善于管理家业,高家很快就衰败下去,家中也因此贫困不堪。小贺六浑自幼命运多舛,母亲韩氏生下他不久便离世,幸亏有姐姐照顾他。姐夫尉景在当地担任狱卒,而他的俸禄也不高,生活艰难。按照军籍制度,高欢到了适龄便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一名士兵,每天在城墙上站岗巡逻。高欢算是当时北魏的底层百姓。

但是,高欢不是普通人,注定会有一个不平凡的一生 ,高欢即使是枯燥的站岗工作,他也做得津津有味,每天站得笔直,显得精神抖擞。在这期间,高欢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恋情,他爱上了韩家的女儿,但韩家不愿将女儿嫁给一个小兵,这段感情无疾而终。虽然韩家看走了眼,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此。

命运的转折点在于一个女人的出现,她成为了高欢生命中的贵人。她就是娄昭君,娄昭君是鲜卑贵族娄内干的女儿,聪慧美丽,家财丰厚,镇上的许多富豪都请人提亲,但她一个也没看上。在大家猜测娄大小姐心目中的如意郎君是什么样的时候,娄小姐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爱上了站岗的士兵高欢,并主动与他交往。

对于贫穷的高欢来说,这无疑是天降好运。然而,喜悦之余他也感到困扰:即便姑娘愿意嫁给他,可他又到哪里去筹措那么多的彩礼呢?原来,在南北朝时期,婚姻讲究门第,重视彩礼,门第不高,就需要用更多的财物来显示富贵。高欢是流放军人的后代,门第自然不高,如果再拿不出彩礼,这桩婚事就岌岌可危了。

娄家姑娘真是个不简单的人,她对爱情的执着让人敬佩。尽管没钱,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支持贺六浑。结果,高欢不仅娶到了媳妇,还因娶到一匹马作为嫁妆而受益匪浅。这匹马也让高欢从站岗的士兵成为了一名小队长。

不久后,高欢被任命为军中信使,负责军镇与外界的通讯联络工作。这个职位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让他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他第一次离开故乡,见到了首都洛阳的繁华,与边城截然不同的景象。驿马的蹄声伴随他的成长,一个英雄正在崛起。

高欢在洛阳暂住在堂叔高翻的家中,堂叔早已去世,留下妻子山氏和儿子高岳同住。

洛阳发生士兵哗变时,高欢正好亲眼见到事情的经过,这件事意外地激发了他,最终成为大魏的颠覆者。在怀朔镇,高欢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小团体,成员包括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蔡俊,以及小舅子昭和两个连襟窦泰、段荣和姐夫尉景。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偶尔也出去打猎。尽管目前他们只是一些小角色,但乱世出英雄,用不了多久,他们将成为一个大集团的核心,掌握权力。大魏的动荡即将来临,为这些英雄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乱世出英雄

自秦朝起,中原的汉人政权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因此修建了长城以阻挡北方骑兵的侵袭。当拓跋鲜卑人建立都城于平城并统一北方后,他们从游牧转为定居,成为定居者的大魏政权同样受到了来自更北游牧民族柔然的侵扰。游牧民族掠夺定居民族,这是一种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毕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大魏的领土扩展到长城外的广阔草原,内城的长城失去了其屏障作用。为了保卫国家,大魏政府在长城以北设立了怀荒、柔玄、抚冥、武川、怀朔和沃野六座军镇(位于今内蒙古一带),以确保北魏首都平城的安全。

六镇的士兵属于军籍,通常都是朝廷从中原的世家大族和鲜卑的贵族子弟中选拔,这些人出身显赫,地位高,待遇优厚,提拔机会多,被称为“良家子”,因此在六镇服役曾是荣耀。

然而,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汉化政策,以及北方柔然的衰败,对北魏边境威胁逐渐减弱,北魏的六镇逐渐变成了惩罚罪犯的发配之地,北边六镇的战略地位急剧下降,原有的六镇贵族逐渐被朝廷抛弃,失去了升迁机会。

没有了朝廷的特殊照顾,加上柔然人的骚扰,六镇守军的日子变得艰难,而在洛阳,同族兄弟却享受着高官厚禄的生活。由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加之镇将素质参差不齐,将镇民视为奴隶,六镇人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六镇渐成大魏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发。

然而,朝廷掌权者却未能察觉这些问题。就在洛阳武人发动暴乱后的第四年,火药桶终于爆炸,怀荒镇民反叛,镇将于景被害,随后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造反,叛军攻陷武川、怀朔,六镇大起义全面爆发。这次事件对北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魏历史从此改写。武川、怀朔的英雄们卷入其中,贺拔和宇文等家族参与战斗,贺拔胜兄弟、于谨、独孤信、宇文泰等将从这里崭露头角。然而,一直准备的高欢尚未采取行动,目前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

