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72):皇上说,你一个人顶几个师

六十秒历史 2024-08-01 22:44:40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64)

郭子仪带着朔方主力返回后,长安方向形势好转,起码不是总被敌人压着打了。

四月十三日,叛军李归仁率五千骑兵,企图半路拦截唐军,反而被郭子仪打了埋伏,在长安北边的白渠(陕西三原县)发生战斗,李归仁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郭子仪与王思礼合兵一处,进驻咸阳。

五月六日,唐军向驻守清渠(长安城西)的叛军发起进攻。安守忠、李归仁以九千骑兵排成一字长蛇阵,官军攻入后立刻变阵,头尾合拢形成包围圈,官军大败,抛弃军资装备逃走,连皇上派出的监军都做了俘虏。郭子仪退保武功,等于又回到起点。

一次白渠一次清渠,一次胜仗一次败仗,算有来有回吧。

这次大战后,双方停战了将近四个月。到八月二十三日,李亨召开誓师大会,再次宣布进军长安,会上给郭子仪下了死命令:“事之济否,在此行也!”行不行,就看这次了。

郭子仪当场表决心:“此行不捷,臣必死之。”等于写血书了。

不过决心归决心,其实私下里郭子仪做了点工作:

“子仪以回纥兵精,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

郭子仪在武将里面,算是最会搞政治的,他建议多借兵,有两个好处:第一手里兵多,完成任务更有把握;第二自己不独占功劳,减少皇上的猜忌。

其实借不借兵他说了并不算,这是李亨的既定方针,但从郭子仪嘴里说出来,显得配合,领导心里满意。

找胡人借兵,本身也是唐朝一个传统。形成这个传统,因为它是一件‘双赢’的事:朝廷有兵可用,参战部落可以瓜分战利品,皆大欢喜。

也不知道是因为郭子仪的建议,还是李亨早先的安排,总之,回纥派了一支精锐部队前来助战:

“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将精兵四千余人来至凤翔。”

看起来四千人不算多,但带队的是可汗长子,手下肯定是精锐,总不能让太子带老弱病残上战场送死吧?所以这算郭子仪手里一支杀手锏,用好了的话,可以改变战场形势。

对这么一支雇佣军,李亨开出什么价钱?

高得吓人。

“上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钱给人家就算了,连人也给,是不是有点太过份了?

九月二十日,广平王李俶(chù,李亨长子、天下兵马元帅)率番汉军队共十五万,从凤翔出发,开始第三次向长安进军。

九月二十七日,大军到达长安西郊,列阵香积寺之北、渭河支流沣水之东。

赫赫有名的‘香积寺之战’,拉开序幕。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这一战,本质上说,是唐朝最精锐部队之间的PK。

之前双方在灵宝打过一次,但那次皇上瞎指挥,哥舒翰又中风、管不好部队,有一些战争之外的因素。这次,就是实打实硬拼了。

从战斗过程看,双方各有所长,排兵布阵也差不多,兵力对比唐军有优势,十五万对十万。

战斗一开始,叛军故技重施,先派骑兵冲击,再假意后撤,等官军一追,立刻反扑。

看来安禄山的部队,骑兵野战有优势,唐军不但冲锋被打退,而且敌人一个反冲锋,自己阵脚大乱。

眼看清渠失败即将再次上演,一个人站了出来——李嗣业。

李嗣业是安西军区的将领,跟着高仙芝征讨小勃律立了大功。李亨即位后,他作为安西军区副司令,率领五千兵马,跋涉万里来到凤翔。见面后李亨大喜,说你一个人顶几个师,你来了,事情就好办了。(‘今日得卿,胜数万众,事之济否,实在卿也。’)事后看,李亨还真没瞎说。

李嗣业最早出名因为一种兵器:陌刀。

陌刀前面讲过,又叫斩马剑,是一种又长又重的刀,听名字就知道,这东西设计出来,主要为了对付骑兵。

陌刀其实比较早就有,但大规模的集中使用,在天宝初年,因为这东西属于军事奢侈品,一是比较贵,第二要求高,没把子力气根本抡不动,只有盛世唐朝,才能凑够钱又凑够人,组建专门的陌刀队。

李嗣源‘长七尺,膂力绝众’,身高两米一,臂力惊人,篮球运动员加拳击运动员的身材,天生就是玩陌刀的。十年前,他第一个举着陌刀杀上连云堡,十年后的今天,身为前军司令的他,将再次展现大唐第一陌刀手的威名。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0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