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爱弥尔·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自然主义创始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中学毕业后做过低级职员和记者。22岁起从事文学创作。由《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崩溃》等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主要通过一个家族中各个成员的不同遭遇,以自然主义笔法反映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其中的《萌芽》是描写工人运动的一部史诗性作品。
(一)早期的创作之路
左拉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桥梁工程师家庭,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法兰西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巴黎附近的爱柯斯城度过的。七岁那年父亲去世后,家庭陷于了贫困,在父亲朋友的举荐下,他得到了一笔官费,即官方资助的费用,在圣路易中学毕业,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读书了。为了谋生,他在海关当过低级职员,在出版社当过发行员,以后当上了新闻记者。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左拉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是个很勤奋的人,利用工余休息时间,撰写短篇小说,渐渐有了一些名声,被图书公司聘为某报的副编辑。1864年在他二十四岁之际,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讲给妮侬的故事》,第二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克劳德的忏悔》。由于这一时期他信奉的是浪漫主义,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幻想和奇情,官方认为他有伤风化,致使作者所在图书公司遭到搜查,他不得不离职,从此开始从事专业创作。
(二)从事现实主义的专业创作
他开始从事专业创作时,走的是司丹达尔和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之路,但由于受了孔德的实证论等学说的影响,他又认为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够理想,最能表现人生的乃是“自然主义”的方法,于是从1865年左右又致力于自然主义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主张从生理学、遗传学观点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接连写出《台拉斯.拉甘》《玛德莱纳.费拉》等长篇小说,接着开始酝酿一套更大的作品,来实践他的理论。法兰西帝国的崩溃及巴黎公社爆发后,促使他接触到社会主题,一个庞大的新的构思逐步形成了,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左拉完成了二十巨卷三十一册的长篇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
《卢贡.马卡尔家族》是一部类似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巨著,每部作品的主人公不仅有联系,而且同属一个血统。假如这一部写的主人公是父亲,那么下一部的主人公可能是他的儿子或兄弟,再下一部则是他的女儿或者孙子,依此类推。因此左拉加了一个副题: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及社会史。如同《人间喜剧》一样,《卢贡.马卡尔家族》也有上千个人物,包括这一家族五代的四十三个人物。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他以前认为是重点的遗传问题越来越让位给了社会问题,使作品写成了一部巨大规模的,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史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丑恶,还涉及到工人阶级的苦难和斗争。其中的《萌芽》,描写矿工的非人生活和资本家的剥削以及矿工对业主的斗争,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产业无产阶级的形象。
(三)左拉《萌芽》赏析
青年机器匠艾蒂安因打工头被开除,流浪到沃勒矿井,认识了老矿工的儿子马赫,与他交上了朋友。马赫介绍他到矿上,谋上了一个推车工的工作。又通过马赫的引见,艾蒂安认识了酒馆老板拉赛纳。拉赛纳原来在工厂工作,因参加罢工被 厂方开除了。
艾蒂安是个勤劳的人,他逐渐习惯了矿井里的繁重工作,其能力和知识赢得了马赫的尊重。艾蒂安也和房客苏瓦林熟悉起来。苏瓦林是个相貌清秀的俄国人,信奉无政府主义,主张用鲜血来洗净旧世界,由于刺杀沙皇未遂逃了出来。在矿上成了一名模范矿工。
艾蒂安与国际工人协会有了组织上的联系,他按照上级普鲁沙的要求,在矿上成立了一个支部,准备罢工。艾蒂安发动工人成立互助资金会,为罢工运动作经济上的准备。他还搬到马赫家住,给马赫讲工人翻身求解放的道理。提高了觉悟的马赫夫妇,表示要为工人解放出力。这时,矿上宣布,从12月1日起降低每车煤的工价。
一个星期后,矿井的坑道崩塌压死了一个工人,马赫小儿子的大腿也被压断,矿工们愤怒了,傍晚矿工们在万利酒店开会,决定进行罢工。艾蒂安和马赫成了罢工的领袖。
12月1日矿业公司实行新工资制度时,工人开始罢工了。公司经理埃纳博先还不把罢工当回事,他希望通过工人罢工拖垮邻矿破产,然后收购兼并。埃博纳拒不接受工人们提出的条件。半个月过去了。在第二次谈判中,资方再次拒绝了工人们提高每车煤价格的要求。愤怒的工人们捣毁了邻矿的矿机,斩断升降机绳索,包围了公司经理埃博纳的住宅。这时军队开来了,资方辞退了大批工人,并在军队保护下强行复工。冲突越来越烈,士兵们开了枪,马赫倒在血泊中,这次惨案造成25人受伤,14人死亡。
艾蒂安后来接到上级命令去巴黎,去寻求新的斗争道路。他觉得自由种子已开始萌芽,一支复仇大军就像萌芽一样成长着。
小说塑造了许多工人形象,有着大量细节描写和事件实录式描绘,加强了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自然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