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乔冠华写了一篇雄文,毛主席打趣询问:喝了几斗茅台写的?

富足豆浆油条 2024-11-13 19:18:42

1970年乔冠华写了一篇雄文,毛主席打趣询问:喝了几斗茅台写的?

深秋的北京,一阵秋风带着银杏叶落在中南海的石阶上。毛主席正为一摞稿件发愁,每一篇都不尽如人意。周恩来见状,向主席推荐了一位特殊的"文胆"。这位外交官出身的写手,不仅能写一手好文章,还有一个与李白相似的特点 —— 他喜欢"对月邀酒"。一个深夜,这位写手端坐案前,摆上一瓶茅台,竟口述出一篇让毛主席赞不绝口的雄文。这位能将酒与文完美结合的写手是谁?他为何要在写文章时必须配上美酒?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乔冠华的文坛起步

1913年的江苏盐城,一个叫乔冠华的男孩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诞生了。盐城古称海阳,是著名的"文风海阳"发源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走出过不少文人墨客。乔冠华的父亲乔砚农是当地一位颇有声望的秀才,家中藏书丰富,从小就让乔冠华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1920年,七岁的乔冠华进入家乡的私塾读书。与其他孩童不同,年幼的乔冠华对诗词格外着迷。一天,私塾先生正在讲解李白的《将进酒》,小乔冠华突然站起来,将整首诗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不仅如此,他还即兴模仿着写了一首打油诗。这件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人们都说乔家出了个"小才子"。

1925年,12岁的乔冠华考入盐城模范小学。这所学校是当时江苏省最早引进新式教育的学校之一。在这里,乔冠华开始接触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学校图书馆里不仅有《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还收藏着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的中译本。乔冠华常常泡在图书馆里,一读就是大半天。

1928年春天,15岁的乔冠华参加了一场重要的诗会。这次诗会是由盐城本地文人组织的,参加者多是当地知名的老文人。会上有人提议即兴作诗,题目是"春雨"。轮到乔冠华时,他不慌不忙地提笔写道:"细雨斜风湿未干,青苔院落锁春寒。人间四月芳菲尽,我与东君话未完。"在场的文人无不惊叹,一位老先生当场赠给他一套《古文观止》,称赞他"后生可畏"。

1929年,乔冠华考入南京汇文中学。这所学校是当时江苏省最负盛名的中学之一,校园里经常举办文学沙龙和诗歌朗诵会。在这里,乔冠华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著名学者钱基博。钱基博不仅教授学生们文学创作,还经常组织同学们品茶论诗。一次,钱基博带来一壶陈年老酒,让学生们一边品酒一边赋诗。轮到乔冠华时,他提笔写下:"一盏清茶一壶酒,满园春色付诗情。"从此,"诗酒年少"的美誉就在校园里传开了。

1932年,乔冠华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在这所名校里,他不仅继续着文学创作,还开始系统地学习英文写作。当时的清华大学有个传统,每逢佳节,文学社都要举办诗会。在一次中秋诗会上,乔冠华提出要用中英双语创作,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众多师生的支持。他用英文写就的《月夜》一诗,被时任外文系主任的叶公超称赞为"中西合璧的典范"。

二、与茅台的不解之缘

1941年初春,28岁的乔冠华奉组织安排前往重庆工作。途经贵阳时,他专程拜访了阔别多年的同窗好友邓迁。这次偶遇,不仅让两位老友重逢,更让乔冠华与一位"终身知己"——茅台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邓迁在自家的四合院里摆下一桌贵州地道菜肴,特意取出珍藏已久的茅台酒。当时的茅台酒产量极其有限,大多供应军需。邓迁这瓶茅台还是他父亲从一位老战友那里得来的。乔冠华端起酒杯,浓郁的酱香扑鼻而来。这独特的香气与他此前品过的任何酒都不同,第一口下去,那绵柔醇厚的滋味便让他难以忘怀。

1943年,乔冠华调任重庆,在一次外事活动中,他遇到了时任茅台酒厂厂长的王富贵。两人相谈甚欢,王富贵听说乔冠华对茅台情有独钟,便邀请他到茅台镇参观。这年冬天,乔冠华专程前往茅台镇,亲眼见证了茅台酒的酿造过程。赤水河的清冽河水,当地特有的小麦曲,再加上独特的"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工艺,这些都让乔冠华对茅台酒有了更深的认识。

1949年后,乔冠华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在一次接待苏联代表团的宴会上,他向苏联客人介绍了茅台酒的历史渊源。他讲述了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的故事,以及红军长征时期在茅台镇的历史往事。苏联代表团团长听得入神,连连称赞这是"东方的佳酿"。

