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牙髓组成。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牙骨质覆盖于牙根表面,中央有一空腔为髓腔,牙髓腔内有牙髓组织,其内的血管和神经通过狭窄的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联系,牙齿如同房子。四壁坚硬,中间是空腔,腔内有血管、神经等组织。
牙髓腔内的神经很丰富,来自牙槽神经的分支伴血管自根尖孔进入牙髓,然后分为很多细的和更细的分支。进入牙髓的神经大多数是有髓神经,传导痛觉,少数为无髓神经,为交感神经,可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所以当牙齿损伤伤及牙本质和牙髓时,病人会感到明显的牙痛。牙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牙齿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疾病症状,西医学属龋齿、急慢性牙髓炎、急性根尖炎、急慢性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急慢性牙龈炎、牙本质过敏、牙损伤等。中医属“牙宣”、“骨槽风”“牙痛”、“齿衄”、“牙疳”范畴。关于牙痛的病因,中西医有各自的表述:
中医认为: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龋齿、牙损伤等原因,造成脏腑失调,牙部经络不通、气血淤阻、不通则痛,形成寒、热;虚、实;风、火、神经等各种急、慢性牙痛,顽固性牙痛。西医认为:因龋齿、口腔不卫生、智齿阻生、牙损伤以及流感、三叉神经痛、颌骨囊肿或肿瘤、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因,使牙体、牙周组织病变,牙毒淤积,造成牙髓炎症,牙髓组织受损、牙神经感染并受炎症物质压迫形成牙痛。
以龋齿为例,在龋病的早期,由于牙齿组织受损后,遇冷、热、酸、甜或食物残渣进入龋洞等刺激牙髓,就会出现牙髓受到刺激的牙病症状,在龋病的中期,牙髓充血压力增大,压迫神经,牙痛的性质便变为阵发性痛并剧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牙髓炎”,如果炎症继续发展疼痛除了持续性存在外,还伴有患牙浮动,连咬牙也感到很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尖周炎”。牙痛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体口腔结构及神经支配的复杂性,不同病因引起的疼痛性质、范围、持续时间是不同的,需要作出严格的鉴别诊断。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