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灯
朱标的死,打乱了朱元璋近二三十年的所有计划。
面对国无储君的境地,朱元璋开始琢磨谁能继位?
毕竟皇位不是竞争上岗制,而是皇帝偏心制。
首先入选的是朱元璋二十多个还活着的儿子。
(朱允炆)
儿子太多也是烦恼,要么残暴,要么不仁,主要是谁也不服谁,偏了谁向着谁,就是家里的一笔烂账。
毕竟朱元璋一碗水可是从来都端不平。
既然端不平,所幸就一直偏爱朱标。
朱标是死了,但是朱标还有儿子。
所以朱元璋要立孙子为太子。
问题是,孙子也多。
一个年长,但是庶出。一个年幼,但是嫡出。这可是选谁呢?
朱标的太子妃是常氏,父亲是常遇春。常遇春当为大明第一功臣,这背景。
只是常氏在生完朱允熥之后,当月就病逝了,24岁红颜薄命。
朱标没有太子妃,就要再来一个太子妃。
上位的是曾经的太子侧妃吕氏。
吕氏和常氏比,家境差了太多,父亲是礼部尚书,而且也不是朱元璋的老兄弟,这样的人,朝廷一抓一大把。
吕氏在还是侧妃的时候,就生下了朱允炆。
按照身份来讲,朱允熥的身份比朱允炆要高。
说起来,两个女人都是太子妃,两个人的孩子也都是嫡子,但是事情有先后和大小。
如果说对儿媳妇的喜爱程度,那么朱元璋更喜欢常氏,毕竟常氏去世,朱元璋都穿素服,还辍朝三日。
对于吕氏也没有什么恩赏和言语。
可问题是,常氏虽然去世了,但是娘家还大有人在。
常氏父亲常遇春去世了,但是舅舅蓝玉还活着,那军功都是实打实的。
要是蓝玉挟太子以令诸侯,那这天下还是老朱家的吗?
相对比下,吕氏的家境简单,还都是文人,外戚也没啥大本事。
所以朱元璋的天平,就这么偏向了朱允炆。
既然已经选择了朱允炆,那么蓝玉就不能留了。
毕竟蓝玉还有一半机会扶保朱允熥,毕竟是自家亲戚,可是朱允炆和蓝玉可没啥关系,要是朱允炆继位了,第一个不服的就是蓝玉。
所以朱元璋一手谋划的蓝玉谋反案,那么蓝玉谋反了吗?
毕竟谋反只是一个帝王权术,适用于任何人。
可是为什么朱元璋容不下蓝玉?大抵是蓝玉太狂了。
蓝玉强迫了北元皇帝的嫔妃,逼得女人自杀。
这以后谁还敢投降?
蓝玉大半夜要人开城门,因为大明有规定不能开,所以蓝玉拿大炮轰开了城门。
这样底下的士兵多心寒。
蓝玉从四川打到西北,朱元璋下诏都不回京。
这已经是触犯了帝王的威严。
直到朱标去世,蓝玉带着数万士兵会南京,说要带着军饷去西南给朱元璋再打下来一块土地。
这是商量还是威胁啊?
朱元璋还是给了蓝玉位极人臣的太子太傅的位置。
但是这只是稳住了蓝玉,因为转年蓝玉就因为谋反被下狱了。
野史记载蓝玉被剥皮,哀嚎8天才去世。
可是正史却没有准确的记载。
而且蓝玉在狱中对于自己谋反的事情坚决不认,毕竟傻了造反朱元璋?
可是结果都一样,蓝玉注定要死,因为在朱元璋要扶持朱允炆的时候,蓝玉就活不成了。
朱元璋一个爷爷,对于孙子完全没有信心,认为孙子降服不住大臣,这才是朱允炆失败自刎的下场。
只是可惜,朱元璋苦心一场,还是给儿子铺了路,要不谁知道蓝玉和朱棣谁厉害?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