1956年,乔冠华随周恩来总理出访苏联。在克里姆林宫的国宴上,他发现宴会厅的酒柜里竟然摆放着茅台酒。原来,这是斯大林生前特别钟爱的一种酒。据说,在1950年斯大林70大寿时,毛主席赠送了12瓶茅台酒,斯大林品过之后,专门让人在克里姆林宫的酒窖里辟出一个专区存放茅台酒。

1962年,乔冠华出任驻印尼大使。在雅加达的使馆里,他延续了用茅台招待贵客的传统。一次,印尼著名作家普拉姆迪亚来访,乔冠华特意取出一瓶珍藏的茅台。两人一边品酒,一边讨论文学。普拉姆迪亚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的这位外交官不仅精通文学,还深谙美酒之道。那天品尝的中国白酒,至今难忘其味。"

然而,1968年的一场意外,让乔冠华开始反思自己与酒的关系。在一次招待阿尔巴尼亚外交官的宴会后,一位酒后驾车的外交官发生了严重车祸。这件事给乔冠华敲响了警钟,他开始严格控制饮酒的场合和数量,但对茅台的钟爱却始终未变。

三、醉酒写就的外交文章

1970年的一个深夜,中南海怀仁堂灯火通明。一场关系重大的外交文件起草会议正在进行。当时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份文件不仅要阐明中国的立场,还要在措辞上既不失力度又要留有余地。与会者们反复讨论,数易其稿,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

这时,周恩来总理想到了正在外交部任职的乔冠华。当晚,一辆黑色轿车将乔冠华接到中南海。乔冠华了解情况后,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需要一瓶茅台酒。在场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习惯,很快就送来了一瓶上等茅台。

乔冠华在一间安静的办公室里开始工作。他先是倒了一杯茅台,细细品味,然后开始构思文章。一杯酒下肚,他的笔尖开始飞舞。这篇文章既要阐述中国的原则立场,又要体现外交的灵活性。在酒意的催发下,他的文笔越发流畅,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后来被称为"酒后杰作"的外交文章。

第二天一早,这篇文章呈送到毛主席案头。毛主席仔细阅读后,连连点头称赞。他特意询问周恩来:"这篇文章写得好,是谁写的?"周恩来如实相告。毛主席听后打趣道:"喝了几斗茅台写的?"这句话后来在外交系统里广为流传。

这篇文章的成功,让乔冠华的"醉酒写作"名声更大。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种写作方式是他多年实践的结果。早在1952年,他就开始尝试用这种方式写作。那年夏天,他需要起草一份重要的外交备忘录。连续几天的思考都没有突破,他突然想起了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于是尝试着喝了些酒再写。没想到文思泉涌,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这份被时任外交部长周恩来称赞的备忘录。

从那以后,每逢需要写重要文件,乔冠华都会准备一瓶茅台。他的办公室里总是备着两三瓶茅台,但他从不贪杯,只是适量饮用以助写作。在外交部,他的这个习惯渐渐成为一段佳话。同事们都说,乔冠华的文章像茅台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

1973年,中美关系正处在敏感时期。一份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文件需要起草。这次,乔冠华又采用了他惯常的方式。这篇文章既要表达中国的坚定立场,又要为后续谈判留下空间。最终的文稿用词精准,立意深远,被誉为"外交文献的典范"。这份文件为后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一直持续到乔冠华晚年。即便在退休后,每当有人请他写文章,他依然会备上一壶茅台。他常说,这不是贪杯,而是一种能让思维更加清晰的方式。在他的办公桌上,一直摆放着一个题写着"诗酒风流"的青瓷杯,这是他一位老友送的,寓意着他与茅台、与文章的不解之缘。

四、外交场合的特殊"武器"

1958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多国外交会议上,乔冠华展示了茅台酒在外交场合的独特魅力。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就某个敏感议题争执不下。乔冠华提议举行一场非正式晚宴,特意带来了几瓶珍藏的茅台酒。当各国代表品尝这种东方佳酿时,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在酒香的熏陶下,各方代表开始了更为坦诚的对话。第二天的会议上,这个棘手的问题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1963年,乔冠华在接待非洲某国代表团时,又一次见证了茅台酒的外交威力。这个代表团的团长是位老将军,对中国的态度相当冷淡。在正式会谈时,双方的交流止于表面客套。晚宴上,乔冠华特意安排了茅台酒。这位将军起初只是礼节性地浅尝,但很快就被这种独特的酱香型白酒所吸引。酒过三巡,将军主动谈起了他在战场上的经历,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第二天的会谈气氛明显改善,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

