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作者“晓年”,多少年来,没有人指出他是谁。
都知道有一个晓年,但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写作动机是什么,他在写作中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因为对作者背景一无所知,因为对作者的更多的写作风格的无从知晓,这一切,都像一个谜一样,困扰着学生与老师,还有那些被课本刮蹭到的读者。
比如,笔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如下: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青山处处埋忠骨,作者晓年!这个晓年是谁?百度为啥查不到他的信息?”
这个问题放在知乎的“小学语文”月刊的栏目中,但答案在笔者参与之前,只有一个,就是说晓年是医生马晓年,这也是目前网络上能够查到的“晓年”的唯一的身份答案。
学生课本上的错误认知
但更多的人选择不信,因为看不出医生马晓年与作者晓年之间有任何的关联性。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最早出现在教材中,我们可以查到的是在1991年,那么至今已经四十余年了,在所有的教辅书中,都对这篇课文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对关键的一点,就是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写作策略,却不置一词,因为作者没有任何信息,自然无法从作者的写作习惯与写作风格里,界定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构思技巧与写作特色。
如果我们找到晓年的真实身份,了解他的写作风格,从他的“整本书”构造来探究他为什么在《青山处处埋忠骨》里采用一种非常成熟的抓住情感节点的写作技法的考量之谜,便能够水落石出。
我们可以查到《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最早刊出地点,是在《名人传记》1989年第8期的“名人轶事”栏中。
其实在这一期刊物上,如果我们略微注意一下,就已经把作者的名字给曝光出来了。
在这期刊物上,“名人轶事”栏里,共发表了三篇文章,第二篇文章,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署名晓年。下面还有一篇文章,叫《光荣属于烈士》,作者署名为:维佳。
我们看一下《光荣属于烈士》这篇文章,看看它与《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不是文笔与构思一样:
1953年夏,朝鲜正是金达莱盛开的季节。朝鲜东海岸的兴高山上,是一片花的海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将要调回国内, 出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告别会是在山上的军部简易礼堂召开的。全军团以上的干部和战斗英雄四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军长秦基伟着一身褪了色的粗布黄军装,足登自己编织的草鞋,逐个和大家握手话别。
他每走到一个干部面前,总是握住对方的手用力颠一颠,似乎在说:多保重。当他来到战斗英雄面前时,竟拉住他们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战士们还是第一次看见军长这样感情缠绵。以往,在战场上的他,向来是眼睛红得吓人。
“军长,我们全团战士要求您留言。”
“欢迎军长给我们讲话。”
秦军长走到台上,微笑着向大家点点头,高声喊道:“同志们,说心里话,我不愿离开你们,更不愿离开这块埋着我们无数忠骨的土地。我们军从淮海到渡江,从广西到上甘岭,哪一步没有我们战士的血,哪一仗没有你们的努力。古人云:将帅如舟,兵卒似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你们使我成为一名将军。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秦基伟是一事无成。
“大家都知道,我们军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到现在也不过七个年头。但是我们军打得很响。淮海战役,我们打垮了号称王牌部队的黄维美械化兵团,围成了它三十里地的包围圈,为全歼这个王牌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两广战役中,我们军作为穿插部队,一夜之间插进了白崇禧的司令部,从心脏往外扩刀子,使号称神机妙算小诸葛的白崇禧全线崩溃,赢得了向来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的第四野战军的尊重。
“还有,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军以二万人的兵力,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阻击了美伪军七万人,数百架飞机,近千辆坦克,四百门火箭炮和105榴弹炮的进攻。并使他们丢下了二万七千多具尸体,创造了举世嘱目的战果。大家说,我们这支年轻的部队为什么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战绩呢?”
下面干部纷纷喊道:“是军党委领导得好!”
“军长指挥有方。”
·
军长脸上的微笑被这股迎面来的“风”吹掉了,他眉宇紧紧拧起,思索的目光注视着人群。突然,他喊了一声: “张计法连长(即电影《上甘岭》上的那个连长生活原形)来了吗?”
“来了!”人群里站起一位五大三粗、血气方刚的军人。
“你们连从上甘岭上下来了几个人?”
“八人。”
“八人?”军长的眼睛在英模的坐席上寻找着, “黄继光连队的人来了吗?”
“……”
“黄继光连队的人来了吗?!”
“……”
“报告军长。”张计法连长缓缓地向军长敬了个军礼,沉重地说:“黄继光连队,只剩下了一个负了重伤的副连长,还是我死活把他拖下的阵地。我想任何伤员都能留,独他不能留。”
“为什么?”
