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总理设宴巧施“离间计”,“钉住”胡宗南兵团40万人

俊德谈历史 2023-05-19 09:41:02

胡宗南与妻子叶霞翟

1949年7月14日,人民解放军攻占了胡宗南的总兵站和后方主要补给基地宝鸡。胡宗南率领残余的3个兵团40万人从西北逃往四川汉中,准备下一步越过中缅边界,凭借高山大河之险与解放军对抗。

让胡宗南逃入缅北,正是毛主席所担心的。莫说几十万国民党军,仅仅是后来的国民党第8军军长李弥率8000人的残部窜入缅北,就造成了如今缅北难以控制的局面。

就在关键时刻,周总理巧设宴会,把胡宗南的40万大军拖住了一个多月不能动弹,为解放军全歼此军赢得了时间。

1949年11月6日中午,周总理在中南海设宴招待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人,同时邀请原来担任胡宗南副官兼秘书的熊向晖作陪。

是时,胡宗南部第5兵团(李文)、第7兵团(裴昌会)、第18兵团(李振)等13个军40万人,盘踞在四川汉中,苦苦等待出路。

对于胡宗南,中共中央最初考虑尽量争取他能像傅作义、陶峙岳等人那样起义,周总理甚至亲自做工作,请来黄埔军校卫兵长、黄埔教导团第2团营长胡公冕去做胡宗南的工作。

胡公冕是胡宗南的学长,也是中共地下党员。胡宗南逃到汉中后,曾三次秘密会见中共策反人员,让中共认为争取胡宗南起义的可能性比较大,故而派与他相熟的胡公冕前去劝降。

胡公冕

就在这时,手握20万大军的宋希濂也退入四川,悄悄地飞到汉中,和胡宗南取得联络。

二人所部足足有60万人,不可谓不多,不仅解放军一时拿他们不下,就连蒋介石对他们都非常重视,把这两支部队看作最后的王牌,于8月亲自从台湾飞到重庆,部署作战工作。

可是胡、宋二人却另有打算。

三年内战打下来,国民党几百万军队损失殆尽,留在大陆的几十万残兵败将会是什么结果,胡、宋二人非常清楚。

他们商议之后认为,只有取道西昌,退往云南中缅边界,凭借澜沧江、怒江及高黎贡山之险,进可攻,退可守,与共产党形成长期对峙局面,不管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国民党政府,都是非常有利的。

就在胡、宋二人打着如意算盘时,美国人又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7月底,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诺兰跑到汉中对胡宗南说:“只要你手中的三个兵团能在大陆保存下来,中华民国反共复兴就有希望。我可以向杜鲁门总统建议,直接给你们提供军事援助。”

这个保证让胡宗南心里更加有底,彻底打消了与共产党和谈的念头,脸一变,把学长胡公冕投入监狱,以表与共产党死抗到底的决心。

把几十万大军放在大陆,蒋介石有些不放心,在8月的一天冒着酷暑偷偷从台湾飞到重庆,亲自向胡宗南和宋希濂部署死守“西南半壁江山”的作战计划。

可是二人心不在焉,一等蒋介石部署完毕,即按事先约定好的,一起把转进中缅边境的计划呈报给蒋。

宋希濂

蒋介石听了大惊道:“你们这不是把四川、西南这半壁江山拱手送给共产党吗?”把二人大骂一通。

胡宗南不死心,第二天又单独晋见蒋介石,详细讲述了转进中缅边境的好处。但蒋介石不听,仍严令他固守西南地区,并鼓励说:“只要你坚守6个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届时,北平、上海、南京都还是我们的。”

但胡宗南要比蒋介石清醒得多,成都和重庆自古都是易攻不易守之地,否则他蒋介石也不会那么快被解放军赶到台湾去了。看到蒋介石不答应他的计划,胡宗南只好另找机会再行建议。

对于中共来说,自然不能坐等胡宗南撤入缅甸,否则,解放军不能越境追剿,缅方又无力驱逐,日久天长,这支国民党军队势必会成为新中国的一大隐患。

1953年,国民党第8军军长李弥潜至缅北,纠集国民党残部和土顽武装8000余人,组成“云南反共救国军游击总部”,长期活跃在缅甸、老挝、泰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骚扰中国边境,危害当地十几年。