最先登台的基本是守卫六镇的鲜卑贵族,他们起点较高,一出道即为高级军官,而像高欢这样的充军家族成员作为普通士兵,只要脚踏实地从头做起,历史将给予他们机会。

在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已经闹腾了两年多的破六韩拔陵开始面临困境。大魏和柔然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柔然人同意出兵协助平息叛乱。

值得讽刺的是,大魏朝当初设立边疆六镇是为了防范柔然的入侵,如今却反过来邀请他们来平定六镇的动荡。看来“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现代的专利。在内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破六韩拔陵最终被平定,二十万六镇的降卒被迁移到河北一带安置。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因为六镇人的性格向来勇猛好斗,若管理不善,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实际上,这一决定也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为后来的更大规模的叛乱埋下了伏笔。

然而,问题接踵而至,几个月后,柔玄镇的杜洛周又发动了叛乱。这一次,高欢终于按捺不住,与尉景、段荣等人一道投奔了杜洛周。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曾经的好友蔡俊。

与武川镇的贺拔兄弟被动卷入战乱不同,怀朔的高欢是带着建功立业的理想主动参与其中。然而不久后,高欢便失望地发现,杜洛周不过是个志大才疏的草莽英雄,能力和远见都与自己相去甚远,跟随他成功的概率极小,而失败的风险却很高。造反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事情,没有前途和收益又何必参与呢?经过一番商议,高欢和伙伴们决定干脆取而代之。

这是高欢发动的第一次政变,不过称之为政变可能有些抬举他们,因为他们的级别实在不高。然而,参与者的阴谋水平也实在有限,之前他们不过是个士卒,小队长,现在就想推翻起义军的统帅,实在难度太大。毫无疑问,他们的计划还没开始就被发现,结果以失败告终。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们坚信自己终将成为阴谋家。

眼下,他们只能选择逃跑。这并不容易,因为他们拖家带口,速度缓慢。娄昭君抱着一双儿女骑在牛背上,但高澄这个孩子总是不安分,几次从牛背上掉下来,惹得高欢愤怒不已。他甚至一度弯弓搭箭,准备用箭射儿子以示惩罚。幸好,姐夫段荣及时赶到,将高澄救走,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这一次,高欢展露了自己的枭雄本性。

接下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葛荣。在杜洛周起事后不久,原六镇降卒在一个叫鲜于修礼的人的带动下造反,随后领导权转到了葛荣手中。

高欢又见到了许多老相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似乎仍是那个不起眼的信使。

与武川镇的宇文洛生已经当上王爷相比,高欢的境况显得十分落魄。

前途渺茫,出头无望,对于志向远大的高欢来说,这种生活无疑是煎熬,但他凭借自己的交际能力结交了一些对他未来有重要影响的朋友。

就在高欢感到前途黯淡时,他的命运再一次迎来转机。曾经的铁哥们儿刘贵来信了。原来,这些年刘贵没有跟随高欢,而是回到了秀容老家投奔了酋长尔朱荣。

尔朱荣崛起之路

尔朱荣的故事完美地体现了“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历史规律。

尔朱荣,字天宝,来自今天的山西忻州,属于羯胡族。他的祖先曾居住在尔朱川,因而得姓尔朱。在北魏初期,部落首领尔朱羽健率领部族追随魏太武帝征战,因功被赐予秀容川周围三百里的土地,家族因此世代成为北秀容的酋长。

到了尔朱新兴这一代,家族迎来了好运,风调雨顺,加上妥善的管理,畜牧业蓬勃发展。在丰饶的土地上,他们的牲畜繁衍迅速,数量庞大到按毛色和山谷来分类计量,显示出他们的富裕。

尔朱新兴心存感激,与拓跋皇族和大魏政权保持良好关系,每年都在魏都平城居住一段时间,还在战争时贡献马匹和粮草,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好感,获封平北将军,同时也被皇帝加封为秀容第一领民酋长。

北魏在汉族地区实行州郡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部族制,领民酋长的封号象征着朝廷对部族所有权的认可。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与尔朱氏走得十分亲近,他考虑到尔朱新兴久居草原,一时半会可能难以适应中原的炎热,于是特准他冬天的时候在京师洛阳居住,夏天的时候返回故里,时人称呼他为“雁臣”,同时对他恩宠备至。

