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配一小步,库存一大步

悠悠地产观 2024-05-31 07:29:11

1

尽管自己的项目是在五环外,属于北京430新政“雨露恩泽”的范围以内,但是我们的好朋友Z君却高兴不起来。虽然来看房的客户比之前有所增多,但是,他们从客户那里却没得到什么好反馈,来看房的人对项目评价不高。

深究原因,是这些客户大都也去看了同区域内另一个新近入市的项目。这个项目和Z君的项目产品类型相近,户型面积和总价区段接近,定价甚至折扣促销政策都差不多,但是,那个新项目有个大阳台,算上这个阳台,使用率算下来能有90%多,而Z君的项目,使用率“撑死”只能到80%。

一个客户向Z君手下的销售说了句大实话:差不多的总价,差不多的品质,使用率能高出10%,你说我选哪个?销售比较实在,没有绕圈子解释,回来就反映给了上级,“上级”也比较苦恼,如果他是客户,他也愿意买哪个使用率多出10%的项目。

谁让自己的项目没有这个大阳台?

竞品如此杀伤,放在以往,Z君肯定要开会骂人了,不骂人,也要让各个口线反思检讨自己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产策出了错,还是销讲有问题,还是定价不聪明,总得找到原因,及时改进。但是这次没有,他没开一个会,没骂一个人,也没安排任何一个口线的负责人反思检视,因为他知道没有用,这不是错,也不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致命差异来自报规尺度的变化,这不是开发商能决定的。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在项目规划上,北京对阳台等这类能够增加实际面积的设计卡得很死,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北京市面上鲜有带阳台的项目,Z君的项目,便是这个阶段的产物。

都没有阳台,客户就没什么挑选的余地。从这个角度上说,这还是公平的。但是,后来市场情势急转直下,新房卖不动,开发商拿地不积极,卖地的基层政府有点着急,为了鼓励房企拿地,原来扎得紧的口子松动了,比如,在报规时批阳台了。

现在,对房价的预期早已逆转,每个购房人都会精打细算买哪个更值,带阳台的显然比不带阳台的更有优势,选择后者也就不意外,于是,一众同区域内没有阳台的项目就都被晾在了那里,他们只能怨自己命不好。

2

现在的开发商都很有大局观。这类事情,没有一个抱怨监管部门的,甚至还都说监管部门也不容易,不得已,经济形势总体处在转型之中,政府又都是有为政府,民生、基建没一个领域能少花钱的。

开发商在新老项目之间求个公平很难,监管部门在不同行政区之间求个平衡也挺难。A区放宽,B区不放宽,买地的就都去了A区,毕竟现在可不是挂出块地来就随便卖的时候了,虽然这里是北京。

报规环节约束松动这件事,最早是在南部某区域撕开的口子。该区域最近土地供应量不小,且体量不低。为了让开发企业拿地有积极性,在报规这个环节上就松了口,一些原来不批的规划设计,可以批了,这招管用,地卖的也不错。

然而,这也是“卷”的过程,一个区域放开尝到了甜头,就会有其他区域跟进,至少尺度拉平。开发商也不傻,看出了这一趋势后,便会和政府积极沟通,要点有利于自己的条件,这样一来,这种变化就不只是在一两个项目上体现了。

所以,放松约束的面越扩越大,这就导致市场上逐渐形成了形态有明显差异的两大类产品,这种差异的形成,不是开发商的选择,而是来源于报规约束尺度的变化。

随着新尺度下批出来的项目越来越多,老尺度下的项目就会越来越难受,房子也越来越难卖,使用率上的差异,逐渐成了“硬伤”,没人愿意花同样的钱,买使用率更低的房子。这些老项目卖得慢,到最后卖不掉,就成了需要去化的库存。

开发商要想去化库存,就必须在价格上动手。至少得把那使用率相差部分面积的总价让出来,和新项目打平,甚至更多。但是,这又会扰乱一个区域正常的价格体系,形成杀跌,加剧看跌房价的预期,购房者会觉得价格还没有降到位,还可以再等等,其中有相当比例,就连使用率更高的新房也不买了。

如此往复,库存越来越难去。使用率上占了优势的新项目,比较优势也维持不了几天,最后往往也会面临去库存的问题。这就是当下北京楼市的真实写照。

3

这样的问题,表面看是个公平性问题,实则不然,它是市场周期切换,预期逆转与监管尺度、工具措施运用的匹配度和时间差问题。直白点说,就是很多监管措施和工具,是房地产市场上行周期时使用的,目的在于控制房价上涨,控制抢房抢地,但是现在市场已经迅疾切换,卖房难、卖地难成为了主要矛盾。

