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下)5

石道聊文化 2025-01-23 10:51:08

第十一节 奇石“色”派的物质基础

8.长江牧羊石。有关它的产地、名称由来、特征等内容,笔者将在《石道》第二卷第42章“石色:美妙的交响(中)”之第六节里介绍。

9.长江油画石。该类石表面石色的构图具有一些西方油画的风格。干燥时的画面色彩比较深暗。但在上水或上油之后,其色鲜艳如油画。有关它的产地、名称由来、特征、种类等内容,笔者将在《石道》第二卷第41章“石色:美妙的交响(上)”之第三节里介绍。

10.长江草花石。比如《归驮万骑翻红草》

图27-25 《归驮万骑翻红草》长江草花石 23*6*17厘米 吕沛霖 藏

(见图27-25)等,它们的产地多集中在四川泸州。它们的形成原因,按照地质学家的说法,它们的原岩系距今约2.5年前二叠系下统孤峰组底部岩石,时间属于上古生界。

据专家介绍,产生长江草花石的岩层,它们的上部为喑红色硅质灰岩,风化呈灰、黄灰、米黄、淺紫色。它们的下部为暗蓝灰色钙质硅质岩,风化呈灰、白色多色。

据专家介绍,长江草花石的图纹,是由矿物沿理裂隙及毛细孔充填而成。当然,在风化的作用下,多种矿物元素致色,比如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它们的致色多为褐色、褐黄色、褐棕色,个别为棕红色、褐红色;比如四价锰离子致色多为棕黑色、黑色等。比如《离离原上草》,该石表面那些短短的红色线条,它们密密麻麻却又分明地组合在一起,像不像春天地上的那些青草,在红日的映照下,一片又一片排列,呈现出的茂盛的景象?一颗草、两颗草、三颗草......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不像“反复”修辞手法中的“句子反复”?

长江草花石的硬度,多为莫氏3-6。

11.长江彩石。该类奇石石质比较细腻,一般呈蜡石状;其表面石一般呈现为红、黄、紫、绿、青等色,或杂有以上色彩。

长江红为长江彩石中的一个最常见的一种。其色彩有深浅之分,有鲜艳或暗淡之分。鲜红、深红、浅红、朱红、水红、淡红、粉红……其质有细腻,有粗糙,硬度有高有低。

红碧玉为长江彩石之一,其色彩鲜艳,质地细腻,硬度高。

紫碧玉为长江彩石之一,其色彩为紫色,质地细腻,硬度高。

12.长江绿泥石。该石为长江玄武绿。其色彩一般都为茶绿色,硬度较高。该类奇石在长江石中最容易形成造型石。而质地较软的绿铀石次之。

13.长江汉画石。据专家介绍,该类奇石画面的形成原理是由于不同矿岩物质在融岩过程中生成的。它们的画面特征具有一些汉画的风格元素。人物动物等线条虽然比较夸张,但却婉转流畅自然,常常给人以抽象的美感。

当然,该类奇石表面不易出现主题较好的山水画面。同时,动物、人物等线条也常常纷纭纠缠,甚至常常巅倒方向,难为统一。

14.长江兰印花石,也称之为“扎杂石”。该石种石质细腻,硬度极高,极其稀有。它们表面容易形成兰白相间的不规则图案,那些图案极像我国传统扎杂印花布。

15.长江钱币石类。该石也属于长江石中比较稀少的一个石种。这种奇石一般是在石面上形成的古钱币图案。从色彩上看,有单色的,也有彩色的。从画面上看,有平面的,也有浮雕的。

16.长江化石类,也称之为“扎杂石”。该石种石质细腻,硬度极高,极其稀有。它们表面容易形成兰白相间的不规则图案,那些图案极像我国传统扎杂印花布。

《石道》(1-4卷)314

0 阅读:3
石道聊文化

石道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