尔朱新兴性格豪爽,深受朝中王公贵族的欢迎,常以自家产的宝马作为回赠,因此在京城人缘极佳。他生活热情,每年春秋与妻子放牧狩猎,生活悠闲。

而尔朱新兴最自豪的不是朝廷的重视或家族的富足,而是他有一个优秀的儿子——尔朱荣。

尔朱荣外貌英俊,但性格果断且好猎,即便成为大魏朝的权臣,这一爱好也始终不变。

尔朱荣与其他贵族子弟不同,尔朱荣有很强的军事天赋,这让他对打猎有着独特的理解。

尔朱荣不仅仅将打猎视为一种娱乐活动,而是将猎物视作战场上的敌人,同时运用军事策略进行围捕,严格执行命令,精心部署,将兵书中的战略战术付诸实践。因此,他的每次狩猎都宛如一场军事演习。

在尔朱家族中,勇士众多,其中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尤为出色。他骑射娴熟,能轻松攀岩,甚至敢徒手与猛兽搏斗。尽管尔朱荣很喜欢这个侄子,他从不放纵。有一次,两人外出遇见两头鹿,尔朱荣给尔朱兆两支箭,命令他射回两头鹿,以便在营地准备烤鹿肉。

不久后,尔朱兆只带回了一头鹿,尔朱荣大为恼火,批评他未能完成任务,并给予了五十杖的惩罚。尽管尔朱荣极为严厉,尔朱兆依然对他十分尊敬。尔朱荣将打猎发展成了一种新形式,最终将目标转向了更大的征程——逐鹿中原。

到了孝明帝时期,年逾七十的尔朱新兴虽然可以终身担任职务,但决定退休,并希望将爵位传给儿子尔朱荣。朝廷很快批准了这一请求,尔朱荣由此走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一段传奇。

成为北秀容酋长后,尔朱荣同时获得了游击将军的军衔。期间,他与族弟尔朱世隆一同担任皇室的宫廷侍卫,并迎娶了一位皇族郡主(后封为北乡郡长公主)。在京城期间,尔朱荣继承了父亲善于交际的特长,用家乡特产秀容宝马结交了权臣元叉等京城贵族,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正光年间,天下动荡不安,各地纷纷起兵。尔朱荣立志平定乱世,但意识到仅凭本族战士只能防守,于是他散尽家财,招募勇士,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尔朱军团。

此时,高欢的朋友刘贵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当柔然大举进犯时,大魏朝廷任命老将李崇为北伐军总司令,尔朱荣带领四千士兵随行。虽然这次战役中尔朱荣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这次参战对他意义重大:这是他的首次实战经历,并为他与正规军建立了联系。

在这期间,尔朱荣结识了两位名叫穆的杰出人物,一个是叫费穆,另外一个是元天穆。元天穆是皇室的远亲,和现任皇帝的关系相当疏远。作为太尉使者,他在前往北伐军慰问途中,特意拜访了尔朱荣。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异姓兄弟,尔朱荣尊称元天穆为大哥。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甚至有“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

元天穆看到了尔朱荣的潜力,认为跟随有能力的人才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因此,他决定与尔朱荣共创大业,并在元天穆的请求下,被朝廷任命为秀容别将,正式与尔朱荣并肩作战,成为尔朱集团的二号人物。

在乱世中,实力是关键,有了实力,崭露头角并不困难。尔朱荣抓住了秀容小股叛乱的机会,首次立功。南秀容的牧民叛乱,杀了朝廷官员,尔朱荣出马,初战告捷。随后,秀容郡内的附胡民也叛乱,杀了太守,尔朱荣再次出征,轻松获胜。

短时间内,尔朱荣连续平定了北魏多起叛乱,成为秀容周边的威慑力量。朝廷在面对四方叛乱时,尔朱荣的胜利让他们刮目相看,尔朱荣一跃成为北魏炙手可热的将领,于是朝廷接连给予尔朱荣封赏:从直阁将军到安北将军,再升为假抚军将军,负责恒、朔两州的军事行动,爵位升为博陵郡公。此外,尔朱荣的女儿也被送入宫中成为帝妃。尔朱荣的升迁速度惊人。

尽管朝廷给予了荣誉,但兵马粮草仍需自备,地盘也要靠自己争取。随着战争的推进,尔朱集团不断壮大,吸引了众多豪杰加入,包括怀朔镇的司马子如、窦泰,以及武川的贺拔兄弟等。尔朱集团人才济济,特别是贺拔兄弟声名远扬。

