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家长说自家娃和苹果的情况类似,小学阶段后知后觉,没有确诊ADHD,妈妈一路陪学,孩子成绩还可以。
到了初一,孩子成绩退步,情绪也越来越差,妈妈了解到ADHD,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建议药物治疗,妈妈很忐忑,想到孩子初中和高中有6年时间,药物有副作用怎么办?小学6年没有治疗也熬过来了,是不是可以继续熬下去呢?
我家苹果确实经历了小学6年非药物治疗阶段,也经历了中学6年药物治疗阶段。回首过往,不同阶段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有哪些呢?在小学期间,A娃的学习状态基本是差不多的,走神,冲动,需要家长陪学,不断纠正注意力,孩子的成绩高低,抛开智力因素,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的管理,到了初中阶段,有的A娃家长会发现,同样的管理方法,效果却差了。
A娃在小学阶段是最难陪学的,家长死看硬守,孩子所学的课程很少,白天课堂没听,晚上回家补课,就那么多内容,基本可以应付,家长觉得到了初中,孩子长大点会懂事的,可能情况就能好转,事实上,恰恰相反,很多A娃到了初中退步了,课程数目和难度的增加,对于他们来说压力更大。家有A娃,家长们在小学阶段“发力”的重点就是帮助孩子克服注意力缺陷,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效率,到了中学阶段,效率能否提升,好习惯的养成是关键因素。
家长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会感觉非常累,A娃的注意力缺陷和冲动性问题并存,这个阶段我们对每次考试分数不苛求一定要达到预期目标,过分打压,会激发孩子的厌学情绪,但要根据A娃特点,想办法去弥补注意力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写作业启动慢的问题。
为啥不愿启动?是因为白天上课不专心没听清知识点,不会做题目,还是因上学一天后,大脑疲劳,没有得到及时调整放松?这两个原因苹果都存在。不喜欢完成太多任务,出现焦躁情绪,遇到难题不会暂时跳过去,在那死磕耽误时间,我们要教她学会分解任务,也要理解她容易疲劳,不能持续写作业特点。其次要解决冲动性问题。A娃在这个阶段的冲动主要表现为不守课堂纪律,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在家很任性,经常和家长对抗,需要家长不断讲道理。
这个阶段,对于A娃的教育,更多需要家长耐心给他们讲规则,有意识训练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在家一起玩小游戏,打扑克,下棋,阅读课外故事书,慢慢延长孩子坐板凳的时间,这个阶段以奖励法为主。如果扰乱课堂纪律,经常被老师教训,甚至建议去诊断ADHD,这时家长也不用太焦虑,可以去正规的儿童医院全面诊断,是否需要吃药,医生会做出评估。这个阶段家长纠结是否要吃药,过于担心副作用。我们的经验是,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你有耐心有条件在家一对一辅导,硬扛着不吃药,孩子成绩也能跟上。
但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体系发生很大变化,课程猛然增多,主课和选修课需要合理分配时间,这对于A娃是一个挑战,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分配任务的习惯,孩子就束手无策,这门课成绩提高了,另外的课就掉了下来。这个阶段如果注意力还是很不集中,上课听不到什么内容,企图回家补课,可能性很小,补课只能补主要科目了,这时建议使用药物,保证课堂吸收内容。初中阶段,课堂纪律不再是重点问题,进入青春期的A娃,更多是情绪问题,家长一定要耐心交流,不要强行对抗打压,A娃非常敏感,也许因为一次事件处理不当,孩子就发生了转折,一位妈妈说孩子因为早恋被老师不当处理,再也无心学习了。
很多家长这个阶段辅导孩子学习压力很大,不吃药主要担心副作用,希望通过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来改善,我们得到的反馈效果甚微,远不如药物治疗效果,这里面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是很高的。A娃所有的生理状态,都是随着年龄增长在变化,营养和运动同样起到了作用,那些说能彻底治愈ADHD的,我觉得言过其实,苹果吃了那么多年专注达,成年后只是极大改善了ADHD状态,某些残留的特征还是存在的,只是如今的工作和生活对她注意力要求没有那么高了。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在小学阶段,我们也会及时去确诊ADHD,尝试药物治疗,这样可以赢得更多训练好习惯的时间,中学阶段也许会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