“我想……为这个英雄的连队留下棵……留下棵苗……”
“……”军长沉默了,他注视着张计法,许久才说出话, “张连长,你做得对。你比我这军长更懂得怎样爱兵。保住这么一个兵,就保住了我们这个英雄的连队,当我看到从上甘岭上抬下来的那些因失血过多和耽误抢救而牺牲的战土,我多么想喊一声: ‘同志,军长对不起你……’”军长的眼圈红了。下面许多干部眼里都含着泪水。是啊,谁能忘记,十五军上上甘岭是二万人,只下来了几百人。
这场战役的胜利是用多少战土的鲜血、多少寡妇孤儿的泪水,多少父老乡亲的痛苦换来的。
“同志们,只要我们这些人还活着,就要永远记住,我们十五军的光荣,不属于军党委哪个人的,而是烈士们的……光荣永远属于他们……”
军长哭了。四百多人都哭了。
秦基伟生于1914年,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篇文章与《青山处处埋忠骨》采用了相同的手法,一是结尾都是“流泪”,以此寻找故事的“泪点”所在;二是架构是截取一个横断面,以此作为视窗,管窥时代风云,展现一段真实的史实涌动。三是语句凝重而庄严,富有雕塑感。
此文作者“维佳”,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署名者“晓年”,合起来,就是作者“年维佳”的真实姓名。
在那一段时期,年维佳撷取了红色历史中的隐秘的吉光片羽,进行了类似的文学重现,积成了一系列的历史纪实,然后汇聚成了一本名叫《将军有泪不轻弹》的书,整本书的构思与风格,正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三个特征。
一是抓住历史的泪点。这本书共有四十多个历史故事,涉及人物都是党史、军事上的知名人物,在这四十多篇文章的结尾,都归结到一个“泪”。
“泪”并不是伤心,不是痛苦,而是一种“激动”,一种“志向”,一种“豪迈”。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年维佳的取材特点,就是精选历史上的那些感人的一瞬,书写成文,从情感这个维度,揭开人物内心的软肋与坚强,以这种混和的最能凸显人心秘境的“动情处”,来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窥测历史人物的超常的精神天空。
比如,书中的第一篇“母亲回来了”,以叶挺1946年向党中央提出重新归队的一个瞬间的抒写,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坚定信念,结尾处写道他在接到重新接受他入党的电报的时候,他在电文中写了一句:“母亲我回来了。”
文中最后一句:“电文被将军的泪水打湿了”。
这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结尾:“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体现了异曲同工之妙。
这反映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作者独辟蹊径,对旧有的历史素材重新进行整合与挖掘,从“情感”这个视窗,重新捕捉人物的心理流脉,从而让旧有的素材焕发了新意。
由于作者立足于“情”的维度安排人物的动人一瞬,才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里的催人泪下的感染效果。
可见,《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构思与立意,并非是一种随机的选择,而是作者在构思创作时的总体布局的一种折射与显影。
二是抓住历史的节点。《青山处处埋忠骨》抓住了人物的一个情感波动的节点,贯通了过往的情感,积淀了未来的走向,作者删繁就简,沉入到历史的节点,在短瞬的时间内,融入了人物的近乎是整个人生的性格与命运。
在《光荣属于烈士》这一篇文章中,时间点非常短促,就是主人公调回国内、告别战友的一个短瞬的时间,但是,却通过这一个节点,透视了他所在部队的战斗历程,尤其是闪回了部队在上甘岭战斗中付出的巨大的牺牲,由此构成了文章中的主旨的逆转。
年维佳的这一组历史纪实中,可以说都倾注了这样一种特点,就是以一个狭小的窗口,洞观人物的行动与思想轨迹,然后在结尾处,逆转了文首的设定,让文章具有了内在的近乎是欧亨利小说那般的逆转前因的“魂”,从而使他的一组历史纪实中,都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出波澜起伏、出人意料的构思特点。
这反映出作者的捕捉历史闪光点与节点的独特视角。正是有了这样的不断历练的审视历史的观察力,才使得作者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举重若轻地抓住了一个极富戏剧性与情节性的“点”,整个文章打造出了一个不断揉合着低沉与高昂的持续逆转的叙事进程,令文章充满了新意,散发着意外。
三是抓住文字的看点。可以看出,年维佳的炼字造句,力求求新求异,达到这种效果,是作者拉开叙述的落差。这种落差,表现在从容的叙事与凸起的高昂的落差,字句的收敛与爆发的落差,用词的平常与异常的落实,一句话,就是寻觅一种文字勾勒的新鲜感,陌生感,龃龉感,从而使得文字力摒陈语,字字入目。
我们看看收在《将军有泪不轻弹》中的第二篇作品《半斤青稞粉》,除了结尾仍然落笔于“泪”,用了这样的描写:“只听得总司令大呼一声‘史芳哇——’,泪水滂沱而下”来表现传主的情感水花之外,整个文章对女红军战士的刻画,就运用了当代人能够接受的审美来重新界定她的独特的美丽之处,从而与我们习惯了的传统描写拉开了落差。
文中是这样描写这位女红军的:“等火映着史芳那饥瘦而苍白的脸。由于饥饿和劳累,她的脸色呈菜青色,她的军装烂得已不成样子,每个破洞都被针线牵连着,可她的风纪扣系得很严,绑腿打得很整齐。头上还用铁线草扎着把乌黑的小甩辨,女性的美如同她那不屈的意志一样,顽强地表现出来。”
文中作者在强调她的美的时候,还用了“意志”一词,就很容易让当代读者感同身受,与人物产生内心的共鸣。
可以看出,作者用一套新鲜的、耳目一新的语汇,来刻画人物,这已经不是魏巍、刘白羽写作时代所见即所得的语言风格了,而是拉开了文字表象与内涵的落差,使得文字的意象因为超脱于内涵而具有了新鲜感。
正是因为作者采取了这样的运作思维,才使得包含了《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历史纪实系列作品,有了踩上新时期文学创作追求主体创新的节奏与基调。
因此, 借助于作者的创作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写作定位与构思动机。
这也意味着,作者真身的寻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了解了年维佳的系列作品的基础上,我们对《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课文的立意与创意,是不是能够有新的体悟与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