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奇石普遍形式”之“中心律”
五、“奇石形式”——“色”的“中心律”。
其主要内容是:在对一块“色”派奇石的审美过程中,如果它的审美属性——“色”是“中心”,那么,它表面的不同石色就形成了构图。也就是说,那些“色”派奇石表面的不同石色,它们就好像是天公地母根据自己的意图,将它们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而那个完整的画面呢,就形成了“三个象”中的“一个象”。这个时候,这个“色”就居于该块奇石形式美的中心地位,起着决定其审美价值高低的主要作用。随之而来的是,该块奇石的其它审美因素,比如它的“形”,比如它表面的“珠”、“纹”、“筋”,以及“声”、“质”、“味”等,这些审美因素都处于次要的地位,起着陪衬、烘托、渲染其表面不同石色构图的辅助作用。
比如马达加斯加巧色玛瑙《苹果商标LOGO》,如前面所述,该石的“形”是其审美中心。而它表面的那些不同的石色等都居于次要的地位,起着陪衬、烘托、渲染该块奇石“苹果商标LOGO”之形象的辅助作用。
再比如长江绿泥石《念奴图》(见图28-11),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4fbc3671548a1b74c28d7b9321dc7a.jpg)
图28-11 《念奴娇》长江彩泥石 19*12*30厘米 吕沛霖 藏
玩石人该如何来判断该石是“形”居于审美中心地位?还是它表面的那些不同石色呢?
同样,还是要看一看是它的“形”,还是它表面的不同石色,到底是哪一种审美因素形成了具象的艺术形象、或山水形状的意象的艺术形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
显然,该长江绿泥石《念奴娇》的椭圆形,它并没有展现出什么“象”的内容。也就是说,该石的“形”不是处于该石审美的中心地位。
既然如此,那么,玩石人只有看一看它表面的不同石色了,看一看它们的构图是否形成具象的艺术形象、或山水形状的意象的艺术形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
答案,是肯定的。
你看,在墨绿色的背景上,有一个年轻的女子形象位于该石表面的右部。你看,她头上似乎戴着唐朝时期的帽子,脸色不仅极白,而且还“开脸”了,眼、口、鼻清晰,特别是其眼睛,你看,她的左眼,是不是大大的?正如玄宗所说:“此女妖丽,眼色媚人。”
同时,她穿的衣服也是非常的时尚,在乳白色的基础上,还夹杂着一些桃花色。
当然,此时,玩石人是无法听到她唱的那些歌曲了。想当年,在唐朝的时候,唐玄宗让她唱,她则唱得非常卖力,“每啭声歌喉音,则声出于朝体之上,虽钟鼓笙竽而莫能遏”。
是故,笔者将该石题名为《念奴娇》。
以此类推,其它“色”派奇石,比如黄河石、大化石、彩陶石、沙漠漆、碧玉等,判断是它们的“形”这个审美因素居于中心地位?还是它表面的不同石色这个审美因素居于中心地位?也照此办法处理。
《石道》(1-4卷)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