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53):长安,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六十秒历史 2024-03-15 13:42:56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45)

灵宝一战,哥舒翰二十万大军覆没。六月四日战败,六月九日叛军攻占潼关,长安,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李隆基怎么办?

一个字:跑。

往哪儿跑?大西南、蜀地。

入蜀是杨国忠的建议,李隆基点头。有两个原因:杨国忠是剑南节度使,在那边经营多年,相对放心;蜀地险要,经济上也比较富裕,相对安全。

跑,也没那么容易。

跑路是个静悄悄的事,但皇上家大业大,带多少人跑,带什么人跑?都很费脑筋。而且这时候人心浮动,‘百官朝者十无一二’,连班都没人上了,找不到人不说,会不会有人打黑枪、使绊子?这都是很难说的事。

李隆基做了三个动作。

一是放烟幕弹。六月十二日,下诏宣布亲征,亲征肯定没人信,因为兵都打光了,但起码皇上还在发号施令,多少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二是转移住地。当天晚上,‘移仗北内’,从兴庆宫搬到大明宫,这个主要为了安全,怕万一有人暗算。

三是组织队伍,命禁军大将陈玄礼犒劳将士,集结人马。

这些事情做完,六月十三日一大早,带着杨贵妃姐妹、皇子王妃、公主宰相,还有少数宦官宫女,在卫队护送下,静悄悄出了皇城,快马加鞭向西逃去。凡不住在宫中的王妃、公主、皇孙,一律没有通知。

当天早上还有人上朝。上班号正常吹,宫门外仪仗队正常上岗。不一会儿,宫门大开,太监宫女乱哄哄跑出来,说大事不好,皇上不见了!

这一下子整个长安城炸了窝,有逃命的、有放火打劫的,还有些好奇心重的,骑着小毛驴跑进金銮宝殿看稀奇。

留守官员还算负责,该灭火灭火,该抓人抓人,很快稳定局面。但叫这些人抓抓小贼可以,守城是不可能的,转过头,全都投降了叛军。

李隆基这边,一上午跑了四十里,到达咸阳,当地官员早跑了,派出去打前站的宦官也跑了,连饭都找不到吃。一行人不敢久留,下午继续赶路,又走四十里,当天深夜到达金城县(陕西始平),又是跑的剩一座空城,黑灯瞎火,一群人胡乱睡下。

“时从者多逃,内侍监袁思艺亦亡去。”

这帮人从前跟着皇上享福,哪吃过这种苦头,连太监头子都跑了,这就叫树倒猢狲散。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吃点苦受点累、跑几个人没关系,还有更大的麻烦在后面。

在咸阳发生一件事,当地一位父老给李隆基提意见:

“安禄山包藏祸心,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人告发,陛下总是不信,终于弄成今天这个样子。贤明的帝王,总是用敢讲真话的人,当初宋璟为相,直言进谏,天下安平,最近这些年,大臣一味顺从,外面的事情都瞒着皇上,连我们这些乡下人,都知道早晚要出事啊!”

李隆基答:“都是我的错,真是悔不当初!”

类似这样的场面,史书里不少,动不动一个乡间野人,讲一番大道理给皇上听,讲的还挺好。

其实都是作戏。

一个是出头的这个人作戏,什么时候说、说什么,其实背后都有人指点;第二史官作戏,明知假的,硬要写成跟真事一样,就为了证明一点:皇上要听士大夫的。

这次又是谁在幕后操纵?

先不谈谁操纵的问题,光是有人操纵,就已经够危险的了。

分析一下这位父老的话,他讲了两个事:一是安禄山要造反,这已经成为事实,无可挽回;二是宰相不合格,欺骗皇上,这里面就有讲究了。

按他说法,最近的宰相都不行,最近的宰相指谁?李林甫已死、陈希烈已退,韦见素是个摆设,那不就是说杨国忠吗?

说来说去,真正要讲的就一个事:杨国忠要担责。

一支仓皇逃难的队伍,还不忘搞内斗,真是前途未卜啊。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1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