几个小国对其无可奈何,不得已告到联合国,蒋介石当局又把该武装改名为“东南亚自由人民反共联军”。后来这支武装逐渐凋零,不少人却摇身一变,成为人人痛恨的国际毒品市场大毒枭,做着危害全世界的毒品生意。

几千人的武装尚且有这么大危害,如果是几十万人呢?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那么怎样才能阻止胡宗南逃走呢?在当时来看,只有蒋介石才有这个能力。但如何让蒋介石力阻胡宗南逃跑,还是要费一番脑筋的。

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经过商议,决定由总理出面举办一次宴会,巧施“反间计”,迷惑蒋介石。

当天宴会上,熊向晖的出现让张治中有些吃惊,笑着说:“没想到熊老弟也起义了。”

总理笑着纠正道:“他不是起义,是归队。”

随后详细向在座诸人介绍了熊向晖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经历。

胡宗南的秘书竟然是中共地下党,让几个国民党谈判代表吃惊不小。当天晚上,张治中即给蒋介石写信说明此事。他在信中说道:

我过去只知道国民党在军事上、政治上不是共产党的对手,现在才知道,在情报方面也远远不敌共产党。胡宗南身边竟然潜伏着熊向晖这样的人才,怎能不打败仗?等等。

总理在宴会上表面向张治中等人公开熊向晖的身份,实际上是借此离间蒋介石、胡宗南二人,让一向多疑的蒋介石起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胡宗南产生疑心——

1947的“王石坚案”挖出这么多中共地下党员,为什么唯独熊向晖能够逃脱?胡宗南真不知道自己这位亲信是共产党吗?

胡宗南西北大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故意向共产党“放水”?

“撤退滇西、进军缅甸”的计划,是在为党国谋利益还是有意摆脱自己的控制?

疑心一起,蒋介石就更不会同意胡宗南的撤退计划了,他会进一步看死胡宗南兵团,让它一动也不敢动,从而“帮助”解放军完成战略大包围、就地歼灭该兵团赢得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心思细腻的总理在设宴时间上也做了精心考虑——宴会时间选在星期天,大家都休息,更容易让蒋介石相信。

另外,张治中如果在宴会一结束就给蒋介石写信,那么蒋大概需要一至两周才能收到信,即11月13日至20日左右看到信。那时,解放军已攻占贵阳,杜绝了胡宗南和宋希濂所部逃往广西,再由海路逃跑的可能。

后来事情的发展方向与周总理预想的一样:

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将宋部包围。宋希濂率残部向西昌方向逃跑,被解放军尾追截击,于12月19日被俘。

11月28日,蒋介石以有事要商量为由,把胡宗南叫到成都。胡宗南大喜过望,以为校长同意了自己的计划。结果到了成都才知道,他是让自己来护驾的。

但胡宗南不死心,再次请求蒋介石同意自己转进滇西的计划,可是蒋介石就是不同意。

11月底至12月初,解放军解放了重庆和川东,包围了成都。胡宗南再次提出用两个军守乐山,两个军攻雅安,其他部队向西康、云南转移,仍遭到蒋介石拒绝,下令他死守成都。同时任命顾祝同为西南最高 长官,胡宗南为副长官兼参谋长。表露出了对胡宗南的不信任。

12月9日,川康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云南也宣布起义,西南形势大变。蒋介石惊慌失措地登机逃往台湾。

此时,胡宗南兵团所有外逃路线均已被解放军切断,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蒋介石才恍然大悟,命令胡宗南率部向西昌突围。然而此时胡宗南大势已去。

12月23日,胡宗南私自飞往三亚,他留在四川的三个兵团全部战场起义。1950年3月,胡宗南逃往台湾,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在台湾病逝,终年67岁。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大爱无疆

大爱无疆

2023-05-20 19:52

几十万人的话,缅甸就是中国的了!

俊德谈历史

俊德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