最典型的就是拿地时约定的销售指导价。这个措施的初衷是避免房价涨得太高,在拿地时稳住未来房价预期。也正是这一初衷,在市场上行的周期里,出现了不少“倒挂”的案例,但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就拿比邻W版块的某区域举例,这个区域近两年有不少新项目,也陆续有新地块出让。起初,几个新项目拿地时的销售指导价大约是8.8万元/平方米,而W版块核心区的二手房,最高时单价已经超过10万元。

可是,到了这几个项目入市的时候,W版块核心区的二手房已经跌到单价9万,而且还在进一步下探,所以,新房8.8万这个指导价的“上限”意义就不存在了,核心区都已经是单价9万向下了,这几个新项目不可能用足8.8万的单价上限,只能向下打折调价。

如果同区域内土地供应到此为止,或者短期内没有新地块,这几个“老”项目或许还不那么难受,但是,新地块的出让仍在继续,新地块出让时,仍然附带销售指导价条件。

这几个老项目的营销负责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战战兢兢的,他们最害怕出现一个局面,就是新地块出让时附带的销售指导价下调。因为这个指导价,从某种意义上是个“锚”,涨价也好,打折也罢,这个锚都是个基数,要打折降价卖房的时代,新“锚”的基数如果变低了,新项目同样的折扣力度,就比老项目的价格要低,他们要想和新项目在同一水平上竞争,就得打更大的折扣。

好在政府深明大义,后续出让的几个地块,指导价没有调整,和原来一样。但是,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市场遇冷,地价降了,再加上有可能的报规尺度放松,随之而来的就是新项目的楼面成本价降了。

有老项目的营销负责人算过,这个降幅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也就是说,相同的指导价下,新项目的楼面成本价比老项目可能要低1万元,那么,新项目无论是在定价打折方面,还是在精装选配等方面,都有更大空间去填充优势竞争力。最后的局面很可能是,新项目比老项目更有折扣空间,项目品质、选配、精装赠送等还比老项目更多——成本空间在那里摆着。

这样的情况,当下不是孤例,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这样问题的项目不会是少数。

4

我们还是再强调一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求公平问题。

以前房地产处在上行周期,项目销售进度不是大问题。在同一区域内,等到新项目入市时,老项目七七八八都卖得差不多了,即便再剩一点尾房,开发商打点折,让点利,也就都处理掉了,因此,即便价格政策、报规约束的口径发生变化,不同期的产品很少会直接交火,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公平问题。

但是现在,销售去化速度慢,老项目没卖完,新项目就又要入市了,存货叠加在一起本来就压力山大,“存货”之间还因政策尺度不同,而有竞争优势的比较差异,公平性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说公平问题是个表象,那么,再深究一步,实际上是土地供应节奏把控的问题。一个区域,如果存货房源过多,是不是能把供地节奏调得慢一些,避免出现新旧库存叠加厮杀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自然资源部再次重申,库存去化期超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供地。希望这样的措施能够更精准更细化。例如,在某一个特定城市,按照不同区域或者行政区划分,如果一个区域库存过高,去化过慢,是不是就先减少供地,甚至暂停供地。这样,对市场各方都有好处。

至于那些库存情况较好,去化较为理想的区域,在供地手段、方式上也可以有创新性的尝试。例如最近北京朝阳区将酒仙桥的住宅用地和其他两块商业、产业用地捆绑出让,也算得上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这既避免了房企集中拥挤在个别地块的情况,实现土地出让、购置的相对平衡,也综合照顾到了产业发展、财政收入等因素,算得上是共赢的一种策略。

通过这次地块的捆绑出让,将引入符合中关村朝阳园园区定位的高新技术企业,投产后预计未来可实现年产值不低于200亿元,年纳税总额不低于2.6亿元。这样,“百亿项目”将迎来远超百亿的产出。

这也是一种平衡,一种更长时间纬度上的平衡。

不久前,我们曾写过一篇《北京新房开盘定价流行8折起》,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更像一种提醒,因为它只是个开端,在此之后市场发生的种种变化,给市场中新项目、老项目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开盘价打8折这个定价策略本身。

它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当下开发商、监管部门、新房、二手房、购房者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复杂变动,关乎去库存的效率。在预期已经逆转的当下,房地产去库存早已经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一针就灵”的灵丹妙药。

0 阅读:5

悠悠地产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