1965年的一个秋日,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举办了一场招待会。当时中印尼关系正处在微妙时期,乔冠华作为中方代表出席。他带去了一瓶特别的茅台酒,这是1956年产的老酒。印尼大使是位美食家,一闻到茅台酒的香气就来了兴趣。两人从品酒谈到美食,又从美食谈到两国文化,最后竟聊起了两国的共同发展。这场始于美酒的交谈,为后来两国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1968年,在日内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乔冠华遇到了一位来自东欧的老朋友。这位外交官曾在50年代访问过中国,对茅台酒念念不忘。乔冠华特意从国内带来了一瓶茅台,在会议间隙与老友小聚。两人一边品酒,一边回忆往事,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这次看似随意的叙旧,实际上为两国在某些问题上达成谅解创造了条件。

1971年,一个重要的阿拉伯国家代表团访华。这个代表团的成员按照伊斯兰教义不饮酒,但对中国的白酒文化很感兴趣。乔冠华巧妙地安排了一场茅台酒的制作工艺展示会。他详细介绍了茅台酒的历史渊源、酿造过程和文化内涵,让客人们了解到这不仅是一种酒,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这种别出心裁的安排,让双方的交流更加深入。

在一次外交部的内部座谈会上,有年轻外交官请教乔冠华外交工作的经验。乔冠华说起了他这些年来的体会:外交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的态度,有时也需要恰到好处的"润滑剂"。茅台酒就像是一把特殊的"钥匙",能够打开许多看似紧闭的门。但他同时强调,这种方式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度依赖。

1974年,在巴黎的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法国外交官专程拜访乔冠华,送来了一瓶珍藏多年的康雅克,希望换一瓶茅台。原来这位外交官在十年前参加过乔冠华主持的一次晚宴,从此对茅台酒情有独钟。这个小插曲见证了茅台酒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独特魅力。

五、晚年与茅台的最后岁月

1976年冬,已经退休的乔冠华搬到了北京西郊的一处小院。院子里种着几株梅花,书房的窗户正对着梅树。每到下雪天,他就会取出珍藏的茅台,独自在书房里品酒赏梅。这些茅台大多是他在职时收到的礼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一瓶1951年产的老酒,那是周恩来总理在他60岁生日时送的。

1977年春节前夕,几位老同事来看望他。大家带来了一瓶刚出厂的新茅台,乔冠华则拿出了那瓶1951年的老酒。他让大家先品新酒,再尝老酒,细细比较两种酒的区别。老茅台醇厚绵长,新茅台锋芒毕露,各有千秋。那天,他们不仅品鉴了茅台酒的演变,更回顾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1978年夏天,一位退休的苏联外交官专程来访。这位老朋友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1956年在克里姆林宫拍摄的照片。照片上,年轻的乔冠华正在向苏联外交官介绍茅台酒。两位老外交官对着照片,喝着茅台,回忆起那些风云变幻的岁月。临别时,乔冠华送给老朋友一瓶珍藏的茅台,这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1979年,茅台酒厂的工作人员慕名来访。他们带来了一个请求:希望乔冠华能为茅台酒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建议。乔冠华详细讲述了茅台酒在外交场合发挥作用的经历,建议茅台酒厂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次谈话的内容后来被整理成文,成为茅台酒厂的重要参考资料。

1980年初,乔冠华整理自己的藏品时,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物件:一个用茅台酒瓶改制的花瓶。这是1965年访问印尼时,一位当地艺术家送的礼物。艺术家在酒瓶上精心雕刻了中国和印尼的传统图案,象征两国文化的交融。这个花瓶一直被他珍藏,每逢插花,必用此瓶。

1981年深秋,乔冠华最后一次去看望老友邓迁。两人相识近半个世纪,第一次品茅台就是在邓迁家。这次见面,邓迁特意准备了一瓶1941年他们初次相逢时喝的那个年份的茅台。可惜的是,乔冠华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能痛饮了,只是浅尝了一小口,但这一口酒的滋味,让他回忆起了自己与茅台酒结缘的那个雨天。

1982年春节前,乔冠华收到了茅台酒厂寄来的一箱特制纪念酒。酒瓶上印着他早年题写的"国魂国粹"四个字。这是他最后一次收到茅台酒的礼物。他将这箱酒分送给了多年的老友们,只留下一瓶放在书房,与那些珍藏的老酒为伴。在他的书房里,几十年来收藏的茅台酒瓶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见证着他与茅台酒的深厚情缘。

0 阅读:0

富足豆浆油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