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胃酸分泌,雷贝拉唑和法莫替丁能一起用吗?

锐锐说健康 2025-04-23 15:45:30

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药物,简称拉唑类药物,质子泵的实质是 H+-K+-ATP 酶,为胃分泌 H+的最终途径,它是一种存在于胃壁伸入到细胞分泌细管膜的微绒毛内的跨膜蛋白,借助ATP降解供能进行H+、K+交换,特异性地将H+泵入胃腔,形成胃内高酸状态。

拉唑类抑酸药属于弱碱性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激活需要酸性环境。在酸性的壁细胞分泌小管内,转化为次磺酸和亚磺酰胺,后者与H+-K+-ATP酶共价结合,使酶失活,减少胃酸分泌,拉唑与质子泵的结合牢固不可逆,因此,拉唑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大而持久。

拉唑类药物广泛用于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与抗菌药物和铋剂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等,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联合法莫替丁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呢?

法莫替丁属于组胺H2受体拮抗剂类抑酸药,简称替丁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可逆性结合胃壁细胞上的组胺 H2 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主要用于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炎等,适于症状轻、非急性期疾病,其抑酸作用弱于拉唑类药物,但对于控制夜间酸突破更有效果。

夜间酸突破,(NAB ) 是指,在服用拉唑类药物 的情况下,夜间(当晚22 :00 至次日晨 8 :00 )胃内pH 值<4.0 的时间>1小时 。NAB 出 现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① 夜间 迷走神经激活,酸分泌剧烈;

② 无食物刺激时,能被 PPI (拉唑类药物)结合的激活的质子泵数量少;

③ 夜间质子泵更新,逃逸PPI(拉唑类药物) 的作用。

目前针对NAB 的处理,相关指南建议在拉唑类药物基础上加用组胺H2受体阻断剂,但需注意替丁类药物可能存在的快速耐药反应

总结:一般情况下 ,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拉唑类抑酸药不应与其他抑酸剂联用,但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若存在夜间酸突破症状,可在睡前或夜间加用替丁类药物,替丁类药物可以抑制阻断胃壁细胞的 H2 受体,睡前添加替丁类药物可减少胃内 pH < 4 的百分比时间,能更有效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从而可减少 夜间酸突破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2023)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1 阅读:17
锐锐说健康

锐锐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