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45):增兵,增兵!

六十秒历史 2024-03-15 13:43:09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37)

李光弼、史思明,这些一流战将共同的特点是顽强,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首战不利,史思明回去整顿队伍,很快卷土重来:

“李光弼与史思明相守四十余日,思明绝常山粮道,城中乏食。”

仗着兵力优势,史思明打起了围困战。李光弼见招拆招,组织人员武装押运粮草,叛军又调头进攻唐军后方粮站,局势对唐军不利。

“光弼遣使告急于郭子仪,子仪引兵自井陉出。四月,至常山,与光弼合,步骑共十余万。”

最后的办法,还是增兵,郭子仪带朔方主力东出太行。在彻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后,唐军发起了大反击:

四月十一日,“子仪、光弼与史思明等战于九门城南,思明大败。中郎将浑瑊射李立节,杀之。思明收余众奔赵郡(河北赵县),蔡希德奔钜鹿(河北邢台)。”

一仗打下来,叛军大将战死,全面后撤,河北形势得到根本扭转。

官军不但军事仗打得好,政治仗同样漂亮。九门之战后,唐军乘胜追击,一天时间攻下赵郡。

“士卒多虏掠,光弼坐城门,收所获,悉归之,民大悦。子仪生擒四千人,皆舍之。”

唐军军纪向来不怎么样,但以前主要是对外,这次打内战,再抢东西不好看,郭子仪、李光弼的行动,大大有利于争取民心。

而叛军方面,主要还是靠武力镇压,一来一回,老百姓感觉差距明显。

‘河朔之民苦贼残暴,所至屯结,多至二万人,少者万人,各为营以拒贼;及郭、李军至,争出自效。’

史思明好容易在河北打下点根基,一家伙又丢了。他放弃赵郡,往北边范阳老巢的方向跑到博陵(河北定州),李光弼紧追不舍,围攻博陵十天,后勤保障跟不上,往西边撤了十里,到恒阳(河北曲阳县)筹措粮草,再次形成对峙。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这边双方主力在太行一线缠斗,东边黄河一带,也打得不可开交,主角是我们的大书法家:颜真卿。

颜杲卿、颜真卿兄弟,是第一批起来反抗的义军。颜杲卿在常山,那地方一头连着官军东入河北的井陉要道,一头地当大路、身处洛阳至范阳的交通线,属于双方必争之地,因此很快被叛军调集重兵扑灭。颜真卿在平原(山东陵县),不算什么重要地方,又远离前线,反而得以发展壮大。

颜真卿世家之后、进士出身,又曾长期在朝为官,起兵后,被周边义军奉为首领。天宝十五年(756)三月,他会合清河(河北清河)、博平(山东聊城)三郡义军,于堂邑(聊城市西)大破叛军,‘斩首万余级,捕虏千余人,得马千匹,军资甚众’,并乘胜收复魏郡(河北大名)。

另外,北海郡(山东青州)太守贺兰进明也带了五千兵马,渡黄河支援颜真卿,并成功收复了信都郡(河北冀州)。

除了这些地方武装的胜利,颜真卿还得到一个意外收获。

安禄山属下三大军区:范阳、平卢、河东,其中的平卢军区发生内乱,将领刘客奴、董秦、王玄志等人杀掉副司令吕知诲,派人渡海向颜真卿传口信,说愿意攻打叛军老巢范阳,为国立功。

颜真卿大喜,立刻派人渡海送去粮草军资,而且带上自己唯一的儿子叫颜颇,当时才十岁,去当人质。朝廷知道这个消息后,封刘客奴为平卢节度使,赐名刘正臣(董秦后赐名李忠臣)。

这一次倒戈的是正规军,对双方力量对比影响不小,不然的话,平卢军渡海过来,山东半岛就不是唐朝的了。

东边形势不错,但真正的主战场还是西边、双方正规军的对抗。

之前官军增兵,史思明败退,现在轮到叛军增兵了:

“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就史思明,又发范阳等郡兵万余人助思明,合五万余人,而同罗、曳落河居五分之一。”

这里就看出来平卢军反正的好处了,不然安禄山可以抽调更多的兵马。虽然看起来叛军兵不多,才五万,而官军有十几万,但叛军五分之一都是精兵,同罗、曳落河属于特种兵,一个顶好几个,所以双方力量对比差不多。

五月二十九日,双方于嘉山(河北曲阳县东北)决战。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2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