在破六韩拔陵叛乱后,卫可孤攻打怀朔镇,镇将杨钧请求武川豪强贺拔度拔和宇文肱协助。尽管英雄辈出,怀朔镇仍被攻陷。卫可孤试图招揽这些英雄,但贺拔度拔和宇文肱最终联络当地豪杰将其击败。然而,这只是暂时的胜利,贺拔度拔在战斗中牺牲,武川的英雄们被迫各奔前程,最终都聚集到尔朱荣旗下。

随着势力扩张,尔朱荣有了与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地盘越大,官职越高,他开始挑战朝廷的权威。

肆州事件标志着尔朱荣对朝廷的首次挑战,也是他野心膨胀的开端。

尔朱荣率领军队经过肆州,肆州刺史尉庆宾对他心生惧意,于是关闭城门,试图让尔朱荣绕道而行。然而,尔朱荣并不妥协,他的军队迅速攻占了肆州。肆州的地方部队根本无法抵挡尔朱军团的攻势,很快被击败。

尔朱荣将尉庆宾押送到秀容,并任命自己的叔叔尔朱羽生为新的刺史。尽管如此,尔朱荣对尉庆宾并没有过于苛刻,反而尊称他为“假父”。尉庆宾后来辗转返回洛阳,并被重新任命为汝阴都督。尉庆宾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儿子尉谨,因为尉氏家族在北魏中地位显赫,尉谨很早便在宫廷中任职,前途无量。

尔朱荣攻打肆州固然过激,但朝廷无力制止,只能默许他的行为,因为他们仍需依赖尔朱军团的军事力量来平定叛乱。此时的大魏朝廷已无昔日威严,尔朱荣心中早已不再畏惧朝廷的权威。

攻下肆州后,尔朱荣意外收获了贺拔家的二儿子贺拔胜,至此贺拔家的三兄弟全部归入尔朱帐中,这让尔朱荣十分欣喜。此外,一些未来的名人如高欢的好友侯景、高车部落的首领斛律金等也纷纷聚集到尔朱荣麾下,显示出选择一个优秀的上司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董卓”和“曹操”的双雄会

加入尔朱军队后的刘贵表现出色,受到尔朱荣的赏识,升任骑兵参军。他时常怀念在怀朔镇的日子,尤其想念旧日的领导高欢。刘贵重情重义,这在很多人中并不常见。当他得知高欢在葛荣手下混得不太好时,便设法邀请他来秀容。毕竟,葛荣是叛军,而尔朱荣则是朝廷命官,跟对人才能有更好的前途。

尔朱荣性格刚烈,而刘贵为人正直宽厚,两人性情相投,在尔朱荣面前,刘贵有一定的话语权。于是,他常与尔朱荣谈起怀朔的往事,并时不时提及高欢的好处,渐渐地,高欢的名字便在尔朱荣心中留下了印象。

高欢终于来到秀容时,尔朱荣破例亲自接见。然而,初次见面并不如预期,甚至有些失望。高欢一路风尘仆仆,衣衫褴褛,与秀容那些衣着光鲜的将军相比,颇显落魄,英雄气概全无。

在刘贵的帮助下,高欢得以在秀容安顿下来,经过洗漱和休息,换上一身新衣后,他焕然一新,昔日的光彩重现。虽然第一次的表现不佳,但机会还在。高欢不能再从小兵做起,因为时间不等人。

幸运的是,刘贵设法让尔朱荣再给高欢一个表现的机会,这次在马厩中进行。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一次,尔朱荣见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高欢,眼神锐利,气质非凡,让尔朱荣对他刮目相看,并开始欣赏他。

尔朱荣指着一匹烈马,对高欢说:“这马性子烈,没人敢靠近。”

高欢明白,这是考验他的胆量和驯马技巧。身为熟悉马的信使,高欢自信满满。他拿起剪刀走进马厩,烈马全程安静,不久高欢就修剪完毕,马儿焕然一新。

高欢淡淡的说道:“御恶人,亦如是也。”

高欢霸气侧漏,气场全开,这句话令尔朱荣刮目相看。尔朱荣意识到,高欢不仅能干,而且有思想。尔朱荣于是邀请高欢深入讨论时局,高欢直言不讳地分析了当前朝廷的混乱,并建议尔朱荣抓住时机,整顿朝纲,提出的策略与尔朱荣的设想不谋而合。

经过一晚的深入交流,尔朱荣对高欢十分欣赏,任命他为亲信都督,参与军务。高欢凭借智慧和准备,成功进入了尔朱荣的核心圈层,证明了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0 阅读:31
雁玉历史

雁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