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环环写了一篇《万科为什么不能倒?》的文章,虽然阅读量一般,还没到一万五,但讨论度还可以,到现在为止,有四五十位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万科的目前的现状,有网友认为确实是万科自身出了问题,也有网友认为万科这次纯粹是遭遇了做空。
而对于目前是不是应该对万科施以援手,网友的看法则明显分成两派:
一派主张应该顺其自然,把市场的交给市场。
持这样观点的网友认为,“所有行业都有自身的周期规律,不管是千科,万科,亿科,在周期面前都要低头。非常规手段介入,只是延长了时间而已,该来的总会来的”。
另一派则主张拉万科一把。
持这样观点的网友认为万科的问题不仅仅是其自身的,而是意识到万科对于房地产行业,以及整个经济的关系。
“万科是中国房地产业的最后体面。它倒,溃败之势如黄河决堤摧古拉朽不可阻挡,会带垮几十个行业。”
“万科倒了,房地产就倒了,紧跟着大企业裁员,小企业接二连三的倒,信不信?”
“这是中国治理最规范的企业之一,财务报表是教科书级别!他要倒下了,很多规矩做事的企业都关门吧!”
果然,有些网友是明白人,万科的问题不仅仅是万科的问题。
外资做空很猖獗,而且由于恒大和碧桂园等房企的前车之鉴,尽管万科已经“自证清白”了,却仍旧无法堵上悠悠众口。
如果听凭这种局势继续演变,万科不仅会丧失融资能力,其销售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情形会进一步恶化。
万科如果倒下,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最后的防线被攻破,剩下的房企还有谁能熬过寒冬?房地产依然是支柱行业,是经济最大的托底,关乎着我们的金融体系。
所以,在关键时刻,深圳国资委出手了。
11月6日下午,万科与多家金融机构举行线上交流会。
万科对今年以来的业绩情况进行了公开,核心要表达的就是万科财务状况依然稳健,对资金情况实时可知可视可控。
郁亮在会上表示,市场的恢复需要三组力量的合力:能买、想买、需要买。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想买”,其隐含的含义是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消费者是想买而不敢买。所以,如何尽快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就是题中之义。
深圳国资委在对万科的高管及目前的经营情况予以充分的肯定之后,旗帜鲜明地力挺万科,运用一切可能手段和途径与万科共同应对可能风险:
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受让、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快推进万科大型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建设;通过协同、合作等方式,提高万科持有的各类投资性房地产的流动性;配合万科优化长期股权投资结构;积极组织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方式参与债券认购等工作;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万科融资的支持力度。
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在会上表示,深铁已经准备了丰富的“工具箱”。
这个“工具箱”里包括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承接万科在深圳的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帮助万科盘活大宗资产,为万科注入新的流动性,交易金额预计超过100亿元;择机购买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
罕见地,国家队重磅出手了。
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以及房企而言,深圳国资委驰援万科有着很强的信号意义:
首先,深圳国资委此举无疑是为万科盖章“正名”——万科的基本面目前没有太大问题。作为唯一一家穿越了三轮周期的房企,万科应该安全度过这次周期的严峻考验。国家对万科遭遇的做空是重视的,万科不能出问题,万科也不会出问题。
其次,国资出手驰援万科,也给其他房企带来了信心。
国资对万科的驰援可能预示着国家对于房企的救援已经提上了日程,以阻断房企问题向外界扩散的风险。
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于房企的支援是一视同仁的,一碗水端平的。
驰援万科,只是开始。
最后,国资出手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再次证实了其在经济架构中的重要地位,相当于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毕竟,房地产是民生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国资出手,其他房企可以放心的做空了。抓紧把钱搞出去,让国资出钱补空。
看现在开发前十的企业,有点非国资不房产
为什么要救万科?
请问国资的钱从哪来?
房价不降到2000以下,老百姓都不要买
好,涨
举全国全行业之力发展房地产,牺牲掉生育率,值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