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大军阀私生活秘闻录——阎锡山在太原走投无路

追寻一下历史 2025-01-03 10:34:33

阎锡山,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人,1883年10月8月出生在一个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家庭。阎锡山9岁入私塾,同时与父亲阎书堂学经商。如何钻营、观风向、投机赚钱,这些成套本领,他的父亲都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了,使阎锡山的每根神经都显示出地主兼高利贷商人的特性。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五台地理位置偏僻,阎锡山与其老爹在金融市场放债捞钱,频频失误,1898年爷俩破产了。

生意倒闭,自家人丧气,是小事,难对付是债主,爷俩一不做,二不休,躲到太原赖账了。

清政府当时正在各地举办学堂,实行新政,阎锡山此时转动了看风向的脑筋,他决心投考武备学堂。武备学堂可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但阎锡山心中自有妙计,他要借助干爹卫老五的势力让主考官破格录取。这个卫老五也是五台县人,在他倒霉的时候,阎锡山的爷爷曾救过他。现在他在太原小有发迹,算是一方名人,光老婆就娶了三个。这次阎氏父子来太原,卫老五也投桃报李,多方周济。

阎锡山到卫家便开门见山地说了他投考武备学堂的事,接着他端详着卫老五的表情,看看有无异常变化,随即又补充了一句:

“就是巡抚衙门招考的那二十名,是出国去留洋的!”

卫老五坐在太师椅上,头仰着,双目一直盯住装饰得五彩斑斓的天花板,跷起二郎腿,捻着八字胡。卫老五三太太面无表情,只不时地向卫老五瞟一瞟。卫家的大客厅,静极了,只有挂在正面墙壁上的大吊钟,发出不紧不慢的老一套的“叮”、“叮咚”声......

年轻美貌、性子活跃的三姨太,也许是实在受不了这种憋气的场面,所以还是她首先打破了僵局,把沉闷的空气一扫而空。

三姨太太是卫老五最宠爱的一个小老婆,比卫老五小二十多岁,模样水灵灵的,脑袋瓜儿也够使唤,还懂得一点李后主呀、李清照呀等等名人的诗词呢!就仗着这些,常常弄得卫老五啼笑皆非,不该依的事儿也依了她,不该听的话儿,都听她的,正象人们常说的“好汉难过娘子关”。

这些情况,阎锡山早就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他今天打扮得风流倜傥,以打动他干娘的芳心。他这干娘与他年龄相仿,心可野了,对阎锡山是一百个喜欢,阎锡山来卫家,也是把希望寄托到了三姨太太的身上:他希望三姨太太能给讲几句有利的话,好使卫老五出马为他活动。

三姨太首先“咯咯”地笑了一阵,然后黑眸子朝卫老五和阎锡山轮番儿转来转去,丹唇既启,皓齿已翕,话就象清彻的山泉那样漱着卵石绊儿“潺潺潺”地流出来了:

“孩子他爹呀,你倒说话呀,这么老憋着,还会把人哽死哩!”

她嫣然一笑,又接着发表自己的高见了:

“我说孩子他爹呀,锡山又不是外人,他要考武备学堂,也是一条谋生之路啊!再说困难当前,匹夫有责,锡山年轻有为,报国有志,这本来就是件天经地义的事嘛!你何必为此而作难,犯疑?”

她又向阎锡山眨了一下眼睛,长睫毛妩媚地抖了抖,娇嗔地把嘴抿一抿,继续说:“依我看,你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下来,该说的话就说,该帮的忙就帮!锡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也有你这干老子的一份功德嘛!何乐而不为呢?”

“妇人之见,妇人之见,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卫老五终于开口了。

他呷了一口茶,又燃起一支雪茄来,悠悠地吸着,悠悠地说着:

“锡山呀,你可知道咱们五台乡间有一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必定受作难!”

“知道的。”阎锡山赶紧凑了一句。

“这就是了,我对你说话,你不应该不听,只应该照着去做。就说这考武备学堂的事吧,我压根儿就不同意。如今国事不好,内有拳匪作乱,外有联军压境,朝廷不仅腐败无能,而且内讧频仍,百姓涂炭,民不聊生,朝野上下人心浮动。在这样的时候,当兵,习武,有什么好下场?养兵就是要打仗,打仗就是要死人,你阎锡山有几颗脑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该向你爹作何交代?”

卫老五说到这儿沉吟了一下,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慨叹道:

“我和阎家是世交,你父子在太原落脚,是我使的劲。你爹爹年初返回五台老家时,说要还债,我卫某二话不说,慷慨解囊,一把抓了一干块,让你爹爹回河边去还了债务,安心务农,经商。你爹临走时,对我哭得泪人似的,一再千恩万谢。我说,不用谢了,我卫某是个有良心的人。当初我倒霉的时候,阎家周济过我,在那种时候,给我一个窝窝啃,也是很大的支持呵!我卫某现在小有发迹,怎能忘了阎家当年待我的好处?我才不是那样忘恩负义之徒呢!”

“是的,是的!伯伯为人厚重,讲义气,有恩德,这是小辈永远忘不了的。有朝一日,小的有了点出息,一定重酬图报!”

0 阅读:22
追寻一下历史

追寻一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